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鼻-鼻窦炎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因急性鼻-鼻窦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而迁延所致,可单侧发病或单窦发病,以双侧发病或多窦发病常见。虽然过去20年里,对鼻窦炎症进行了大量研究,可是并未能完全揭示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有很多争论的地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慢性鼻-鼻窦炎的可能病因作一综述,以便针对可能病因对该病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及鼻息肉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发生过程中,多种因素均参与其中,其中变态反应性因素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导致病情发生以及加重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变应性因素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马晓峰  陈冬  柴丽 《广东医学》2014,35(15):2446-2446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慢性鼻炎与鼻窦炎同时存在称为慢性鼻-鼻窦炎(CRS),CRS是涉及鼻腔和一个或多个鼻窦黏膜的炎性病变,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等系统性宿主因素、甲泡、中鼻甲反向弯曲等局部性宿主因素和病原微生物、有害化学物等环境因素等均可导致CRS的发生.《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CRS治疗首选方案为药物治疗,CRS治疗主要目标为抗炎,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首选推荐抗炎药物.我院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CRS,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鼻炎(AR)和慢性鼻-鼻窦炎(CRS)都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AR的存在会使CR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更加复杂,并可增加CRS的治疗难度,影响CRS的预后.在世界范围内,AR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保守估计全球约有5亿人患AR.AR本身并不致命,但它是哮喘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又是导致和加重鼻窦炎等病症的原因.鼻窦炎和鼻-鼻窦炎尽管称谓不同,但两者是密切相关、内涵相近的.鼻窦炎通常是指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化脓性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  相似文献   

5.
吴鸿泉 《广西医学》2004,26(1):144-146
随着鼻科学近年来在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 ,目前对慢性鼻窦鼻息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又有了进一步认识 ,认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实际是鼻窦黏膜对真菌的免疫应答 ,称之为嗜酸细胞性真菌性鼻窦炎 (eosinophilicfungalrhinosionusitis ,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鼻窦炎( CRS)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也是长期诊疗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多因素作用的病因学说,由遗传、变应性和解剖等因素共同作用。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不清,给CRS的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弄清楚CRS发病机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治疗靶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发病因素中变态反应所起的作用.方法 用ImmunoCAP100E变应原检测系统(瑞典Phadia公司)检测78例慢性鼻窦炎,83例鼻息肉患者以及93例正常人群血清中的总IgE(TIgE)、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表达情况.结果 TIgE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血清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1),在与正常人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ECP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血清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1),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内患者中与正常人群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因素中,变态反应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嗅觉障碍的病因。方法:为121例嗅觉障碍儿童行嗅觉测试,并经鼻内窥镜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经检查,嗅觉障碍121例患儿中嗅觉减退103例,嗅觉丧失29例,其中11例一侧嗅觉减退,一侧嗅觉丧失。患慢性鼻窦炎52例(43.0%),变态反应性鼻炎29例(24.0%),鼻息肉14例(11.6%),还有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结论:慢性鼻窦炎是儿童嗅觉障碍的主要病因,变态反应性鼻炎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敏洁  陈维顺 《医学综述》2012,(19):3181-318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因,HBV感染诱导的宿主基因组甲基化及病毒自身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病毒感染慢性化及慢性肝病形成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HBV基因组及HBV共价闭合环状DNA的甲基化在调控病毒复制和蛋白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HBV DNA甲基化对于研究病毒的致病机制、指导HBV感染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局部用减充血剂及类固醇激素鼻喷雾剂,咽鼓管吹张等常规治疗,部分能合作的患儿行鼓膜穿刺抽液。对24例伴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的患儿中15例进行了病因治疗。结果38例无腺样体肥大等并发症的患儿经常规治疗1~3周,34例治愈(89.47%),4例好转(10.53%)。24例有并发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或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5例经常规治疗和去除病因治疗,12例治愈(80%),3例好转(20%),9例未进行病因治疗的患儿中,5例治愈(55.56%),3例好转(33.33%),1例无效(11.11%)。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导致咽鼓管阻塞及清洁廓清功能异常有关,病因治疗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