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左房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声学定量 (AQ)技术 ,研究高血压病时左房功能的相关关系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 :(1)对象 :高血压病患者 48例 ,男 3 1例 ,女 17例 ,年龄 (55 9± 11 8)岁 ,均符合WHO /ISH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将本组受试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 ,分为LVMI正常组 (3 2例 )和左室肥厚组 (16例 )。对照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50 4± 10 3 )岁 ,均为健康志愿者。(2 )方法 :取心尖四腔心切面 ,启动AQ软件 ,记录左房和左室容量 时间曲线。测量左房、左室AQ各指标 :①左室舒张末期左房容量 (EDV) ;②左室收缩末期左…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与心功能及心律失常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对心律失常及心功能影响。方法应用多普勒超过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和动态心电图检测87例高血压压患者。结论左室重构对高血压早期左室收缩功能有一定代偿作用,但随着心室重构、左室肥大,心脏功能损害更加明显,同时心室重构明显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程对左室肥厚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不同构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544例(男性336)和无高血压的配对组204例(男性106),应用心脏超声法对左室构型进行研究,依据相对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的分布、前室间隔及其基底部肥厚程度。6种左室构型检出率分别为:正常左室构型,男女分别占52%,42%;离心性肥厚占16%,25%,性别差异显著(P<0.001);向心性重构,男女各占10%,9%;向心性肥厚7%,8%;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及前室间隔基底部肥厚型,分别占7%,9%。研究表明左室构型与年龄、性别、病程及收缩压有一定关系,但左室肥厚类型的形成可能取决于心脏内在因素,向心性肥厚与离心性肥厚之间不一定有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5.
超声观察高血压左室理构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娟  李露言 《高血压杂志》1995,3(4):291-292
应用心脏超声按Gauau法对82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重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正常构形36例,向心性重构6例,向心性肥厚11例和偏心性肥最2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L-CN)治疗慢性中重度左心衰竭(CHF)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重度CHF(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为L-CN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L-CN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CN4g/d,1次/d静滴,连续治疗14d。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T)、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等数值及其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L-CN组左心功能改善临床显效率(38.9%)及总有效率(80.6%)与对照组(16.7%,61.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L-CN组6MWT较治疗前平均增加60m,对照组平均增加32m,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T-ProBNP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均值均有所下降,但L-CN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VEF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现代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联合应用L-CN,短期内可进一步改善CHF患者的左心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EH)血浆内皮素(ET)与左室重量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多昔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86例EH患者和57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T的浓度及室间隔(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以及左室流入道E峰和A峰比值(E/A)、E峰加速面积(EAA)。结果EH组ET、IVST、PWT、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E/A、EA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H组ET与IVST、LPWT、LVMI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ET与E/A、EAA之间均存在着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ET可能是引起EH患者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9.
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合并重度左主干狭窄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状动脉 (冠脉 )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 ,且合并重度左主干狭窄少见 ,我们遇到 1例 ,报告如下。患者男 ,72岁。 3年前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 ,近 1个月来 ,上一层楼、洗澡、进餐均可诱发心绞痛 ,持续 5~ 7min ,服用硝酸甘油类可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 :BP180 / 80mmHg( 1mmHg =0 13 3kPa)。无紫绀 ,颈静脉无充盈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界不大 ,心率 76次 /min ,律齐 ,心音正常 ,无杂音。实验室检查正常。心电图 :静息心电图无ST T改变 ,心绞痛发作时 ,Ⅱ、Ⅲ、avF、V3~ 6 ST水平下移 0 0…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舒张末期相对室壁厚度(RWT)与动态血压各参数的关系。结果 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明显相关的是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的水平。结论 血压持续升高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肥厚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超声定量高血压左室肥厚和重量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心室肥厚(LVH)是独立于高血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本文就其超声定量研究及临床运用进展作一综述,左室重量(LVM)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是超声评价LVH最有价值的定量指标;三维超声重建技术能更全面,准确地定量LVH。近年的研究认为高血压与LVH的关系非常得杂,LVH甚至可出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连续观察高血压治疗前后的LVM变化,认为各类降压药逆转LVH的程度不同,其中以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M)长度及左前降支-回旋支(LAD-LCX)分叉角度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且结果明确的3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左冠状动脉病变组(n=244)和正常组(n=128),比较各组人群LM长度、LM面积、左冠发出角度LM-LAD夹角、LM-LCX夹角和LAD-LCX夹角之间的差异,并分析LM、LAD-LCX分叉角度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正常组LAD-LCX夹角(77.70°±5.78°)小于近段组(79.23°±5.11°)和远段组(81.24°±6.96°),且近段组LAD-LCX夹角小于远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LAD-LCX夹角(77.70°±5.78°)小于轻度狭窄组(79.10°±5.05°)和中重度狭窄组(81.07°±6.32°),且轻度狭窄组LAD-LCX夹角小于中重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左冠状动脉LAD-LCX分叉夹角越大,动脉斑块形成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与功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5.
刘沁  方平 《高血压杂志》2001,9(2):114-116
观察一平苏对维持血透患者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方法:30例有高血压和左室肥厚并维持血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用一平苏2.5mg-5mg/d,B组给予不会影响左室重构的其它药作为对照。6个月后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左室重构及功能的情况。结果:两组虽均有明显降压,但一平苏组治疗后LVDd,IVS,LVPWD和LVMI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EF和E/A均明显升高。结论:一平苏不仅可安全有效地降压,这可逆转血透患者的左室肥厚及使左室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1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张珊红,李源,徐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西安710032)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早期损害虽有报道,但对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与左室肥厚的关系仍了解不够。为此,我们利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对...  相似文献   

18.
48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 (L M)病变的临床特征 ,冠状动脉造影所见及治疗。  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48例 L M病变 (L M病变组 )的临床资料与 5 0例非 L M病变 (非 L M病变组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 M病变以 L M远端多发 ,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L M病变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心肌梗塞、室壁瘤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与非 L M病变组无显著性差异。L M病变组不稳定性心绞痛 39例 ,占 81.2 5 % ,心电图广泛 ST段缺血下移 2 0例 ,占 41.6 7% ,ST段下移≥ 0 .2 m V16例 ,占 33.33% ,均较非 L M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例行 L M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  结论 :L M病变有其临床特殊性 :心绞痛症状重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率高 ,发作时心电图 ST段缺血改变累及导联广泛且程度较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较好的改善症状和预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醛固酮(ALD)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及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超声心动图检查5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和30例正常人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测定左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并测定空腹血清NO、ALD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H组与正常人相比NO水平降低、ALD 水平升高,左室舒张功能降低(P均<0.01)。EH-LVH组与EH组相比NO水平降低、ALD水平升高更明显(P< 0.01)。NO、ALD与LVMI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和0.50(P<0.05)。NO、ALD与左室舒张指标E/A和PFR/ PAFR的,r分别为0.37、0.43、-0.42、-0.37(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O、ALD水平与LVMI和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分析了222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12例,占5.4%,左主干开口处病变程度较同时累及的其它支相对轻。左主干分叉处病变程度与同时累及的其它支相近。左主干狭窄不能根据临床表现、体检及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