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30例Ⅳ级以上核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结果超声乳化时间为0.1~0.5min。全部30例均顺利一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天视力≥0.5者20眼占66.7%,术后一周视力≥0.5者25眼占83.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技术可以减少超声能量,安全怏捷,组织损伤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Ⅳ级以上核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分析基层医院如何顺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 对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47例(49眼)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视力:49眼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34眼(69.39%),术后7d裸眼视力≥0.5者41眼(83.67%).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虹膜脱色素,角膜水肿等,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41眼,植入睫状沟8眼.结论 基层医院只要设备齐全,医生培训到位,就能逐步地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雁 《眼科》2003,12(3):153-155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拦截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术的应用。方法:对206例(226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无缝线5.5mm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l周视力在0.5以上者202只眼(89.4%),术后1个月视力在0.5以上者213只眼(94.2%)。结论:此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白内障手术。采用拦截劈核技术,使超声能量降低,超声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透明晶状体及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效果。方法 42例(58眼)。透明晶状体12例(22眼),合并白内障30例(36眼)。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5.5mm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随访3月~1年,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透明晶状体组:术后1周及3月~1年,视力≥0.3者分别为100%、95.5%;白内障组视力≥0.3者分别为66.7%,72.2%。并发症:透明晶状体组无特殊并发症;白内障组,1眼后囊破裂,2眼角膜中度水肿,6眼后发障(1眼激光治疗)。结论 高度近视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的拦截劈裂-挤压碎核法超声乳化技术,对Ⅳ级以上硬核进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结果对60眼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有效超声乳化时间为(38.60±9.20)秒。术后3天,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42眼(70.00%);术后1周,视力≥0.5以上者分别为54眼(90.00%)。结论拦截劈裂-挤压碎核法同时具备拦截劈裂法的安全和挤压碎核法的强力裂核的两大优越性,对硬核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具有安全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9例79只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三天裸眼视力≥0.5者35只眼(44.3%)。术后一周裸眼视力≥0.5者52只眼(65.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操作简便、不需昂贵设备,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透明角膜切口对复杂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5例40眼复杂性白内障行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中不同条件的处理方法及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随访1~6个月。结果:对不同条件下的白内障均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严重手术合并症,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好于0.5者12眼,0.5~0.3者25眼,0.3~0.1者2眼,0.04者1眼。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复杂性的白内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合理应用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51眼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上方角膜缘后2mm长约6-7mm巩膜水平板层隧道切口,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36眼(70.59%),术后1周裸眼及矫正视力>0.05者41眼(80.3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0.5者41眼(80.3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9.
吴辉 《眼科新进展》2008,28(11):852-85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高龄Ⅳ级以上硬核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并植入折叠式或硬性人工晶状体。结果78例(78眼)患者Ⅳ-Ⅴ级硬核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 min,平均0.5 min。切口无热损伤,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均顺利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视力≥0.5者58眼。术后1个月视力≥0.5者68眼,其中≥1.0者16眼;0.1~0.5者4眼;≤0.1者6眼。术中后囊破损1眼,发现较早,及时处理后顺利完成一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6眼,经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2~5 d水肿全部消失。后囊混浊导致视力下降1眼,经激光治疗后视力提高。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术治疗高龄硬核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手术迅速、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拦截劈裂碎核结合冷超声乳化在白内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男64例,女52例,平均年龄66.3岁(57~89岁),晶状体核硬度Ⅱ级-Ⅴ级,对所选患者施行拦截劈裂法冷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7.35±6.81)S,平均总超声乳化时间(UST):(48.53±45.32)S,平均超声能量(7.52±5.75)%。所有患者均顺利一期行人工晶体囊袋内或睫状沟植入;术中4眼发生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失,经处理后顺利行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第一天检查发现较明显角膜水肿9眼,经治疗后均于术后一周内消退;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19眼(16.4%),≥0.5者46眼(39.7%),〈0.5者51眼(43.9%);术后一个月裸眼视力≥0.8者42眼(36.2%),≥0.5者58眼(占50.0%),〈0.5者16眼~(13.8%)。结论拦截劈裂法结合冷超乳可以更有效的粉碎晶体核,从而降低超声乳化时间,减少超声能量使用,具有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技巧和效果。方法对Ⅳ级和Ⅴ级硬核白内障39例(39眼)施行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手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及角膜水肿等并进行分析。结果超声乳化时间为0.3~0.8min,平均0.5min。切口无热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39例均顺利一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视力≥0.5者29眼占74.36%,术后1月视力≥0.5者34眼占87.18%,其中视力≥1.0者8眼占20.51%。视力≤0.1的3眼(7.69%)中2眼为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手法娩核技术可以降低超声能量,具有损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和视力恢复快等优点,是硬核白内障的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撕囊镊分核技术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5例(25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采用撕囊镊分核技术。结果术中可安全、轻松地将晶状体核分成4块,缩短了超乳时间,减少了能量的应用。术后3天矫正视力≥0.5者13眼(52.00%),术后1周和1月矫正视力≥0.5者21眼(84.00%)。角膜水肿6眼,后囊破裂1眼。结论撕囊镊分核技术,使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更为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13例(14只眼),术中不使用囊袋张力环,进行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随诊至术后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中均无晶状体后囊破裂、晶状体核块下沉或明显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均位于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及囊袋位置良好、居中。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随访至6个月时,裸眼视力0.3~0.4者7例(7只眼)0,.5~0.6者5例(6只眼),0.8~1.0者1例(1只眼),无低于0.3者。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对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进行治疗安全、可靠、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白内障线切核器对86例(9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的方法施行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价其疗效。结果97只眼中,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只眼;前房出血2只眼;眼压升高6只眼;角膜内皮轻度水肿8只眼,均于5d内消退。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只眼(80.41%),3个月为91只眼(93.8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1.0者66只眼(68.04%)。术后1周及3个月角膜平均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适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手法碎核及娩核问题,而且操作简便、灵活安全。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劈核技术——双刀平面劈核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 寻找一种合理的小切口硬核白内障劈核方法,应用于临床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自己设计两把劈核刀,用于临床上劈开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劈核刀的设计。结果 对256例256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劈开和观察,一次性劈开率为100%,其中246眼的晶状体核经4.5mm长切口安全娩出,另10眼用双刀将核劈成4片后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后第1天12%的患者在裂隙灯下可见局限于切口附近的角膜基质水肿,25%的患者见局限性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术后3-7d角膜水肿均消失。术后第1天,第7天视力在0.5以上者分别为189眼(73.8%)和242眼(94.9%)。术后角膜散光度为0.84D+0.75D。结论 双刀平面劈核法具有设计合理,切口小,损伤轻,不受核硬度限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优点。不仅适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也可用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理想的劈核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填充眼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硅油眼合并白内障96例(96眼).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行后囊环形撕囊,经上方角膜缘切口进入后囊撕囊口取出硅油,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6月,所有患者裸眼及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人工晶状体居中.3例早期角膜水肿,3~5 d消失,2例视网膜再脱离行再次视网膜复位手术;5例高眼压联合用药后控制正常.结论 对硅油填充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经后囊硅油取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减少手术次数,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ionni 改良张力环(MCTR)植入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11例11眼,90°≤脱位<120° 4眼,120°≤脱位<180° 5眼,180°≤脱位<270° 2眼.应用接触式LenSx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操作平台完成前囊膜切开、晶状体预劈核、切口制作.部分患者行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稳定囊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MCTR植入及巩膜层间缝合固定,晶状体囊袋内植入IOL.分析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前囊口、IOL和MCTR位置及眼压情况.结果:随访2mo.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5眼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植入双钩MCTR 4眼,单钩7眼.术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0.5者4眼,0.3~<0.5者3眼,0.1~<0.3者3眼,<0.1者1眼.与术前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OL位置居中,MCTR固定钩稳定地位于虹膜与晶状体囊膜间.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结膜下出血、前囊切开不完全、皮质残留、继发性青光眼和后囊膜混浊.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可以提高撕囊成功率,降低核乳化吸除难度,联合MCTR植入是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的理想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8.
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处理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08/2003-06发生的15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病例,从单纯后囊膜破裂、伴玻璃体脱出的后囊膜破裂、伴碎核坠入玻璃体的后囊膜破裂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视力≥0.5者11眼(73.4%),0.4者2眼(13.3%),0.3者2眼(13.3%)。术后3月随访14眼,视力≥0.5者13眼,0.4者1眼。无1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一旦发生后囊膜破裂,只要正确处理,小心谨慎,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且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治疗硬核白内障的初步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手术技巧。

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Ⅳ级以上硬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对照组20例20眼采用常规超声乳化碎核,两组均联合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比两组术中核处理时间、并发症、术后视力、角膜水肿情况、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核处理时间分别是60±10,90±15s(P<0.05);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如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反应和角膜内皮损伤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拦截劈裂法联合手法娩核具有核处理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是治疗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较理想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