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方法:均采用轴位CT平扫,对16例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CT表现对照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出生3h-10天。结果: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纵裂池伴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例;小脑幕缘,直窦、上矢状窦旁积血5例,其中3例伴“△”征;纵裂池,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积血2例。小脑幕缘,直窦旁积血1例;纵裂池积血8例,结论:CT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爱萍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150-150
目的 对20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特征.方法 采用PHILIPS800全身螺旋CT机平扫.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185例,占92.5%;脑内出血8例,占4.0%;脑室出血5例,占2.5%;硬膜下血肿2例,占1.0%.结论 (1)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类型.多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生产过程中多有轻、中度窒息史;(2)脑内出血多合并重度窒息史;(3)脑室出血多在脑室后角形成血--脑脊液平面;(4)硬膜下血肿多合并皮下血肿,有产伤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方法:均采用轴位CT平扫.对16例分娩性脑损伤及围产期窒息的新生儿治疗前后CT表现对照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作了影像学分析.其中男 10例,女 6例.出生 3h~10天.结果: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纵裂池伴双侧脑室后角积血1例;小脑幕缘、直窦、上矢状窦旁积血 5例,其中 3例伴“△”征;纵裂池,双侧裂池、小脑幕缘积2例;小脑幕缘、直窦旁积血1例;纵裂池积血8例.结论:CT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郑兵川 《四川医学》2000,21(4):322-323
为了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与常规降颅压、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的差别 ,我们对2 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 5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置换 ,并与常规降颅压、止血对症支持治疗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5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者均为发病后 1~ 72小时入院 ,平均 9.5小时。治疗组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 4岁。对照组 :男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4 8岁。 2组患者为随机分组 ,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均无心、肺、肾疾病 ,其中有高血压 11例 ,治疗组 5例 ,…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是新生儿期并不少见的严重疾病 ,可引起神经系统严重损伤而致残 ,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新生儿SAH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们自 1993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 89例 ,其中SAH6 2例 ,男 38例 ,女 2 4例。均经头颅CT检查及脑脊液中发现皱缩红细胞而证实。合并脑室出血 7例 ,脑实质出血 18例 ,硬膜下血肿 2例 ,单纯性SAH35例。年龄 :1小时~ 6天 ,平均 34 5小时。有产伤者 2 9例 ,顺产 33例 ,有窒息史39例。 6 2例中 ,早…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 ,是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2 0 0 1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 5 8例。其中治愈 5 4例 ,好转 4例 ,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1 .病情观察1 .1意识和精神状态 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 ,患儿烦躁不安 ,伴有抽搐 ,拒乳 ,结合有分娩窒息史 ,多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 ,因此密切观察病情 ,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  相似文献   

7.
熊复  廖志  张衡  刘海婷 《四川医学》2013,(6):802-80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水平及其动态改变。方法窒息组新生儿85例(轻度窒息66例,重度窒息19例),正常对照组56例。将轻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果糖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2~24h及生后第5d的心肌酶谱。结果①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心肌酶谱均较对照组高(P<0.05),且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增高更明显(P<0.05);②对照组、轻度窒息常规治疗组及果糖治疗组出生5d时的心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出生时显著下降(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增高,窒息程度越重,增高越显著。轻度窒息新生儿无论是否给予保护心肌治疗,出生5d时的心肌酶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8年 4月— 2 0 0 0年 12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 (包括脑出血破入脑室 )患者 2 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佐以脑脊液置换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2 4~ 77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3h~ 5d ,均符合 1986年全国第三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特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4例 ,脑出血破入脑室 9例 ,原发性脑室出血 2例 ,所有病例病情稳定 ,无意识障碍 ,无活动出血 ,但头痛 ,呕吐明显 ,脑膜刺激征阳性 ,无脑疝迹象 ,CT示 :蛛网膜下腔有积血 ,…  相似文献   

9.
张建华 《广西医学》2003,25(7):1216-1217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 (简称SAH) ,是颅内出血的一种表现 ,也是致新生儿早死及并发严重后遗症重要原因之一。CT应用以前主要靠腰穿诊断 ,CT应用以来 ,临床诊断主要靠CT扫描确诊 ,并对帮助治疗及预防并发症起到很大作用。本文目的通过对2 0例新生儿SAH观察浅析其病因、临床与CT表现及一些鉴别点 ,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0例新生儿SAH全部CT扫描 ,患儿给予冬眠后平扫 ,OML基线 ,层厚 6~ 8mm ,层距 1 0mm。最早生后 1h ,晚至 30h ,足月产儿 7例 ,早产儿 1 3例 ,且其体重 <2 5kg ,均有产前及产后窒息缺氧史。…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新生儿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玲  万钧 《医学争鸣》2004,25(9):F003-F003
0引言 新生儿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为新生儿期常见的颅脑损伤之一,与围产期窒息及产伤有关,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存活儿神经系统后遗症. 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新生儿IVH和SAH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消化道出血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征象之一 ,由于新生儿期内窥镜的应用受条件限制 ,主要靠临床诊断。 1 999年 1月~ 2 0 0 1年 5月对我院出生的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进行了调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 991年 1月~ 2 0 0 1年 5月产科2 646例活产新生儿 ,窒息 2 82例 ,轻度窒息 2 2 2例 ,重度窒息 60例 ;早产 1 39例 ,过期产 70例 ,足月儿 2 4 37例 ;其中 30例发生了消化道出血 ,发生率 1 1 3% ;30例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 ,性别比为1 7∶1 .0 ;窒息儿 2 0例 ,轻度窒息 1 0例 ( 33 33% ) ,重度窒息 1 0例 ( 33 33% ) ;…  相似文献   

12.
5例患儿,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50min~5d,早产4例,出生时体重2.15~3.5kg,均以出血为主要表现收住院.临床表现:注射或采血部位不易止血4例,皮肤粘膜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3例,颅内出血2例,肺出血1例,伴失血性体克1例,皮疹5例,肝脾肿大4例,低体重3例,病理性黄疸3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  相似文献   

13.
贾广义 《河北医学》2003,9(4):361-36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是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所致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 ,是新生儿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颅脑CT扫描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对临床上正确的处理窒息患儿及推测其预后有重要意义。1 一般资料我院自 1990年至 2 0 0 1年有 66例窒息患儿经CT检查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66例患儿其中男性 4 3例 ,女性 2 3例。患儿年龄从出生后 3h~ 2 8d。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者 39例 ,剖宫产 12例 ,低位产钳 9例 ,胎头吸引 6例。患儿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青紫窒息征象 ,根据文献将缺氧缺血分为三度 ,其中轻度 8例中度者 4 6例 …  相似文献   

14.
陈冬梅 《肇庆医学》2001,(3):17-17,13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预防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所并发的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以1998-1-1999-12应用西米替丁预防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并发消化道出血共118例为治疗组,并以未应用西米替丁作预防的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患者95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胃管鼻饲或静脉推注西米替丁10-15mg/kg/d,一天三次,疗程5-7天。结果:早产儿中治疗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30.2%,对照组65.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值为11.9,P<0.05)。新生儿窒息治疗组的发病率为29.1%,对照组为59.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值为9.57,P<0.05)。结论:西米替丁对预防早产生儿、新生儿窒息所产发的消化道出血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密达管饲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22例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娟 《广西医学》2003,25(2):291-292
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是危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 ,并发于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危重症 ,死亡率高。我们试用思密达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急性胃粘膜出血 2 2例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新生儿危重疾病并发急性胃粘膜出血 4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2 2例 ,其中男 1 4例 ,女8例。日龄 :出生后 2小时~ 7天 ;窒息 8例 ,缺氧缺血性脑病 7例 ,颅内出血 4例 ,重症肺炎 2例 ,颅内感染 1例。对照组 2 2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1 0例。日龄 :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酶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期间,45例窒息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给予凝血酶治疗,观察治疗给药1次、2次、3次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给药1次血止者36例(80%),给药两次血止者8例(17.8%),给药3次血止者1例(2.2%),全部病例应用3次凝血酶后血止;观察3日监测尿常规,无一异常;随访1个月无复发出血。结论:凝血酶治疗新生儿窒息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17.
王井和  朱璐卡 《河北医学》2000,6(6):576-576,F003
Apgar评分是反映新生儿出生时有无窒息及严重程度,指导抢救与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而血清胆汁酸(TBA)对于肝功能的轻微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1],本文通过对80全新生儿窒息患儿的Apagr评分及TBA的测定,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以1998年7月至1999年7月间收住本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80例为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30例,平均胎龄38.2周。平均出生体重为3.5kg,入院时最大日龄为72h,最小日龄为1/2h,平均为16.8h,均为围产期患儿。出生1minA pgar评分4~7分度窒息46例,0~3分重度窒息34例。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87例生后窒息新生儿的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年龄、早产或足月产、窒息程度(轻度或重度)、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相关情况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胎龄、性别、年龄、出生体重、早产与否、轻度窒息对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无影响,重度窒息与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有关(χ2=4.568,P=0.038)。结论重度窒息是新生儿窒息后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 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11月间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置换脑脊液的方法治疗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病人中,男性8例,占66.7%,女性4例,占33.3%;最大年龄72岁,最小25岁。SAH2例,占16.7%,男性1例,40岁,女性1例,25岁;既往有高血压9例,均为脑室出血者,住院最短10d,最长45d,平均28d。1.2 临床表现 12例病人均有剧烈头痛及喷射性呕吐,均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9例,言语不清2例,饮食呛咳4例,尿潴留2例,高血压10例。1.3 辅助检查及出血原因 12例均做头颅CT,原发性脑室出血1例,SAH2例,继发性脑室出血9例,部位分别为丘脑5例,大脑脚1例,尾状核1例,壳核1例,放射冠1例。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黄容梅 《黑龙江医学》2003,27(6):477-477
20 0 1- 0 1~ 2 0 0 2 - 0 1我院收治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60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原发病有 :新生儿出血症 8例 ,早产儿 18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8例 ,吸入性肺炎 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 30例 ,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分布、出生体重、原发病及发病时间具有可比性 ,统计学处理 2组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2 方法对照组给予保暖、吸氧、维生素K1、止血敏 ,口服凝血酶 ,抗生素抗感染 ,营养支持 ,对症等综合治疗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上加用西米替丁 10~15mg/kg ,分 2次静滴 ,连用 3~ 5d。3 结果治疗组 :33 3%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