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 0月~2005年12月间本院老年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结果96例患者中,接受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1例,接受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45例.LC组有6例实施中转开腹,其中胆总管损伤1患者例,胆囊动脉撕脱出血2例,炎症导致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不清3例.OC组术后并发4例呼吸道感染,5例切口感染,2例低血糖,1例心肌缺血.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加强对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并存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再是LC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老年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5例老年复杂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73例(85.9%),中转开腹12例(14.1%),术后胆瘘6例,腹腔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8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全组无肝外胆管、肠管损伤,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手术者熟练耐心的操作是老年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只要严格选择病例、充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监护,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的最佳术式.方法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798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的412例为MC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86例为LC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情况.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适于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具有治疗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理生理特点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92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做好术前生理准备,监测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对症护理。结果:85例成功的施行了LC,5例中转开腹,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部分胆囊切除术。结论:老年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症多,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掌握手术技巧,对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剖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69例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89例)和剖腹胆囊切除术(OC组,80例)两组.回顾性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LC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OC组[(50.13±7.24) min vs.(61.34±7.52)m in)和(5.13±1.06)d vs.(9.20±1.26) d](P<0.01).LC组术后感染率、腹胀发生率和需腹腔引流率均低于OC组[(1.1%vs.10.0%)、(3.4%vs.25.0%)和(4.5%vs.32.5%)(P<0.01).结论 在老年患者,LC比OC手术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全实施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80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LC成功172例,中转开腹8例。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戳孔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随访3~12个月,无腹痛、黄疸和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积极治疗并存疾病,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加强术中、术后监护,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是安全实施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47例65岁以上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347例患者,345例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2例,均临床治愈。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一定的风险性,但高龄不是手术的禁忌证,术前进行充分准备、做好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时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高危老年患者LC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37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6d,1例发生胆漏。结论对高危老年患者行LC,在整体护理的过程中实施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高危老年患者的手术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手术效果,分析LC的临床优点和探讨老年胆囊疾病适宜的手术方法。方法 92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据手术方式分为LC组(n=46)和OC组(n=4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伤口感染、住院天数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观察指标LC组明显优于OC组(P〈0.01)。结论 LC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伤口感染率低等优势。但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是行OC还是LC要视患者的总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成功完成LC,3例行胆囊大部切除术.手术时间43~160 min,平均85 min.因Calot三角粘连致密,解剖不清,中转开腹2例.另1例为Mirizzi综合征,LC术后d 12肝总管迟发穿孔致胆漏,开腹行胆管和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的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但出血、胆漏、黄疸、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LC手术疗效.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7例,对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传统胆囊切除术(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良性胆囊疾患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胆囊开腹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OC).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2002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今共82例,经临床观察与护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其中男29例,女5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7.0岁。中转开腹2例,术后皮下气肿1例,胆瘘1例。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疼痛小,恢复快的优势而容易被患者按受,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患者对LC手术的期望值过高,只了解该手术的优点,对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或并发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1]。另外,大多数患者是初次手术,接受这次手术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经历,由于缺乏对…  相似文献   

14.
余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43-345
目的探讨老年人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81例70岁以上老年胆囊炎患者分别实施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并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开腹手术组均缩短(P<0.01),而术后疼痛发生的例数又少(P<0.01);腹腔镜组有3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开腹手术组有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848,P<0.01)。结论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总体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的康复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贵军  翟瑜  杨月卿  杜权  苏力  曹月敏 《河北医药》2005,27(10):727-728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情况(OC),为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60岁以上有胆囊切除适应证且耐受全麻的老年患者120例,分为LC组及OC组,每组6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最大摄氧量(踏车试验),腹肌功能恢复(直腿抬高试验、仰卧起坐)等康复指标。结果 术后围手术期指标以及康复指标,LC组均优于OC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2周康复指标,LC组均恢复术前水平,P>0.05;OC组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0.01。结论 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康复优于开腹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胆囊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B超诊断胆囊管结石的准确率为25.6% (20/78 ) , C T为30.8% (24/78 )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 P )为81.5% (53/65 ).7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其中 ,7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 ,8例高危老年患者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 ,1个月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穿刺孔感染1例 ,胆漏1例.术后随访8个月-2年未发生胆道狭窄及胆总管结石.结论 胆囊管结石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MRCP有助于发现胆囊管结石 ,高危老年患者应先行PTGBD ,尽可能避免急诊手术.疑有胆囊管结石应仔细探查胆囊管 ,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结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王华丽  成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25-322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 00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过程、结果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 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 985例手术顺利结束,15例中转开腹。术后胆囊动脉出血1例,术后残留胆总管结石1例,均治愈,无胆管损伤发生。结论 LC的并发症有胆管损伤、术后出血、胆总管结石残留等。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遵循正确的手术操作原则,及时诊断并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鸣  马保金 《上海医药》2012,33(12):25-2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在高危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65例高危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患者(APACHE≥12),在超声引导下经肝组织穿刺入胆囊腔后引流,2-3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65例患者均成功行经皮肝胆囊抽吸术,1例导管滑脱出现轻度胆漏,其余均引流通畅症状缓解,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TGBD结合LC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把急诊胆囊手术变成择期胆囊手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选取茂名石化医院14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特殊情况的治疗及术前、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1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出血,2例出现胆漏,术后3d内有2例合并腹部皮下气肿,11例合并肩背部酸痛。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痛苦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科学、周密地做好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李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662-663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胆囊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期达到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6月的8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并发症例,分析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结果。结果 8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抗感染1~2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79例(90.8%),手术时间50~160min,平均(70±8)min;中转开腹8例(9.2%),其中5例因胆囊三角区炎性粘连而中转开腹,2例术中大出血,1例为Mirizzi综合征;手术并发症:本组共8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9.2%),术后出血2例、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1例、胆漏2例;经细致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应加强临床巡视及护理,预防并发症,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