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王广洁 《河南中医》2007,27(12):9-10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疾病受到情志变化的影响。据分析,当今人类疾病有50%~80%与情志因素有关[1]在诊察疾病时应更多地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早在《内经》就有情志致病的论述,如《素问·疏五过论》:“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本为人之常性,正常的情志活动不会致病,但当情志活动过于剧烈和持久,超过五脏生理承受限度时,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常云 《光明中医》2011,26(9):1790-1791
情志病,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肝具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能协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关于情志病应从肝主疏泄,肝藏魂,肝与春气相通应,肝与情志病相互影响来治疗、叙述,故肝在情志病发病和治疗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改花 《山西中医》2007,23(1):74-74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生理反应。这些情志变化过度时,可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活动失调而产生疾病。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精神情志的正常与否与健康有很大关系。精神正常则阴平阳秘,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相似文献   

4.
试论中医的情志调摄养生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活动正常,有益于身心健康,情志活动过极,可导致疾病。情志与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心理情志与健康的关系,养生与修身养性相结合,情绪变化引起各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很主要。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情志调摄养生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5.
七情和精神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是人们正常的七种情志变化。俗话说 :喜怒衰乐乃人之常情。这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超出一定限度 ,失去正常节制就会导致疾病。七情所伤造成发病的原因已被中医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它不同于六淫侵犯人体而发病 ,而是直接影响脏腑、阴阳、气血使之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因此 ,中医将精神因素所致疾病称为内伤。这种内伤七情的精神因素又是造成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1 内伤七情对脏腑气血的影响1 .1 对五脏的影响人的精神活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物质基础是脏腑之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医的七情理论与现代人文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情本指人类情志活动所产生的喜、怒、优、思、悲、恐、惊七种不同的情志变化.七情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含古代的哲学思想,又具有现代人文科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医生还是病家都比较注重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致病;但对情志——人体内因致病及其治疗认识不足。情志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态变化,乃是精神活动的组成部分。《内经》将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情志活动具体表现为喜、  相似文献   

8.
徐昕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35-2836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乃人之常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和现象在精神情志方面的反映及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人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理调节范围,从而导致脏腑气血紊乱,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从心理特点看,女子偏于感性,不耐情伤,情绪易于波动,更易受情志因素影响,而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血,产生妇女经、带、胎、产、杂诸疾。由于情志因素与妇产科疾病有很重要关系,因此治疗妇女疾病时应重视心理治疗,即中医所谓"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对于情志所致妇科疾病中医除采用药物疗法,如养心安神、疏肝解郁、交通心肾等,还采用独特的情志疗法。常用情志疗法有"移精变气""情志相胜"等。  相似文献   

9.
情志的产生是由内外环境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心理变化,其内属于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其中,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外在的自然界环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这其中也必然包括情志的产生和变化。而人文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情志的影响则更多的体现在情志致病上。需要指出的是,外界环境对人体情志的影响必须依赖于人体内部机能的协调活动,所以外界环境为情志形成的次要原因。情志活动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情志均通过和心神联系而产生;情志是在心神的统领下由五脏协调产生,而且情志的相兼致病,易伤及多脏,从侧面印证了情志活动本身是一个整体。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则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了五脏是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产生情志。  相似文献   

10.
七情,系指精神活动所呈现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属生理活动范畴,一般不会致病。但若情志过激,失去节制则可使内脏功能失常气皿逆乱而影响健康。近年,精神因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愈来愈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祖圈医学,视七情为内伤发病之主因,历来主张减少和避免情志所伤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可见,精神保养是抗老防衰,摄生保健之要素,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张洪福  李庆升  周计春 《陕西中医》2005,26(10):1123-1123
七情,系指精神活动所呈现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属生理活动范畴,一般不会致病。但若情志过激,失去节制则可使内脏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而影响健康。近年,精神因素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愈来愈为国内外医家所重视。祖国医学,视七情为内伤发病之主因,历来主张减少和避免情志所伤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可见,精神保养是抗老防衰,摄生保健之要素,在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七情在临床护理上的重要性: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体对客观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居于正常的精神活动范围,并不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才能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系乱引起疾病的发生。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主要从口鼻、皮毛侵入机体内,而七情则是直接影响有关内脏而发病,内伤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作好一名中医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情志护理。一般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只单纯注意患者的躯体疾病,照顾病人的吃药、打针、整理  相似文献   

13.
结合心理学认识,认为情志是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五脏精气发生变动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倾向性的态度表现,是通过心神的感应,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心神的反应能力对情志的产生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影响情志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个体生理特点、社会因素等。情志病因的实质,是某种情志扰乱了脏腑气机从而产生疾病,而非情志表现本身。  相似文献   

14.
七情、是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反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变化并不影响人的健康,而不论何种因素引起的每一种情志的过激或不及都会给健康造成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所能接触的大部分病人都是由“七情”过激而导致疾病,因此,了解“七情”的病因、病机对调节病人的情志、帮助病人摆脱思想负担,积极配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喜怒的临床调节意义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在正常情况下喜怒对人体健康及心理上的变化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假如超越它的域限则会给机体及心灵上以伤害性摧残。喜怒贯穿于每  相似文献   

15.
情志因素是造成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且妇科病人在心理方面较其他病人有其特殊性,因此,护理上必须重视妇科病人的情志护理。1 情志因素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变化,中医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发病,但突然、强烈或持续时间的情志刺激尤其对女性会造成气血失调,脏腑失和,从而影响冲任而致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情志致妇科疾病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医情志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对情志病有了丰富和深刻的认识,指出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是指正常人体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导致情志异常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机体因素及心理因素。强调精神情志的调适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顺四时而调精养神是养生之根本。  相似文献   

17.
1 情志病病因病机 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对情志病有了丰富和深刻的认识,指出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总称,一般情况下是指正常人体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导致情志异常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机体因素及心理因素.强调精神情志的调适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顺四时而调精养神是养生之根本.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医七情与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正常的精神刺激反应就简称七情 [1 ]。七情变化与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正常的情志变化不一定致病 ,但是突然或剧烈的长期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 ,若加上人体肝的疏泄功能薄弱就会扰乱气血和脏腑的机能活动 ,导致阴阳失调而致病。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故又称内伤七情。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七情伤及五脏与否决定于心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肝主怒 ,肝失疏泄 ,气机逆乱 ,又是情志病变发病机制的关键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 ,迅速恶化 ,如…  相似文献   

19.
疏肝理气法是中医对于肝气郁结证型进行辨证论治的根本治法,具有促胃动力的功效,可作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DGIM)的治疗方法。精神心理因素对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突出,已成作为人类DGIM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其对于人体的作用与影响首先体现在心理应激。由心理应激产生的情志活动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与中医"情志致病""肝气郁结"经典理论高度关联,本文即从精神心理角度探讨疏肝理气法治疗DGIM,并认为该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之肝"主疏泄",继而能够调畅情志,调理脾胃的经典含义。  相似文献   

20.
论郁邪致病     
认为郁是由情志,即精神心理因素异常导致的一种无形病理产物,它又是一种独立的致病因素,因此又可称为郁邪。郁又可因为合并其他病邪而具有不同特点,分为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热郁及食郁,其中气郁是最根本的。郁邪的产生与肝密切相关,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通过其对肝、气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其他病理变化而实现,郁能引起各种病变,由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郁邪甚至成为一种时邪。“木郁达之”是郁邪所致疾病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