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议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亮 《中国药事》2010,24(3):268-269,286
目的为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就目前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必须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技术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才能有效保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省级以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和发展现状,为健全我国基层监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理论联系实际、调研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全国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尚不完善,诸多问题亟需解决。结论建立、健全各级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是保障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鲁萍  黄桢 《中国药房》2011,(40):3828-3830
目的: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上海市长宁区ADR监测网络的建设经验,探讨医疗机构ADR监测网络的建设模式。结果:我区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开发了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电子监测平台,建立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的ADR监测网络,促进了我区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发展。结论:建立制度健全、机构设施完备、职责明确、运作规范的ADR监测网络,有利于推动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结合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分析了基层开展药物警戒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形势与定位、目标与任务;对基层药物警戒体系的建设和科学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增加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不断加强,促进药品监管工作走上了可持续发展轨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了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在此基础上,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牵头组织,建立了各级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机构,形成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网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质量明显提高.笔者是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但同时也感到,我们目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不论在质量上、数量上、应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与合理用药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是搞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监测网络,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农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体系。丹东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将农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纳入“两网建设”的调研,探索建立覆盖至村级卫生院(所)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以体现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点、线、面相结合,最大程度广覆盖”的总体思想。  相似文献   

7.
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难点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爱华 《中国药事》2009,23(12):1196-1197,1200
目的为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难点。结果与结论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监测网络;强化培训、监督和信息反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约束激励机制,才能使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良性、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模式进行探讨,以完善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推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是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作用与特点突出。抚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努力探索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模式,即把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与日常药品监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完善辖区内药品不良反应体系建设,采取“六个结合”与“五查八对”等办法,有效促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泮海  冯巧巧 《中国药事》2012,26(3):261-263
目的 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结合对全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机遇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监测网络,加强报告质量控制,提高分析评价水平,促进监测工作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有关制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研究国内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发展规律和现状,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层面探讨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在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从法律法规层级进一步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制度化管理,建设省级以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方法:以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据为依据,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特点。结果:报告数量逐年大幅增长,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稳步提高;报告结构合理;报告时效性、评价及时性、均衡性不佳;临床超说明书用药比例估计为9.9%。结论: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比较完善;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报告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应重视超说日月l书给药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11年收集到的40例由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集中分布在14岁以下和45岁以上,二者合计95%;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急性过敏样反应的症状;在30min内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92.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其引起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应高度重视,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4.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洁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58-159
目的: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制度。方法: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工作制度,提高报表的质量和数量。结果:ADR报表数量上升,报表质量大幅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制度和措施,能促进医院ADR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