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晓新  谢云  谷利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94-279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诊断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动脉缺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以126例椎动脉缺血患者及120例正常者比较其椎动脉内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平均血流速度(MD)、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阻力指数(RI)、每分钟血流量等指标参数对比。结果各类型椎动脉缺血患者在以上血管内径、PS、MD、ED、VTI、每分流量等指标参数均低于正常组,有差异显著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各类型椎动脉缺血性疾病是一种优于其它方法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拟诊为CSA患者的椎动脉进行扫查,观察椎动脉形态结构,分别测量治疗前后椎动脉的内径(D)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未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并与35名同龄段健康体检者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变组椎动脉走行扭曲27例(45%),对照组6例(10%);椎动脉管腔均匀狭窄42例(70%),血流速度(PSV,EDV)减低,RI增高45例(75%).与对照组相比,椎动脉内径、PSV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P<0.01).病变组治疗后椎动脉内径无明显改变,椎动脉血流速度(PSV、EDV)增高,RI降低.结论 CSA所致的椎动脉弯曲、狭窄等结构改变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解剖基础,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观察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在CSA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龙  张学  阳晨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59-196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2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椎动脉内径和椎动脉流速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观察其形态、结构和走行。选择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颈椎病组椎动脉走行弯曲142例,走形异常15例,管壁内膜面发现斑块84例,内径狭窄76例。远高于对照组;狭窄侧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小于对照组,而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颈椎病组与对照组的相关参数比较,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的椎动脉走行、结构、内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以为CSA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 NIHL)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选择 NIHL患者104例,其中听力轻度损失组24例、听力中度损失组42例和听力重度损失组38例,以及非噪声暴露人员8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组受检者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流速( EDV)和阻力指数( RI)。结果听力轻度损失组、中度损失组、重度损失组的 PSV、EDV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R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听力损伤程度增高,椎动脉PSV、EDV逐渐减低,RI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NIHL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听力损失程度越高,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越明显。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作为评估听力损失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不全流产的分型与诊断价值。方法 215例早孕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的患者,行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脉冲多普勒(PW)检查。病灶局部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将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加以对照。结果依据不全流产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将其分为无血流型(Ⅰ型)、少血流型(Ⅱ型)和富血流型(Ⅲ型)。Ⅰ型、Ⅱ型、Ⅲ型超声检查结论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9.65%、98.21%、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全流产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彩超的分型诊断有助于判断不全流产残留胎物的类型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诊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信息。方法:彩色多普勒检测3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3 5例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动脉PSV、ED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I、R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能较准确地反映糖尿性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利用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近段血管的残余管腔内径、面积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狭窄段血流比值(PSV/EDV)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全部病例用CDFI、PDI显示率较高,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达98%,且能清晰显示血管的边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斑块的性质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且具有实时成像、价廉方便、无X线辐射、多切面准确测量管腔内径,可床头使用,便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多普勒彩超对男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检查中的作用。方法47例ED患者经阴茎海绵体注射PGE1 30μg诱导勃起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左、右海绵体动脉血流指标包括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非血管性ED组41例(87.20%)。其中,左、右动脉PSV分别〉25cm/s者33例,左、右动脉PSV相加〉50cm/s者8例。动脉性ED组2例(4.25%),左、右动脉PSV均〈25cm/s,背深静脉未见血流。静脉性ED组4例(8.51%)。结论多普勒彩色超声在男性ED病因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阳瘘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阳痿的68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观察罂粟碱试验后阴茎海绵体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并计算出阻力指数(RI)。结果:罂粟碱试验反应良好者45例,反应低下者23例。反应低下者中10例为动脉供血不足,9例为静脉机能不全,4例为动静脉混合性阳瘘。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是诊断阳痿疾病及其分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肾病肾内末梢小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糖尿病肾病(DN)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0例健康成人(健康对照组)、20例1型糖尿病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肾微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DN组与早期DN组、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微小动脉血流参数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明显降低(P〈0.05);早期DN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RI增高,PSV、EDV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肾内微小动脉各血流参数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程度中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邓孝纯  许斌  李强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09+1911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注射用血栓通对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后循环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椎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可以明显增加后循环缺血患者椎动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VA、RVA、BA的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PCIV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血管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0MHz探头探查颅外段椎动脉血管形态、内径、血流频谱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后循环TIA组78例78.8%椎动脉异常,血管异常率54.6%,对照组30例椎动脉异常率3.3%.两组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后循环TIA无创伤性血管结构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检查手段,具有直接、准确、方便,可重复性等优点,可以作为后循环TIA的诊断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中药组给予辨证论治,西药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的疗效优于西药组(Z=-2.028,P=0.034);治疗后中药组椎-基底动脉流速、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凝血因子Ⅰ)、疗效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评分)等指标改善均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χ2=4.000,P=0.046)。结论:辨证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改善脑部后循环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主动脉瓣反流对椎动脉血流频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63例主动脉瓣反流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轻、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组各21例;同期选取21例作为对照组,经胸超声心动图及颈椎动脉超声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双侧椎动脉频谱曲线,观察频谱形态,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两峰相近或相等的收缩期重搏波可在轻、中、重度AR组中出现,出现率分别为24%、62%、81%;中度AR组有5例舒张期血流达基线,3例反向,重度AR组有4例达基线,11例反向;收缩期重搏波与舒张期血流达基线或舒张期血流反向同时出现14例;与对照组相比,轻度AR组椎动脉PSV、EDV、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DV随着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 < 0.01),而RI随着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 < 0.01)。结论收缩期重搏波可出现在主动脉瓣轻、中、重度反流病人中,舒张期血流达基线或反向仅在中度和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中出现。当椎动脉出现上述血流频谱改变时高度怀疑A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气血亏虚型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具有补益气血作用的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56例),并与活血化瘀的丹参液相对比(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TCD检测,分别测定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参麦注射液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增加TCD检查中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均优于丹参液组。结论应用中成药同样必须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颈部动脉超声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来该院就诊并确诊为TIA的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该院就诊的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二组患者颈动脉病变情况,具体对照指标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粥样斑块检出情况等。结果超声对于观察组颈动脉病变检出阳性率(88.2%)大于对照组(22.4%),颈动脉扭曲情况(19例)高于对照组(2例),椎动脉流速低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动脉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程度的方法,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神经节苷脂在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常规治疗加神经节苷脂,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及2周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将2组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分别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及血清神经功能指标比较,P>0.05,而治疗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大脑中动脉及前动脉的脑血流参数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神经功能指标则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可显著地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指标,因此在此类新生儿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TIA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61例与未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并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双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的改善,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13%、98.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67%、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MCA、ACA、VA、B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斑块面积无显著改善,治疗组治疗后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斑块面积亦无显著改善。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显著提高TIA患者MCA、ACA、VA、BA血液流速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总磷脂(AP)及椎动脉峰时的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2月在石家庄市第八医院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分为脑梗死组(110例)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10例),并选取同时期在门诊进行体检10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检测AP,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作椎动脉峰时测定。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和TIA组的AP的检测阳性率(93.6%、96.3%、90.9%)及椎动脉峰时延长的阳性率(94.5%、90.9%、98.1%)显著高于对照组(55.0%、35.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脑梗死组和TIA组两组间AP的阳性率及椎动脉峰时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病组的AP、椎动脉峰时检测分别为(6.54±1.88)U、(0.163±0.013)s,与对照组[(5.82±1.03)U、(0.148±0.016)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与AP及椎动脉峰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