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AP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PAP患者常见症状为咳嗽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无特异性.胸部CT特征性表现为"地图征"、"铺路石"或"碎石路样",肺泡灌洗治疗的1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PAP患者误诊误治普遍,宜重视影像学特征,早期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经支气管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或)肺活检是确诊PAP的重要方法,肺泡灌洗是治疗PAP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HRCT检查,对HRCT分析。结果:PAP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碎石路样、肺实变(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临床少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音降低,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样表现、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确诊靠病理检查结果。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过碘酸雪夫反应阳性的蛋白样物质,含有大量脂质。支气管肺泡灌洗仍是迄今唯一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07年10月,我院收治了1例肺泡蛋白沉着症合并肺结核的病人并行纤维支气镜灌洗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影像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PAP患者,行GE公司Brightspeet 16排螺旋CT扫描、病理活检证实.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支气管充气征以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结论:PAP是一种军见病,需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紧密结合,确诊依靠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5.
鄢秀英  曾忠仪  陈文静 《护理研究》2008,22(30):2815-2816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临床少见的肺部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音降低,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1],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样表现、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9例确诊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病人进行分析,探讨PAP的早期诊断体会。方法对9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BALF)病理检查证实的PAP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仔细观察BALF治疗前后PAP病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变化。结果9例病人均有进行性加重的活动性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检查示双肺弥漫分布毛玻璃样淡薄影,有地图样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呈斑片状影,有碎石路样表现。结论进行性加重的活动性呼吸困难、慢性呼吸衰竭、比较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BALF的PAS阳性染色是早期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报道经支纤镜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5例,复习文献资料,对PAP的X线、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该病X线表现: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阴影,自肺门向外放射呈“蝶翼征”;其中可见弥漫结节样阴影。CT表现:1、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与磨玻璃样改变,病灶与正常肺组织间分界清楚,呈地图样分布。2、蝶翼征。3、支气管充气征。4、铺路石征(Crazy-Paving sign)。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具有上述典型的X线、CT表现,结合临床病史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支纤镜检及肺泡灌洗术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的多层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经病理学证实的6例PAP的多层CT表现,并与病理学改变相对照,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多层CT表现特征。结果 6例(100%)患者多层CT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表现,病理学活检见肺泡腔内蛋白质样物质沉积,其中4例(66%)小叶间隔增厚,可见间隔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HRCT呈铺路石样表现。所有病例未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PAP的多层CT表现能够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边界清楚的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呈地图样及铺路石样表现能高度提示PAP诊断。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32例住院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PAP影像学表现多样化,无明显特异性,主要包括蝶翼状、地图样改变、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肺部影像表现能充分显示PAP的典型X线、CT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及肺泡灌洗术进行确诊。  相似文献   

10.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天顺  邵成伟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134-1135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的64排螺旋CT胸部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和(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证实的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64排螺旋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均表现为两肺广泛性地图样分布边界清晰的斑片状磨玻璃影,伴小叶间隔增厚,呈铺路石样改变,不同程度的肺泡实变,有拢聚倾向。行全肺灌洗治疗后肺部磨玻璃影不同程度变淡。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MDCT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即地图样分布、铺路石样改变的磨玻璃影,64排螺旋CT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朗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PLCH)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PLCH患者4例的临床表现及胸部高分辨CT(HRCT),结合其病理学结果,总结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结果]4例PLCH患者均为男性,以咳嗽(75%)、活动后气短(50%)及呼吸困难(50%)为最常见临床表现.平均病程48.5个月.4例患者均具有吸烟史;胸部HRCT上均存在双肺气囊腔样病变及结节影,以中上肺分布为主,结节直径1~5 mm;3例患者肺内存在网格影,1例患者出现蜂窝肺;2例患者出现肺外受累,分别为L3椎体侧后缘及椎体附件弥漫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和中枢性尿崩症;2例病理学诊断患者活检组织内均见大量朗格罕细胞增生.[结论]PLCH的呼吸系统表现缺乏特异性,但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关注肺外表现及吸烟史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AP临床无特征性,以咳嗽、咳痰、气促多见,但体征较少。胸部CT可见"地图样"改变或"铺路石"征。结论 PAP发病率低,起病隐匿,误诊或漏诊率较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的病理检查可用于PAP的早期诊断,全肺灌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高分辨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孟淑  蔡后荣 《临床荟萃》2010,25(8):661-664,F0003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RCT)结果 .结果 33例PSS患者,男8例(24.2%),女25例(75.8%);中位年龄55岁.胸部HRCT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痛灶多位于下叶和胸膜下,毛玻璃影87.9%、气腔实变影21.2%、蜂窝样影39.4%、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扩张66.7%、薄壁囊状影27.3%、小叶中心性结节9.1%、线状阴影18.2%、空气潴留征6.1%、小叶间隔增厚91.0%、网状阴影69.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51.5%、胸腔积液12.1%.参照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病学会(ATS/ERS)的分类标准,CT-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型9例(27.3%);CT-非UIP型24例(72.2%),其中CT-淋巴细胞性问质性肺炎(LIP)型4例(12.1%),CT-机化性肺炎(OP)型5例(15.2%),CT-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15例(45.5%).结论 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多在双下肺及胸膜下分布,具有多样性,CT-NSIP型可能是胸部影像学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4.
DDR在胸部外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DR)在胸部外伤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7—11—2009—3因胸部外伤到我院行DDR检查者316例,有阳性结果的DDR胸片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16例胸部外伤患者的年龄为2—90岁,其中16—60岁年龄段占到总数的72%,平均年龄36.3岁。X线表现为单纯肋骨骨折275例(87.1%),肋骨骨折并(血)气胸32例(10.2%),肺挫裂伤6例(1.8%),皮下气肿2例(0.9%)。结论:DDR可以更清晰的显示胸部外伤性疾病的特征,是胸部外伤性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纵隔炎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诊治的急性纵隔炎5例,对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转归进行总结,分析急性纵隔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诊治要点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病因:1例患者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并发症,1例为车祸外伤所致,1例为食管异物导致食管穿孔所致,1例为口咽部感染所致的急性下行性纵隔炎,1例无明确诱因;临床表现:发热(100%,5/5)、胸痛(80%,4/5)及呼吸困难(80%,4/5)最为常见;5例患者中并发感染性休克者2例,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影像学表现以纵隔内出现气体及低密度渗出影像为特点;5例患者死亡3例,好转2例.[结论]急性纵隔炎的症状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但其影像学具有一定特点.因此,对有发生急性纵隔炎危险因素的患者的仔细评估和及时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将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苇茎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苇茎汤加减口服,连续治疗7 d后评价疗效。两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CRP水平结果,分析血清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6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后对照,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体温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炎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苇茎汤参与治疗CAP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能调节CRP的释放,具有下调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毕筱刚 《新医学》2014,(2):134-137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分析2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NP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等。结果27例患者入院后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早明确NPE诊断。所有患者均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气道内有大量淡红或粉红色泡沫痰;PaO2均<60 mm Hg;胸部X线片及CT检查均可见阴影或渗出;颅脑CT检查均可见血肿或出血灶。明确诊断后立即进行抢救,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痰液痰量、心输出量等,动态监测血气,定时复查胸部X线片。5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主要为减轻脑水肿、预防脑血管痉挛、营养脑神经、预防继发性癫痫发作及预防感染等,疗程1~3周。22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再行上述内科治疗。经治疗后,13例(48%)患者好转,于住院后1.5~2个月出院,出院时一般情况均稳定。14例(52%)死亡,死于再发脑出血9例、并发肺部感染5例。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对NPE患者有益,在兼顾颅内病变和肺水肿的同时应积极抗感染,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院后1年的肺功能和肺部影像学改变,探讨长期肺部病变与住院期间病情的关系.方法 建立24例甲型H1N1流感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访队列,在出院后1年[(12±1)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测和胸部高分辨CT检查,回顾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疾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参数及肺部影像特点,分析长期改变与患者急性期病情的关系、随访期胸部CT与肺功能异常的关系.结果 24例患者恢复期存在胸部CT异常者11例,其中网格样改变者11例、磨玻璃样改变者3例、局部肺气肿3例.恢复期肺功能障碍常见,13例(54.2%)仍有肺功能异常,其中8例(33.3%)存在弥散功能障碍,5例(25.8%)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3例(12.5%)存在混合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限制性),7例(29.2%)存在通气储备功能下降.胸部CT异常者中肺功能异常明显高于胸部CT正常者(P<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出院1年后,胸部CT异常和肺功能障碍仍较为常见,应重视对此类患者进行胸部HRCT和肺功能检查,以指导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荣耀  曹伟  孔凡彬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07-1209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价值.方法 采用GE MSCT扫描机,连续增强扫描,对20例主诉急性胸背痛患者进行MSCT检查并诊断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结果 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直接征象: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5mm,无内膜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征象.间接征象:钙化内移5例,穿孔机透性溃疡4例,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17例,内膜渗漏2例.并发征象:心包积液4例,胸腔积液11例,主要分支血管受累3例,主动脉夹层3例.结论 MSCT能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且便于治疗后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局限性气胸的发作特点、诊治的有利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21例局限性气胸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病人临床症状,病灶分布,诊疗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发生局限性自发性气胸的病人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为主,占所有病人的85.7%。以普通X线拍胸片为主要初诊方法,胸部CT为最全面的诊断手段。治疗上吸氧保守法,胸穿抽气法,胸腔闭式引流法,以及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膜固定术。结论局限性自发性气胸以重度COPD病人最常见。其诊断手段主要是临床医生一定要有该病情的意识,仔细查体,做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胸部CT检查。做到及早确诊,及早治疗,避免误诊和或漏诊,其治疗方法主要为胸腔闭式引流,胸穿抽气,胸膜固定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