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院检验科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避免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感染与医院患者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保护实验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安全。结论预防和控制措施得当,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检验科是医院中各种传染源集中的地方,是医源性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为使操作人员清楚地认识到实验室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加强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和预防,我们制定了预防感染的一系列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 1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不完善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发生医源性感染逐渐减少,但仍存在医源性感染情况.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消毒剂清洁及标本管理制度等缺乏具体的相关规定,导致检验科的许多操作不规范,增加发生医源性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检验科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预防检验科工作人员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及完善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与自我防护;工作流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强工作环境消毒监测,规范医疗废物的消毒与处理的管理.结果 通过上述各项管理与预防,最大限度控制了检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 健全检验科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和预防,可以有效的预防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在预防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发生中的效果。方法自2016年1月起对惠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实施相关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监管以及加强对高危因素干预等,比较实施各项管理措施前后1年内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对医院检验科实施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由1.50%降低至0.31%,患者的满意度由81.13%升高至97.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和不足是检验科发生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而通过持续的生物安全制度改进可大幅降低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的风险,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预防血站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 更新观念,预防为主,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加强岗前培训,全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合理设计实验室,配备充足防护设备和设施,加强科内医源性感染的管理.结果 通过加强上述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提高了工作人员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控制了血站检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科室操作规程,合理设计实验室,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血站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预防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技术培训,建立工作人员健康记录,购置防护设备、检验器具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环境的消毒以及报告单的消毒等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结果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和管理,最大限度控制了检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预防和控制检验科院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在CNKI与万方中文数据库搜索并全文获取结合绍兴市人民医院10年间发生的7例检验科感染事件,分析相关原因,根据这些风险因素提出预防检验科感染的管理对策.结果:共搜索下载全文22篇并结合该院事件,检验科感染原因可总结为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漠、科室布局欠合理和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可通过设立责任单位、专业培训、制定安全应急理预案、加强防护、强化医院废弃物处理等措施预防和控制检验科感染.结论:加强检验科安全管理可防控检验科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方法通过分析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个人安全防护两方面,以确定检验科医院感染容易发生的环节。结果达到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标本安全管理,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减少锐器伤,有效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强化标准预防理念、健全制度、加强知识培训,是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找出检验科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技术培训,制定检验器具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环境的消毒,以及报告单消毒等方面的措施和对策,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结果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大限度控制了榆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结论 检验科通过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培训,可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预防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技术培训,建立工作人员健康记录,购置防护设备、检验器具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环境的消毒以及报告单的消毒等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结果最大限度控制了检验科内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结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预防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加强对护工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环节管理,规范流程并检查反馈结果.结果 通过对护工工作流程、工作用具等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强化培训,可从自身工作有效地阻断传染源,控制医院感染,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结论 护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与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 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严格遵守感染预防原则,做好人员、环境、物品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锐器伤.结果 通过预防措施,规范了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流程,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 加强门诊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不仅保护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程度对肺功能检查预防感染效果的影响,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33名参与肺功能检查工作的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分为高预防组、一般预防组和低预防组,每组各抽取100例肺功能检查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 高预防组患者发生感染率1.00%,低预防组患者发生感染率8.00%;低预防组仪器细菌检出率为37.0%,高于一般预防组(24.0%)和高预防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对肺功能检查预防感染效果的影响非常突出,可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大中型医院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大中型医院医技科室在医院感染工作中的管理现状及其问题,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对医技科室在医院感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国内外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尤其在体制、措施等几个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分析、比较。结果目前医技科室中对于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中尚存在诸多不足,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论改进与完善医技科室管理体系,建立高效、系统的医院感染预防系统对于各级医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全方位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使医院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方法制定感染控制工作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结果通过各种感染控制方法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门诊的医院感染,医护自身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也确保了门诊就诊患者的安全。结论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作为医院门诊护理管理者有责任做好感染控制工作,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当前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 借助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为调查平台,以论坛会员为调查对象,设计相应的调查项目,统计、分析数据,并制定对策.结果 从事医院感染工作<5年者占59.2%;专业:护理占44.1%、临床医学占19.5%、预防医学占18.5%、医学检验占10.2%、其他占7.7%;只有15.9%人员明确表示不会离开感染管理科.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不稳定,人员结构不合理,编制不足,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流行状况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至2010年医院感染率为2.06%,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80.14%;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1.88%.结论 针对流行规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诊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制定合理的预防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检测,统计2009—2011年进行心血管介入诊断和治疗患者的感染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2009至2011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4.47%、2.73%、2.15%.结论 增强医护人员感染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心内科病房院内感染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1753例心脏内科住院患者资料。结果1753例患者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3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时间以4月、10月和儿月为主。结论心内科病人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疾病、生理、时间等,应认真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的预防原则,加强基础护理操作规范化,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切断院内感染传播途径,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