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高血栓负荷ASTEMI患者100例,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急诊PCI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急诊PCI后1周心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CTFC、TM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CTFC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急诊PCI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替罗非班相比,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虽能降低高血栓负荷ASTEMI患者急诊PCI后CTFC,但对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有限,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对照组患者常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PCI术后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和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PCI术后30 d内发生的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加重、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9,P0.05);观察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u=5.965,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ADP、AA、CO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LVEF大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59%,低于对照组的39.59%(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优化心肌再灌注情况,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靶向灌注导管冠状动脉(冠脉)内尿激酶原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尿激酶原靶向灌注导管冠脉内溶栓(观察组)及接受替罗非班靶向灌注导管冠脉内溶栓(对照组)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各61例临床资料。记录两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冠脉血流(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术后1周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心肌灌注定量分析时间常数(k)]差异,并记录两组术后3个月时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等近期预后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基础态及负荷态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k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术后LVEDD、LVESD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且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靶向灌注导管冠脉内尿激酶原溶栓可提高STEMI患者PCI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1年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再梗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急诊PCI治疗AMI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邯郸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EMI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PCI;观察组患者于PCI前行血栓抽吸,待造影检查显示无明显血栓影后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校正的TIMI帧数(c TFC),PCI前及PCI后1周心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及c 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TMPG优于对照组,c TFC少于对照组(P0.05)。PCI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Tn 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周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血清BNP、Tn 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并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尿激酶原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微导管注射硝普钠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支架植入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1级的STEMI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常规PCI治疗,观察组在支架置入后将微导管置入靶血管远端,注入硝普钠;对照组在支架置入后经冠状动脉微导管注入硝酸甘油。采用TIMI评价治疗前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灌注情况;使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测量PCI术后7 d、30 d、60 d两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情况;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无复流现象恢复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IMI 3级病人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LVESD、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0 d,观察组LVESD、LVEDD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LVEF则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PCI术前两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PCI术后NT-proBNP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PCI后无复流现象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个月随访,均未发生再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室壁瘤等。结论 STEMI病人PCI术中经冠状动脉微导管注入硝普钠,可促进冠状动脉复流恢复及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疗效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诊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经微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进行PCI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导引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进行PCI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治疗前后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冠状动脉再通率、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1个月内病人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Ⅲ级(TMPG-3)灌注时间、PCI时间均短于对照组,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情况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导引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相比,经微导管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直接PCI,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0 d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 d内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0 d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 LVESD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间期)和T波峰末与QT间期比值(Tp-e/QTc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Tp-e间期短于对照组,Tp-e/QTc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有效改善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灌注和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且未增加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太原市中心医院行急诊PCI的STEMI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PCI并给予基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后血栓负荷重行血栓抽吸,对照组术中向靶血管病变处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于靶血管病变处注射替罗非班和重组人尿激酶原。观察并比较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术后60 d心脏内径大小及心功能。观察随访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 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93.3%和71.1%),TMPG 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95.6%和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0 d,观察组LVEDD、LVESD、LVEF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或P<0.01)。随访6个月时,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6.7%和24.4%,χ2=5.414,P=0.020)。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抽吸导管向冠状动脉靶血管注射替罗非班和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单用替罗非班比较,可改善STEMI病人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改善近期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TEMI行急诊PCI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指引导管到位,指引导丝通过病变确定在真腔后,观察组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照组依据血压情况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注射液,比较两组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以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及心功能变化,统计90 min内ST段回落率及随访1年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90 min的ST段回落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术后30 d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急诊PCI急性STEMI病人的血流灌注,从而降低无复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尿激酶原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治疗,观察组先给予尿激酶原进行溶栓治疗后继续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梗死血管再通率、心肌梗死面积,治疗前后心脏功能指标、TIMI血流分级、治疗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梗死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24),观察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49%,χ~2=11.04,P=0.00)。结论 PCI联合尿激酶原治疗老年AMI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梗死血管堵塞情况、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强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86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后统计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径(LVEDD)]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后ST段回落及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T段回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1.63%(5/43)低于对照组34.88%(1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增加梗死血管血流量,改善心功能及心电图情况,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拟行急诊PCI的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术前口服曲美他嗪。两组急诊PCI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两组再通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BG)。结果观察组TIMI分级0~Ⅱ级6例、Ⅲ级39例,对照组分别为9、37例;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CTFC为(21.7±5.38)帧,对照组为(27.1±6.34)帧,P<0.05。观察组TMBG分级0~Ⅱ级9例、Ⅲ级36例,对照组分别为15、30例,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改善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的冠状动脉血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直接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武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根据PCI时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7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延迟PCI,观察组患者行直接PCI。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1周、6个月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重构指标。结果发病后1周两组患者平均左房室瓣压差(m MPG)、肺动脉平均压(m 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m MPG、m PAP低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1周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EDD、LVESD、LA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延迟PCI相比,直接PCI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抑制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148例STEMI患者,均行PCI治疗,对照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替罗非班,测定两组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统计两组无复流发生率;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PCI,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速度(E/A比值)〕、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干预前LVESD、LVEDD、LVEF、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LVESD、LVEDD缩短,LVEF、E/A比值升高(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降低(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PCI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微循环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接受PCI术治疗的缺血预适应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于PCI术前30 min静脉输注前列地尔,并在术后连续静脉输注7 d。检测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计数(CTFC)评估病人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于PCI术前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评估病人心功能。电话或门诊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发生率和CTFC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SD、LVEDD、IVST和LVPWD均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联合静脉输注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AMI病人PCI术后心脏血流灌注,显著改善心室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比伐芦定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所有病人在比伐芦定抗凝下行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给予抽吸导管抽吸或硝酸甘油推注后,将存在无复流或慢血流冠状动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作为观察组(103例),冠状动脉内给予肝素盐水病人作为对照组(102例)。比较两组罪犯血管支架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出血事件、血栓形成事件及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支架术后血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出血13例,对照组牙龈出血10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观察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2例,两组30 d内MACE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在比伐芦定抗凝基础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冠状动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139例,根据是否在行急诊PCI中经指引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溶栓药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78例)。对比2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cTFC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cTFC水平明显降低[(24.3±6.3)帧vs (30.5±6.8)帧,P=0.000],TMPG≥2级及sumSTR≥30%比例明显升高(77.1%vs 53.9%,P=0.005;91.8%vs 76.9%,P=0.019)。住院期间及随访30d,观察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在行急诊PCI中应用冠状动脉内溶栓可改善左心功能及大小,且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急诊PCI术,术前30 min和术后1周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无复流/慢血流发生情况,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IMI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TMPG 3级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CTFC少于对照组,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出血事件、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