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老年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髓内固定组40例,髓外固定组40例,并总结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例,术后12个月内出现固定失效12例,且术后肺部感染形成肺栓塞患者58人,27人抢救无效后死亡.根据曾铁良评定标准,髓内固定组优良率略高于髓外固定.结论 兼顾老年患者年龄、骨质及伴随性疾病因素,反粗隆骨折及股骨小粗隆不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内固定较好,骨间距及小粗隆骨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外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88-90
目的探讨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髓内组40例患者采用PFNA治疗,髓外组40例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髓内组手术时间较髓外组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组优良率与髓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髓内组优的比例高于髓外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3,P0.05)。结论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疗效优良率无显著差异,但髓内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DHS髓外固定术,观察组接受PFN髓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髓外固定而言,髓内固定法的出血量,住院时长以及手术时长显著较好,P0.05.而治疗效果方面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隙骨折患者,使用髓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髓内固定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国产短重建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f6骨折髓内固定最佳选择。方法自2006年12月~2008年6月,我们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38例,采用国产短重建髓内钉固定44例,共62例。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作比较分析。结果PFNA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国产短重建钉少,但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产短重建钉组出现退钉及锁钉切出有3例。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和出血少,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特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有优势,P<0.05.但隐性失血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更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显性失血少,但隐性失血多,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联合益肾坚骨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钙尔奇D60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益肾坚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外侧壁完整和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10月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粗隆区外侧壁完整与否,分为外侧壁完整组(A组,15例)和外侧壁骨折组(B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评分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完全负重时间和术后1年FR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粗隆区外侧壁完整有利于骨折的复位、固定,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2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方法将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A组患者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髓外系统内固定(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 B组患者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髓内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并发症率(8.33%)明显低于A组(19.44%),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系统均有较好疗效,但髓内固定系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偏低,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选择动力髋螺钉手术,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组选择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出血总量、住院时间、下床的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肢体短缩、压疮和髋内翻等并发症.结果: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组疼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下床的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肢体短缩、压疮和髋内翻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平均耗时、手术出血总量则均高于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PFNA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以时间段2013年6月—2015年6月为研究区间,收集符合该时间段要求的我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根据编号奇偶性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形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行DHS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行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手术治疗。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治疗组患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为75.00%(30/40)。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FNA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确切,相较于常规DHS内固定手术方法而言能够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半髋关节置换(FHR)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7例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FHR组),37例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PFN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64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与PFNA组相比,FHR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但FHR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中出血量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R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外侧壁非完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早期疗效可靠,术后可更早、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架及髓内固定发生术后贫血的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后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筛选出选择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及髓内固定(P F N,G a m m a钉)治疗的66例病例资料,以及对照组保守治疗25例,手术治疗组比较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差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不同手术治疗的术后贫血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后,分析结果.结果 两手术组患者66例,术中及术后3月无死亡病例,肺部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组).手术组术后低于术前P<0.05,髓内固定组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外固定组术后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与术后第3天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髓内固定及外固定组术后第1、3天与术前差值比较,髓内固定组P<0.05,外固定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手术组术前术后差值与保守组比较P<0.05.结论 隐形失血是手术组术后贫血的主要原因,重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血常规的检测,及时治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46)和乙组(n=46),甲组髓内固定治疗,乙组采用髓外内固定治疗,讨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Harris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70%,低于并发症发生率1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髓内和髓外内固定治疗均可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髓内固定系统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临床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DHS)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采用PFNA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无论是手术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比采用DHS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刚 《黑龙江医学》2013,37(6):428-42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12~2011-04间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陈利东 《吉林医学》2014,(26):5899-5899
目的:探讨国产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7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采取骨牵引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与采取国产PFNA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优良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PFNA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特别是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巍  班开洪  黄敬  蒋笃东  王庆华 《四川医学》2011,32(12):1945-1947
目的比较分析滑动加压鹅头钉(DHS)和改良股骨近端加锁髓内钉(PFNA)治疗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其中DHS固定31例,PFNA固定28例。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多项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负重行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获得相同良好的临床效果,但PFNA手术创伤更小,更适用于高龄并伴有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内与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生物力学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诊治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38例。研究组采用髓内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髓外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相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研究组略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髓内与髓外内固定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髓外内固定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对较少,而在生物力学上髓内内固定治疗更适用于不稳定型骨折,在患者的治疗中可依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