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护士在母婴同室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母婴同室管理水平,预防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建立健全母婴同室管理制度,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程序加强母婴两方面的观察及健康教育,并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观察护理婴儿。结果:促进了母婴身体健康。结论:做好母婴同室管理工作,护士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12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对照组63例)与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观察组63例),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产妇较为认可我院母婴床旁护理工作,组间数据相比(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妇展开产后护理时,可采取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有效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符合于优质化护理服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母婴同室管理水平,预防新生儿及产妇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建立健全莓婴南室管理制度,护理人员按照护理程序加强母婴两方面的观察及健康教育,并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观察护理婴儿。结果:促进了母婴身体健康。结论:做好母婴同室管理工作,护士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有效控制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加强手清洁与消毒,加强对产妇和新生儿针对性护理.结果:落实相关护理措施,控制感染因素,是预防母婴同室病房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病房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能力的掌握程度;两组产妇对于产科病房护士整体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能力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对于产科病房护士整体护理满意度为92.43±4.8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2.64±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中施以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同室护理,可以提高产妇新生儿的护理能力,让产妇更为仍可护士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进一步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法 设计母婴识别卡并将其应用于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中.结果 母婴识别卡的应用能有效地防范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或家属交接新生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保证了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结论 有效地防范产科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增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安全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1146例及新生儿1162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产妇的健康教育,观察新生儿的体温、呼吸、喂养、脐带、皮肤、大便、小便。结果:新生儿母婴同室护理效果很好,没有出现医院感染及并发症,也没有丢失新生儿的现象,全部产妇及家属均很满意,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母婴同室能够使新生儿得到更好的照顾,也会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同室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总结本院创建爱婴医院时实行的母婴同室管理经验,现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加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控制院感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于此同时加强了母婴同室病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产科病房安全事故发生,有效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母婴同室病房安全管理是产科病房护士长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高母婴同室病房安全,亦是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茹 《医学争鸣》2005,26(Z1):71-71
0引言 自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婴同室在全国已逐步推广.我院自2000年实行母婴同室,我们体会其优点是:及时按婴儿的需要喂哺,促进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增进母子感情,有利于新生儿心理和智能的发育.但产妇和家属在护理新生儿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如:窒息、呛咳、烫伤、捂被综合征等,加之母婴同室病房探视人员较多,对病区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方面,应重点作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对于提高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产科病房住院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由我科护理人员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教育。将两组产妇对于健康教育实施的满意度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进行比较。结果:1试验组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明显高于对照组。2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母婴同室病房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更加利于对新生儿的护理,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罗晓平  陈志芳 《中外医疗》2012,31(32):191-192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助产士职业风险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预防措施,来增强助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加强产房的安全管理,从而有效规避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提高助产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进而保障助产士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廖维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7):145-146,149
目的探讨目前手术室存在的不足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作出相应的干预和护理措施和对策,从而更好地为II缶床服务和减少医疗纠纷。方法正确评估当前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和弊病,拟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包括护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手术前的准备、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等,选取我院手术室80名护理人员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需要进行手术前后的安全护理和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教学,对照组则只需普通病房的常规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出现的差错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通过教学特训的实验组出现医疗失误或差错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研究探讨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特训等预防措施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及防范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及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安全教育,强化法律知识,从而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朱丽辉 《吉林医学》2011,32(13):2673-2675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缺陷的类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从2009年7月~2010年6月根据广东省助产专科十大安全目标要求实施产科护理缺陷防范措施后收住的产妇938例,与2008年7月~2009年6月未实施产科护理缺陷防范措施收住的产妇866例在护理差错事故、护理缺陷、护理投诉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产科护理缺陷防范措施的产妇,护理投诉案例显著降低(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总体产科质量提高;同时,医护关系得到改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结论:落实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责任心、重视护理质量控制等可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和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技术含量高、工作强度大、安全隐患多,是医院整体医疗安全的重点。结论:建立和完善手术室护理隐患预防措施的规章制度,可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能有效确保手术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总结防范措施,为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急诊科护士42名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关于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对象对影响安全因素的认识情况,总结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水平、法律意识、心理素质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护士认为护士心理压力大、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对急诊护理安全有重要影响。讨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护士自身与护理安全有紧密联系,提高急诊护理安全性应对护士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与护理服务水平,掌握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同时加强制度管理,规范护理工作,保证急诊护理安全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2 600例产妇,分析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措施。结果产妇及家属因素总共有30例,占的比率是1.15%。环境因素总共有18例,占的比率是0.69%。管理因素总共有12例,占的比率是0.46%。护理人员因素总共有28例,占的比率是1.08%。结论针对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收集我科2006年~2013年8年间出现的护理缺陷、差错共计200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总结我科2006年~2013年8年间质量管理记录本记录的护理缺陷、差错200例做安全隐患的统计分析。结果: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技术操作问题、护理人员责任心问题、护理资源配备不足、孕妇心理承受力较差、药物性问题、护患沟通不当、院感问题等方面。结论:产科是一个存在安全隐患高风险的科室,为确保母婴安全,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需强调和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医患交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并加强医院设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健全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增强护士防范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使护士在确保惠儿安全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职业安全,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