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关元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采用穴位贴敷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104例,并与对照组针灸治疗96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20%,对照组78.13%,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针灸治疗(P<0.05).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中医穴位贴敷结合辨证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原发性痛经两种证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针对寒凝血型和气滞血瘀型两种实证型原发性痛经来辨证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体症状。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结果具有十分明细的差别,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中医穴位贴敷结合辨证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实用、有效、经济、方便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10年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病人100例,50例采用中药贴敷于气海、关元、神阙三个穴位,50例病人不用中药,只在相应穴位处贴敷。结果:2个疗程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痛经有效率98%,不用中药贴敷治痛经有效率32%。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 临床观察证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观察组30例,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采用元胡止痛滴丸对照组30例,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观察组在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经止痛膏穴位贴敷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于经前及经期穴位贴敷温经止痛膏,对照组18例服用玄胡止痛片,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采用治疗前后症状指数积分比较及总疗效比较法。结果两组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腰酸、出冷汗、吐泻等症状积分值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止痛膏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痛经安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痛经安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用痛经安丸,对照组50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结果:痛经安汤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经安丸内服治疗原发性痛经加强了散寒去瘀之力,使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痛经灸(中国灸系列产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痛经灸贴敷关元穴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组疗效优于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焦莉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97-3898
目的观察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帖敷及热奄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停药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92.1%)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落芬缓释胶囊联合中药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可靠,适合基县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肖绍坚  黄希  肖敏 《西部医学》2019,50(2):19-21
目的探讨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0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降压药物维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治疗10 d后评价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0%,优于对照组的82.95%(P<0.01),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能改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症候群,可以进一步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口腹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用酒调和后贴敷神阙穴,每个月经周期经治疗10天,共治疗了3个周期,并与消炎痛治疗的4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95.8%、83.3%(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配合七厘散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陈文芳  魏爱民 《右江医学》2005,33(4):381-382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予温经汤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对照组予田七痛经胶囊口服,每次6粒,每日3次。两组连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χ2=6.61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治疗痛经疗效明显优于田七痛经胶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8月本院接受诊治的7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口服散结痛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痛经散贴敷神阙穴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有效率82.0%,治疗组有效率为9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方法 75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尔经胶囊配合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在缓解女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经期疼痛和减轻其症状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交叉双盲临床试验。在两阶段的临床试验中,随机将来自某中医大学院校的60例原发性痛经学生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服用芬必得缓释胶囊的基础治疗。在第一阶段,试验组接受对关元穴(CV4)和神阙穴(CV8)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不使用中药(安慰剂疗法)仅在相应穴位进行贴敷的治疗。进行2个月经周期的干预后停止干预,间隔3个月经周期以清洗周期循环。第二阶段,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干预措施对调。分别于试验前和试验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语言评价量表(VRS)、数字评价量表(NRS)、行为疼痛测定表(BRS-6)、疼痛评定指数量表(PRI)及回顾性症状量表(RSS)评价疗效。【结果】经第一阶段2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试验组对VAS、BRS-6、PRI、NRS、VRS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第二阶段的2个月经周期治疗后,对照组对VAS、BRS-6、PRI、NRS、VRS量表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有效地缓解女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经期疼痛和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急诊痛经患者123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法,加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痛经;对照组予曲马多100mg肌注止痛,加口服散结镇痛胶囊治疗痛经.结果:在治愈及显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艾灸穴位敷贴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止痛作用持久,复发率低,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其中贴敷后起泡的有50例,并随机抽取不起泡的哮喘患者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64.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对本院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采用中药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其中贴敷后起泡的有50例,并随机抽取不起泡的哮喘患者5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控制率(64.0%),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穴位贴敷发泡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内科治疗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胸痛、乏力、气短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纹痛,其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