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入院后第1天接受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疗程后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Laps);并观察治疗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GP和β-Cross Laps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奈酸锶联合鲑鱼降钙素针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血清BAP和CTX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方法 126例老年压缩性骨折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PVP治疗,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5 mg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使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改变情况和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和I型前胶原肽(CTX)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CTX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BGP无明显改变(P0.05),对照组上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有助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骨密度和骨代谢,降低VAS与OD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1-34)(PTH)联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87例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KP,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皮下注射20μg PTH一次。分别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骨人交联碱性磷酸酶(BALP),I型胶原N末端肽/肌酐(I型胶原N-端肽)肌酸酐(NTX/Cr)。结果术后24 h、6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LP和NTX/Cr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TH联合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提高血清BALP和NTX/Cr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固力康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2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时间进行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分别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固力康联合鲑鱼降钙素进行治疗,在治疗6月后,将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腰椎及髋部骨密度、骨钙素(BGP)和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 Laps)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都显著改善(P0.05),血清BGP和β-Cross Laps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力康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 108例老年压缩性骨折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PVP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唑来膦酸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12个月评定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治疗前后12个月检测患者骨密度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I型前胶原肽(CTX);观察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与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BAP和CTX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治疗组相对对照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能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降低骨吸收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PVP,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联合PVP。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压缩率(CR%)、Cobb's角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增强患者的椎体强度、稳定性和疼痛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老年OVCF患者(112椎体)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和PK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相比,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组均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及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过伸性体位复位结合PVP较PKP手术时间更短、费用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whole-body vibration,WBV)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的影响。方法 129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骨碎补总黄酮组、全身振动组及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碎补总黄酮组术后给予骨碎补总黄酮治疗,全身振动组术后给予全身振动治疗;联合治疗组术后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及血钙(Ca)、磷(P)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骨碎补总黄酮组及全身振动组(P0.05)。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骨密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血清Ca、P、ALP和β-CTX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变(P0.05),且联合治疗组均明显优于骨碎补总黄酮组及全身振动组(P0.05)。3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全身振动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VAS评分,且能改善髋部腰椎骨密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TPTD)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6月,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术,术后30例患者接受TPTD治疗,而40例患者未接受TPT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骨密度和影像资料。[结果]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6个月TPTD组的VAS和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推移,TPTD组骨密度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骨密度无显著改变(P0.05);术后6个月时,TPTD组骨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影像显示,TPTD组再骨折2例,而对照组共发生再骨折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使用甲状旁腺激素能够更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生活功能,并且能够增加骨密度,降低再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49-115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PVP组给予PVP治疗,手法复位配合PVP组给予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残疾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40±0.90)、(23.60±3.70)显著低于PVP组的(3.10±0.60)、(29.80±2.90)(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8.10±1.30)mm显著高于PVP组的(23.40±2.00)mm(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伤椎Cobb角(19.20±2.80)°显著低于PVP组(23.90±2.30)°(P<0.05);手法复位配合PVP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1%,低于PVP组的18.51%。[结论]手法复位配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椎体畸形,改善残疾功能障碍指数,并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探讨鼻整形术对受术者体像的影响,研究体像障碍检出者鼻整形手术前后的体像变化。方法:采用体像障碍自评量表,对108名受术者于鼻整形手术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结果:受术者鼻整形手术前体貌关注度、情绪受损度和社会交往度三组指标的平均分值位于前列。体像障碍在鼻整形术受术者中的检出率为16.7%。全部受术者手术前的量表评分为19.23±11.69,手术后下降为15.89±10.26(P〈0.01);体像障碍检出者的术前量表评分为45.36±5.27,手术后下降为31.08±9.14(P〈0.05),术后评分降低的指标集中反映在躯体缺陷感、情绪受损度和社会交往度三个方面。结论:鼻整形术受术者手术前对自身体像极为关注,情绪受损严重,鼻整形术能够明显改善受术者的体像状态。体像障碍在鼻整形术受术者中的检出率较高,鼻整形术有助于体像障碍受术者消除消极体像。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的:在微流控芯片上模拟生理状态下的精子与宫颈粘液相互作用过程,寻找一种自然的接近生理状态的精子优选方法。方法:按功能构建微流控芯片,基于精子与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在芯片通道中模拟生理状态下的精子自然优选过程,进而实现对精子的优选,同时在芯片上集成实时精子检测池,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实时对精子的各项参数进行测定。本研究用微流控芯片法和常规上游法同时分析30例标本,并与分选前比较。结果:分选前a+b级精子百分率为(29.78±11.24)%、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为(8.00±5.19)%、直线速度(VSL)为(18.89±4.90)μm/s、平均路径速度(VAP)为(26.84±5.13)μm/s、前向性(STR)为(70.15±7.61)%。常规上游法分选后各项参数相应为(71.65±11.18)%、(14.95±6.79)%、(24.14±5.95)μm/s、(32.61±6.36)μm/s、(73.87±9.34)%。微流控芯片分选后各项参数相应为(92.37±6.33)%、(23.33±7.67)%、(34.03±16.78)μm/s、(38.73±16.40)μm/s、(84.91±12.56)%。芯片法与分选前比较,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上游法比较,各参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研究在微流控芯片上模拟生理状态下精子与宫颈粘液的相互作用过程,实现了对精子的自然优选和实时检测。优选出的精子质量较分选前及上游法都有明显提高,为芯片上实现模拟生理状态下的受精过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在上海仁济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100名男性不育患者分为治疗组(70名)和对照组(30名),治疗组给予生精胶囊口服每次4片t.i.d、vitE 100mg/d、ATP 40mgb.i.d口服;对照组给予vitE 100mg/d、ATP 40mgb.i.d口服,疗程为3月。结果治疗组精子密度、活力[(a b)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随访期间3例怀孕,对照组无怀孕病例。治疗组中除2例胃部不适外,无其他副作用。结论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