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清淀粉样蛋白4(SAA4)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2017年3-5月广西柳州市龙潭医院收治的8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标本,同一时期采集56例广西柳州市本地区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涂阴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HBG、SAA4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者单一与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效能,并与近三年相关涂(菌)阴肺结核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涂阴肺结核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52.32(24.58~81.19)nmol/L和56.71(41.87~77.57)ng/mL,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25.97(16.60~36.45)nmol/L和35.79(29.81~41.07)ng/mL,涂阴肺结核患者血清SHBG、SAA4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HBG、SAA4单项及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29、0.906(均P<0.001),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91.1%,约登指数为0.752。与近三年已报道涂(菌)阴肺结核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相比,SHBG与SAA4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具有优势。结论 SHBG、SAA4对涂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以及外周血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4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外周血T-SPOT.TB检测值和胸腔积液的ADA、LDH水平,分析三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结果 非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ADA、LDH、TSPOT.TB和三项联合检测所得阳性率均远低于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中,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达95.0%。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四类检测方法所得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三项联合检测所得阳性率仅有2.08%(1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中LDH水平、ADA水平中位数均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ADA和T-SPOT.TB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等大,且大于LDH对应面积;T-SPOT.TB的ROC曲线最靠近左上角;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特异度依次为:T-SPOT.TB > ADA > LDH,灵敏度依次为:ADA > T-SPOT.TB > LDH。
结论 TSPOT.TB、ADA和LDH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又以T-SPOT.TB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68例足月新生儿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产科出生的68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BIO-RAD 680酶标仪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采用BD公司Facs Canto2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5,P<0.01)。观察组CD3+ 和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照组(t=2.912、2.947、3.115,P<0.01);观察组CD19+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565,P<0.01)。观察组中25羟维生素D 缺乏组与正常组比较,缺乏组CD3+和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3.084、4.234、3.021,P<0.01);而缺乏组CD19+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t=3.515,P<0.01)。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的25羟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较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细胞免疫水平偏低,可能与25维生素D水平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不同儿童结核病类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结核病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结核病分类、T-SPOT.TB检测结果等临床资料,利用卡方检验对年度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将结核病住院患儿分为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同时对2015-2017年T-SPOT.TB检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共收治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儿童707例,男孩448例(占63.4%),女孩259例(占36.6%);城市患儿312例(占44.1%),农村患儿395例(占55.9%);年龄范围1~16岁,1~岁组169例(占23.9%),3~岁组211例(占29.8%),6~岁组259例(占36.6%),12~岁组68例(占9.6%);肺结核229例(占32.4%),肺外结核478例(占67.6%)。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性别、城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分布在3~、6~岁儿童组。2008-2017年间结核病住院患儿结核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外结核占比呈下降趋势。各年龄段患儿肺外结核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6~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别为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12~岁组肺外结核前三位分布分别为淋巴结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组T-SPOT.TB试验阳性率(82.26%)高于肺外结核组T-SPOT.TB(5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7年,湖南省儿童医院结核病住院患儿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结核多见于3~12岁儿童。肺结核患儿T-SPOT.TB检测结果阳性率高于肺外结核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6例,根据 PHQ-9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为无抑郁组(n=32)、轻中度抑郁组(n=90)和重度抑郁组(n=44)。另根据患者的GAD-7焦虑量表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无焦虑组(n=30)、轻中度焦虑组(n=88)和重度焦虑组(n=48)。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 结果 无抑郁组、轻中度抑郁组、重度抑郁组的Hcy、PHQ-9评分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组的Hcy、PHQ-9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和轻中度抑郁组,轻中度抑郁组的PHQ-9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0.05);无焦虑组、轻中度焦虑组、重度焦虑组Hcy、GAD-7评分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焦虑组的Hcy、GAD-7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组和轻中度焦虑组,轻中度焦虑组的GAD-7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PHQ-9评分呈正相关(r=0.736,P=0.000),与GAD-7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00)。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焦虑抑郁程度密切相关,Hcy可作为患者抑郁或焦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总免疫球蛋白E(IgE)、调节性T细胞(Treg)在儿童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3-11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门诊中的过敏性哮喘患儿60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FeNO、总IgE以及Treg水平。分别计算3种检测手段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FeNO和外周血中的总IgE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中Tre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eNO和外周血总IgE与小儿过敏性哮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62、0.591,P<0.05),Treg与哮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9,P<0.05)。Treg 对于儿童过敏性哮喘检测的特异度显著高于FeNO和总IgE(P<0.05),平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和系列联合检测(P<0.05),而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平行联合检测(P<0.05)。FeNO、总IgE、Treg平行和系列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8和0.917。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儿的FeNO、总IgE、Treg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和病情分级相关。平行联合检测或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在儿童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以有效提高特异性。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3月受试者117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组51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66例,行外周血T-SPOT.TB试验和胸水ADA活性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外周血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0%和54.90%,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16.67%和13.64%(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的外周血T-SPOT.TB的A、B孔斑点形成细胞数和胸腔积液ADA活性均显著高于非结核组(P0.01);A、B孔斑点形成细胞数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9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00%和74.20%,而AD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20%和81.80%;结核组和非结核组的外周血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检测结果之间存在互补性。结论外周血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特异性稍差,联合胸水ADA活性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神经丝蛋白(NF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水平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关系,为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4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窒息足月新生儿91例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为轻度窒息组40例与重度窒息组51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脑损伤组36例和非脑损伤组55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无窒息缺氧史、无神经系统疾病、无宫内感染)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FP、Nrf2水平,Pearson法分析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NFP、Nrf2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294.939、208.932、286.915,P<0.001),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窒息组(P<0.001);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损伤组,NBNA评分显著低于非脑损伤组(t=12.841、12.539、14.24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损伤组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性(r=-0.527、-0.401,P<0.05);血清NFP、Nrf2联合诊断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的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1.82%,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NFP、Nrf2水平升高,与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有一定相关性,且血清NFP、Nrf2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D-D)、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变化及其与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绍兴市中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入院PSI评分分为低危组(PSI评分≤90分,n=46),中危组(90分<PSI评分≤130分,n=52)和高危组(PSI评分>130分,n=22);根据患者入院28 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112),死亡组(n=8)。另选取同期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检测,分析其水平变化及其与PS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中危组患者高于低危组(P<0.05)。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8例,存活112例,死亡组患者血清PCT、D-D、IL-6、NT-proBNP水平及入院PSI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水平与患者PSI评分呈正相关(r=0.428、0.473、0.402、0.522,均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PCT、D-D、IL-6及NT-proBNP水平异常升高,并与PSI评分呈正相关,其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病情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痰噬菌体联合结核菌素试验(PPD)对肺结核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院内已确诊肺结核的患者60例为肺结核组;已确诊非肺结核的就诊者52例为非肺结核组,均行T-SPOT.TB、痰噬菌体和PPD联合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对诊断肺结核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差异。结果单项检测中,肺结核患者T-SPOT.TB的阳性率最高(86.67%),其次是痰噬菌体、PPD;非肺结核受试者T-SPOT.TB的阳性率最高(36.54%),其次是PPD、痰噬菌体。三者联合检测的肺结核和非肺结核阳性率最高,且与其他任何一项单项检验的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种方法结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检测值、阴性检测值、准确度均高于任何一项单项检验值(P <0.05)。结论 T-SPOT.TB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后2项,痰噬菌体与结核菌素试验的检测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因此可结合三者共同对肺结核进行检测,以此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样因子-2(TIPE2)、免疫球蛋白E(IgE)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儿童哮喘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儿童医院进行哮喘治疗的患儿100例,同时选取98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TIP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清中IgE水平和各个指标的准确率、敏感性情况。结果 哮喘组患儿单个核细胞的TIP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5.165、21.265,P<0.001);血清内ⅠgE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38.139,P<0.001)。TIPE2+IgE联合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均显著高于TIPE2诊断与IgE诊断(χ2=14.624、13.455、18.000、14.559,P<0.001)。给予药物治疗后发现,与治疗前相比哮喘患儿体内TIPE2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而IgE表达明显下降(t=12.975、112.480,P<0.001)。结论 TIPE2、IgE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其变化,为诊断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脂、血清尿酸等心血管代谢指标在不同控制水平哮喘患儿的变化,以探讨哮喘控制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88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按哮喘控制水平分为良好控制组和未良好控制组,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脂、血清尿酸(sUA)、体重指数(BMI)水平,并对病例组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s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t=-2.213,P<0.05),良好控制组患儿HDL-C水平高于未良好控制组(t=2.692,P<0.05),sUA水平低于未良好控制组(t=-2.430,P<0.05),良好控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水平较未良好控制组显著增高(t=9.741,P<0.05)。未良好控制组哮喘患儿FEV1% pred水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1),与sUA水平负呈相关(r=-0.671,P<0.01)。结论 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与HDL-C、sUA水平有关,HDL-C降低、sUA升高可能是儿童哮喘控制不佳、肺功能较差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喷催产素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寻求儿童ASD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之间,来就诊的ASD儿童25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对治疗组儿童鼻喷催产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儿童不接受鼻喷催产素治疗。结果 1)催产素水平: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治疗第4周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2)行为数据:入组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社交回应量表(SRS)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第4周,两组儿童SR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入组时、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儿童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C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SD儿童进行鼻喷催产素治疗,能提高其血液中催产素水平,而且能降低其在社交回应量表上的分数。鼻喷催产素疗法在ASD儿童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水疗联合抚触对早产儿发育指标和黄疸指数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8月前瞻性纳入16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n=84)和对照组(n=84),干预组采用水疗辅助抚触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当天、3、7、30、60 d和90 d生长发育指标和黄疸指数的变化。结果 出生7~90 d,干预组体重、身长、头围和摄乳量增长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纠正胎龄3个月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交往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经皮胆红素值均与出生第2天至第4天出现上升趋势,对照组上升幅度大于干预组(P<0.05),第4天之后两组均出现下降趋势,干预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时间、首次胎粪时间、胎粪转黄时间、胎粪排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高胆红素血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疗辅助抚触有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加速黄疸消退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8年绵阳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按<18月龄、18月龄~、3岁~、5岁~、7岁~、15岁~、≥20岁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健康人群,调查免疫史,检测血清流腮IgG 抗体。运用χ2 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阳性率为64.88%。7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在13.11%~83.28%之间(χ2=556.000,P<0.05), <1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3.10%,最高是3岁~组,为83.28%。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χ2=59.825,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4,P>0.05)。有1剂次及以上免疫史人群抗体阳转率是76.81%,不同接种剂次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05)。 结论 绵阳市健康人群尚未形成预防流腮的有效免疫屏障,须尽早实行2剂次流腮疫苗的免疫程序,加强预防接种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清瘦素、网膜素-1和脂联素在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124例ICPP女童、86例单纯性乳房发育(PT)女童和100例健康女童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和脂联素水平较低(P<0.05),PT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与PT组比较,ICPP组瘦素水平较高,网膜素-1水平较低(P<0.05)。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诊断ICPP的AUC分别为0.898、0.842和0.799,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920;瘦素、网膜素-1 和脂联素鉴别诊断ICPP和PT的AUC分别为0.761、0.604和0.572,三者联合检测可将AUC提高至0.775。结论 血清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和网膜素-1在ICPP的诊断及与PT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补充维生素D(VD)对NAFLD的疗效,为VD用于儿童NAFLD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1)2020年1月—2021年8月,纳入102名6~14周岁的肥胖儿童,依据肝脏超声分为肥胖合并NAFLD组和肥胖无NAFLD组;并纳入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清25(OH)D、血脂、转氨酶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差异。2)将58名肥胖合并NAFLD患儿随机分为:VD干预组和VD非干预组。两组儿童均予以饮食运动指导,VD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补充骨化三醇800 U/d,共16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1)肥胖合并NAFLD 组血清25(OH)D水平[(20.94±6.88) ng/ml]显著低于肥胖无NAFLD组[(24.31±7.69) ng/ml, P<0.05]及健康对照组[(29.19±5.44) ng/ml, P<0.01]。且血清25(OH)D水平与BMI及HOMA-IR呈负相关(r=-0.37、-0.71, P<0.01)。2)肥胖合并NAFLD 组的VD缺乏及不足率(84.48%)高于肥胖无NAFLD组(68.18%)及健康对照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 P<0.01)。3)干预前,VD干预组和VD非干预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干预 16周后VD干预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VD非干预组(t=2.22, P<0.05),血脂、转氨酶、BMI、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VD非干预组(P<0.05),脂肪肝病变也有显著改善。 结论 肥胖合并NAFLD儿童普遍存在VD不足。补充VD能有效提高其血清25(OH)D水平,改善肝功能、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D-D)、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诊治的122例CHD患者作研究组,选择同一时间段在该院进行体检的4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CHD组研究对象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D-D、Lp-PLA2、Fractalkine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价值。 结果 CHD组的D-D、Lp-PLA2、Fractalkine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91.80%)高于D-D(74.59%)、Lp-PLA2(81.15%)、Fractalkine(78.69%)分别单独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0.871(95%CI:0.829~0.914),高于D-D 0.793(95%CI:0.734~0.852)、Lp-PLA2 0.772(95%CI:0.713~0.831)、Fractalkin 0.690(95%CI:0.614~0.766)分别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D-D、Lp-PLA2、Fractalkine联合检测可提高CHD诊断的灵敏度,有利于早期发现患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Tau蛋白在早产儿脑损伤(BIPI)及其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为BIPI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性纳入2020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2例早产儿,按照矫正胎龄40周时的头颅B超及MRI诊断结果分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组(n=2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组(n=10)及无脑损伤组(n=58)。比较三组的血清Tau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Tau蛋白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的评估价值。结果 出生后1、3、7天,三组间血清Tau蛋白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27、20.273、18.569、16.375、17.283、18.144,P<0.001),且PIVH组与PVL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P<0.05),PIVH组与PV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352、14.903、16.284,P<0.001),且PIV组与PVL组均低于无脑损伤组(P<0.05),PIVH组与PVL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au蛋白水平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22,P<0.05),与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695、-0.647、-0.682,P<0.05)。血清Tau蛋白评估BIPI的最佳阈值为183.39 pg/ml,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20、76.3%、85.2%,与出生后1周内aEEG评分、矫正胎龄40周时aEEG评分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au蛋白水平能够反映BIPI及其近期预后,当超过183.39 pg/ml时应当警惕BIP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血清单胺氧化酶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程度及其与心血管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8年4-11月对沈阳市1 007名中学生进行体检,包括身体测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并根据不同肥胖等级分组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肥胖率为14.40%,男性高于女性(16.33% vs. 12.48%)。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血清单胺氧化酶浓度比正常组高出16.32%[(8.48±2.10)U/L vs. (7.29±3.02)U/L,F=9.87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单胺氧化酶水平升高是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OR=1.13,95%CI:1.06~1.20,P<0.001);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单胺氧化酶水平与休重指数(β=0.083,95%CI:0.025-0.140,P=0.005)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β=0.039,95%CI:0.003~0.075,P=0.032)水平相关。结论 血清单胺氧化酶水平升高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单胺氧化酶可能参与了脂代谢、糖代谢等与肥胖相关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