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手为暴露部位 ,烧伤机会多 ,约占 4 4 % 〔1〕。临床上以手背烧伤最多见 ,深度烧伤后如果早期治疗不当常造成严重畸形和功能障碍。我科自 1996年以来共收治手背深度烧伤 98例 ,其中 11例因早期治疗不当造成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2 0岁~ 4 8岁。火焰烧伤 7例 ,热液烫伤 4例 ;手背烧伤为深Ⅱ度~Ⅲ度。入院后手部创面均采用暴露疗法 ,涂SD—AG液 ,手的姿势任患者自由摆置。 5例手背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 3周行创面切削痂游离点状植皮术 ;6例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任其自然…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4 0岁。腹区及双下肢被煤焦油烧伤后 3d入院。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 ,心肺正常 ,创面分布于下腹区及双下肢 ,腐皮已脱落 ,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 ,基底潮红 ,拔毛试验 (+) ,创面为浅二度烧伤 ,占体表面积 12 %。化验报告 :肌肝 6 95 μmol/L ,尿素氮 2 81 9μ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 2 0 μmol/L ,红细胞 2 1× 10 12 /L ,血红蛋白 6 2 g/L。诊断 :(1)腹区及双下肢浅二度烧伤 ,占体表面积 12 % ;(2 )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 :入院时即给予生理盐水 10 0ml,青霉素 6 4 0万U静滴 ,8h 1次 ;10 %葡萄糖注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超高频超声检测烧伤部位真皮肿胀度和真皮—皮下界面突破情况与烧伤创面深度的关系。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标准 ,应用 1 3MHZ超高频超声检测 41例烧伤患者 62个烧伤部位的真皮肿胀度和真皮—皮下界面是否突破。结果 :烧伤后 6小时内 ,2 7个部位浅Ⅱ°烧伤创面真皮肿胀度为32 75%± 1 3 2 3% ,2 0个部位深Ⅱ°烧伤创面真皮肿胀度为 76 0 9%± 1 5 88% ,Ⅱ°烧伤创面真皮—皮下界面完整 ,1 5个部位Ⅲ°创面真皮肿胀度为 1 50 46%± 2 4 0 6% ,且大部分Ⅲ°创面 ( 1 3/1 5)真皮—皮下界面被破坏。经统计学处理 ,三组间真皮肿胀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随着烧伤深度增加 ,真皮肿胀度亦增加 ,大部分Ⅲ°创面真皮—皮下界面被破坏。超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客观的方法 ,可望在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阴茎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 (MEBO)治疗阴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 1996年 4月~2 0 0 3年 3月期间 ,采用MEBO治疗的 37例阴茎深Ⅱ度烧伤 ,与同期采用磺胺嘧啶银 (SD -Ag)霜治疗的 2 3例阴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EBO治疗组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为 19 7天± 2 1天 ,SD Ag霜治疗组为 2 3 4天± 4 4天 ,组间比较P <0 0 5。结论 :湿润烧伤膏可促进阴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近期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霜疗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烧伤发生高热惊厥较为常见 ,但在回吸收期发生败血症及去大脑僵直的治疗及护理所见报告较少[1] ,我科收治1例小儿烫伤 41%、Ⅲ度 15 %并发回吸收期败血症及去大脑僵直 ,经 5 7d的抢救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儿 ,男性 ,3岁。躯干、臀部、会阴部、双下肢及左上肢沸液烫伤后 2h于 1997- 0 5 - 2 0收住我科。查体 :神志清 ,哭闹不安 ,体温 36 .8℃ ,脉搏 134次·min-1,呼吸 38次·min-1,伤后及治疗前无尿 ,烫伤创面 41% ,其中Ⅲ度 15 % ,其余均为深Ⅱ度。诊断为特重烫伤 41/ 15。立即给予复苏补液抗休克 ,应用 2 4…  相似文献   

6.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4):357-35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拟于 2 0 0 4年 5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第八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 ,届时将评选第五届“烧伤康复明星”奖 ,入选的烧伤康复明星及经治医师将在本届大会上接受奖励。(一 )“烧伤康复明星”候选人申报条件 :1.烧伤总面积在 80 %以上 ,其中深二度创面达 5 0 % ;烧伤总面积在 6 0 %以上 ,其中三度创面达 4 0 % ;70岁以上老年或 5岁以下小儿患者烧伤总面积在 5 0 %以上 ,其中三度创面达 2 0 % ;2 .有严重烧伤合并症者 ,以上条件可适当放宽 ;3.全程采用NEBT/MEBO或前期在外院采用其它方法治疗 ,中途转院改用MEB…  相似文献   

7.
MEBO与SD-Ag同体对比治疗深Ⅱ度烧伤120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湿润烧伤膏和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 1 2 0例深Ⅱ度烧伤病人 ,同体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和磺胺嘧啶银糊剂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湿润烧伤膏创面愈合时间、愈合方式、疼痛发生率、瘢痕出现率、感染发生率、手术例数均低于用磺胺嘧啶银创面 (P <0 0 1~ 0 0 5 ,X2 =9 0 8~ 1 0 1 938)。结论 :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时 ,湿润烧伤膏明显优于SD -Ag糊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reatment/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小儿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3例烧伤患儿,在给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综合治疗的同时,创面全程应用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包扎或暴露治疗,包扎治疗者每天换药1~2次,暴露治疗者每天换药3~4次,并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必要的耕耘减张处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13例患儿烧伤创面全部自行愈合,浅Ⅱ度烧伤创面于治疗后6~11 d愈合,深Ⅱ度烧伤创面于治疗后13~24 d愈合,浅Ⅲ度烧伤创面于治疗后27~45 d愈合;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新发感染,且疼痛较轻;随访6个月~1年,5例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后留有轻微色素沉着;3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愈后留有平软瘢痕,无功能障碍。结论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治疗小儿烧伤痛苦小,瘢痕少,疗效显著,是治疗小儿烧伤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9.
烧伤创面的修复是烧伤治疗的重点 ,而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的混合度创面的处理 ,又是烧伤创面处理的难点。近 3年 ,我科应用削痂、微粒皮移植手术方法治疗了 1 6例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的混合度创面 ,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我科 1 994~ 1 998年收治的 4 0例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病人 ,其中 1 6例行削痂、微粒皮移植手术病人为削痂组 :男 1 1例 ,女 5例 ,年龄 1 1~68岁 ;烧伤面积最大 95% ,最小 51 % ;深度烧伤面积最大 85% ,最小 3 5%。另外 2 4例行切痂、微粒皮移植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种较好的治疗癫痫发作所致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 9例患者 ,在控制癫痫发作下 ,应用MEBT/MEBO处理烧伤创面。结果 :本组患者均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为浅Ⅱ度 8± 1 6 9天 ;深Ⅱ度 2 0± 2 15天 ;Ⅲ度 34± 4 6 6天 ;2例Ⅲ度残余肉芽创面经植皮愈合。配合抗瘢痕药物等治疗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患者住院期间癫痫病控制稳定 ,无再次发作。结论 :MEBT/MEBO应用于癫痫发作所致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是治疗癫痫发作所致烧伤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促进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有效、可靠、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患儿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儿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单层油纱覆盖,每天换药1次;对照组:患儿创面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CF),单层油纱覆盖,每天换药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创面坏死组织液化早、脱落快,治疗1周后仅有4例患儿创面培养带菌,创面愈合时间为2~3周,4例患儿创面愈后有色素沉着,无瘢痕增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优于rb-bFGF,是一种治疗烧伤创面的有效药物,且痛苦小、费用低,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期耕耘在MEBO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进一步观察各种不同深度烧伤创面实行耕耘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 64例伤后 6小时之内入院的深度烧伤病人 ,进行早期耕耘治疗 ,然后外用MEBO ,深Ⅱ度与Ⅱ Ⅲ相间混合度创面采用耕耘刀 ,间距与齿距均 1mm ;Ⅲ度创面采用手术刀片耕耘 ,间距 2mm~ 4mm ,深度以创基裂开为度。结果 :深Ⅱ及混合度液化时间为治疗后 2 4小时~ 48小时 ,1 0天液化结束 ;Ⅲ度创面 72小时开始液化 ,两周内结束。结论 :耕耘疗法可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 ,利于创面愈合 ;加大了MEBO与创面的接触面积 ,利于MEBO的药效发挥 ;同时为不能自行愈合的Ⅲ度烧伤创面创造早期植皮手术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烧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herapy/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治疗儿童Ⅱ~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总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0例5岁以下Ⅱ度和/或Ⅲ度烧伤患儿,均于入院后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MEBT/MEBO治疗局部创面,其中Ⅱ度烧伤创面每天换药3次,直至创面愈合;Ⅲ度烧伤创面每天换药3次,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植皮术封闭创面。观察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测治疗过程中创面细菌感染情况。结果肉芽组织的形成时间为10~19 d;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6~7 d,愈后皮肤弹性正常,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4~19 d,除2例患儿部分愈后皮肤留有非增生性软瘢痕外,其余患儿愈后皮肤均未见明显瘢痕增生;Ⅲ度烧伤创面均进行了皮肤移植,愈合情况良好;治疗3周后患儿创面感染率由入院时的70%下降至0;治疗过程中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所有四肢烧伤患儿均无四肢功能障碍及畸形。结论MEBT/MEBO治疗儿童Ⅱ~Ⅲ度烧伤,可有效促进Ⅱ度烧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愈合,恢复皮肤的正常组织结构及功能,避免植皮;可显著促进Ⅲ度烧伤创面焦痂的液化脱离以及肉芽组织的早期生长,为皮肤移植做好准备,提高移植皮片的成活率;可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防治创面感染;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及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创面致不良后果113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年以来 ,我院先后收治烧伤 2 84 7例 ,其中院前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 1133例 ( 39 8% ) ,均出现了一些不良后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133例 ,男 60 7例 ,女 52 6例 ;年龄 3个月~ 82岁。烧伤面积 3%~ 95% ,平均( 19± 2 ) %。浅Ⅱ度 4 0 2例 ,深Ⅱ度 4 60例 ,Ⅲ度2 71例。院前均用湿润烧伤膏均匀涂创面 ,厚度 1mm ,早期 3~ 4h 1次 ,晚期 4~ 6h 1次。用药时间多为 1~ 4 5d ,最长 1年半 (仅 1例 )。均因创面感染、高热、病情加重或经久不愈入院。浅Ⅱ度创面结成脓痂 ,深Ⅱ度、Ⅲ度创面腐烂、液化 ,布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邮票植皮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收治的14例大面积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患者采用邮票植皮联合异种ADM治疗,分别于术后第3、6、12、15天观察创面ADM的湿度、弹性及与创面的贴附情况,以及皮片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邮票植皮联合异种ADM治疗,其中深Ⅱ度烧伤创面及部分Ⅲ度烧伤创面于1次植皮后被完全覆盖,皮片完全成活;部分Ⅲ度烧伤创面于2~3次植皮后被完全覆盖,皮片成活良好。术后第3、6天,深Ⅱ度及Ⅲ度烧伤创面的ADM均较湿润、弹性良好、紧贴创面;术后第12天,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大部分ADM干燥、弹性较差、少许与创面分离,Ⅲ度烧伤创面的大部分ADM湿润、弹性尚可、贴附良好;术后第15天,深Ⅱ度烧伤创面的ADM均较干燥、弹性较差、大部分与创面分离,Ⅲ度烧伤创面的大部分ADM湿润、弹性尚可、贴附良好。所有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深Ⅱ度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 d,Ⅲ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5~35 d。患者出院后随访4~12个月,部分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后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和(或)扁平瘢痕,部分Ⅲ度烧伤创面愈后留有增生性瘢痕。结论邮票植皮联合异种ADM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可通过观察ADM的湿度、弹性及与创面的贴附程度初步判断创面修复情况;邮票植皮联合异种ADM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显著,是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邮票植皮联合异种ADM治疗Ⅲ度烧伤创面,虽然最终治疗效果欠佳,但能有效保护创面不受外界细菌侵袭,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为Ⅲ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湿润烧伤膏在治疗中小面积烧伤创面中的疗效。方法:对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给予湿润烧伤膏包扎治疗。结果:60例Ⅱ度创面在应用湿润烧伤膏后均在不同时间愈合。浅Ⅱ度创面约8±2天愈合, 且无瘢痕。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约15±2天。结论:湿润烧伤膏用于中小面积烧伤创面可改善创面局部微循环, 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滚轴刀对Ⅲ度烧伤创面进行坏死组织薄化技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浅Ⅲ深度或深Ⅲ度烧伤创面在伤后5天-7天用滚轴刀削去烧伤创面的坏死皮肤约4/5的厚度,保留约1/5厚度的坏死组织。结果:应用此方法可以加速坏死皮肤的清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应用滚轴刀实施坏死组织薄化技术可促进Ⅲ度烧伤创面提前愈合,病程缩短,方法简单,治疗方便,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脱细胞异种真皮支架与自体薄皮片治疗烧伤5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 1999年 ,我院用江苏启东市医疗用品研究所研制的脱细胞异种真皮支架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深Ⅱ度、Ⅲ度烧伤切削痂创面及瘢痕切除创面 55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32例 ,女 2 3例 ;年龄 4 52岁。烧伤切削痂创面 4 7例 ,瘢痕切除创面 8例。上肢 18例 ,下肢 37例。创面占体表面积 1% 4 5%。脱细胞异种真皮移植面积为 10cm× 10cm2 0cm× 4 0cm ,较大创面 (15% )采用多块脱细胞异种真皮移植。1 2 脱细胞异种真皮的制备 活杀小白猪 ,取全层皮肤去毛清洗消毒后 ,用制皮机制备成 0 4mm厚的断层皮片。…  相似文献   

19.
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烧伤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涛  胡芸  胡艳红 《人民军医》2002,45(3):143-144
为了减少烧伤后的感染机会 ,使创面干燥、结痂 ,促进上皮组织生长 ,缩短治疗时间 ,我们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单位制剂规范 (1991年版 )》 ,对磺胺嘧啶银乳膏的处方做了调整改进 ,配制成新的磺胺嘧啶银乳膏 ,治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的烧伤创面感染和浅、深度烧伤创面及各种残余创面 ,取得满意疗效。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1 1 1 浅Ⅱ度烧伤 5 0例 男 2 5例 ,女 2 5例 ;年龄14~ 5 1岁 ,平均 2 9岁。烧伤面积在 15 %以下 ,部位为四肢及前后躯干。1 1 2 深Ⅱ度烧伤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15~ 4 1岁 ,平均 2 7岁。残余创面…  相似文献   

20.
病人 ,男 ,2 5岁 ,农民。因火焰烧伤面部、右手、臀部及双下肢 7d(曾经外院治疗 )。检查 :体温 39 8℃、脉搏 12 8次 /min、血压呼吸正常 ,表情痛苦 ,面部、右手背部烧伤创面约 2 % ,外用磺胺嘧啶银结痂、干燥 ,痂下创面潮红无渗出 ,臀部及双下肢烧伤创面约 4 3% ,外用磺胺嘧啶银结痂 ,双大腿根部内侧 ,左小腿创面痂下有淡黄色脓性渗出物 ,创底红白相间。心肺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 :WBC 19 6×10 9/L ,N 0 87,L 0 12 ,Hb 9 5g/L ,尿蛋白 +,粪常规、肝功、肾功均正常。入院诊断 :面部、右手、臀及双下肢火焰烧伤并感染 ,面积 4 5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