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3T3-L1分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柚皮苷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结果柚皮苷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能抑制PPARγ2、C/EBPα基因的表达。结论柚皮苷可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并能通过下调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3T3-L1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苷(5,50,100 μg·mL-1)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 三七总皂苷低、中浓度组对模型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 > 0.05),高浓度组能促进细胞的增殖(P < 0.05);中、高浓度组明显抑制模型细胞的分化,并能抑制PPARγ2、C/EBPα基因的表达(P < 0.01);药物对模型细胞分泌Leptin、PAI-1有明显抑制作用(P < 0.01)。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和抑制其分泌因子而达到调脂作用,以中剂量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查尔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为研究山核桃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球松素查尔酮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该实验利用MTS[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内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检测细胞成脂分化情况;GAP-PAP酶法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分别采用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成脂分化关键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分化标志物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当球松素查尔酮浓度小于等于50μmol·L~(-1),对C3H10T1/2细胞的增殖活性无影响;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及GAP-PAP酶法检测结果表明球松素查尔酮能明显减少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和甘油三酯含量;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球松素查尔酮能下调FABP4,PPARγ和C/EBPα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果提示,球松素查尔酮能够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酸(1,8-dihydroxy-3-carboxyanthraquinone,Rhein,Rh)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大黄酸降脂的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噻唑蓝法(MTT)研究大黄酸(5、10、20、40、80、160μM)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大黄酸(20、40、80μM)干预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分析大黄酸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滴积累的影响;生化法检测大黄酸对3T3-L1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影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C/EBPα)、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黄酸160μM对3T3-L1前脂肪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大黄酸20、40、80μM剂量依赖地降低3T3-L1脂肪细胞中脂滴的积累,同时显著降低3T3-L1脂肪细胞中TG含量,并且下调3T3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FAS mRNA的表达。结论:大黄酸能够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降低细胞内TG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脂肪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FAS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对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5%、10%、20%)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过程的影响;采用油红O脂肪染色观察及评价细胞分化情况;异丙醇萃取法、甘油三酯(TG)试剂盒检测分析不同浓度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质合成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关键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β、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关键转录因子C/EBPβ、C/EBPα、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0.9g/kg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5%、10%、20%)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显著性影响;采用"鸡尾酒法"成功诱导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5%、10%、20%)干预前脂肪细胞,分化后胞浆中脂滴数量显著性降低。脂滴中TG含量显著性下降,C/EBPβ、C/EBPα、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结论:豆茶决明冲剂含药血清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PPARγ、C/EBPα和C/EBPβ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桂皮醛(Cinnamaldehyde,CA)对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脂肪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采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3T 3-L1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TG)及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堆积,并采用Real-time PCR测定脂肪细胞分化中关键基因及脂肪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结果:CA对脂肪细胞的分化均表现为促进趋势,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增加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C/EBPα)、脂肪酸结合蛋白2(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p2)、CD36及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抵抵抗素(Resistin)等mRNA的表达。结论:CA能促进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加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堆积,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PPARγ、C/EBPα的表达有关,因此,桂皮醛具有增加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7,(5)
目的:研究山核桃叶总黄酮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_(1/2)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C3H10T_(1/2)细胞成脂分化模型,油红O染色法分析山核桃叶总黄酮对C3H10T_(1/2)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GAP-PAP酶法测定C3H10T_(1/2)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甘油三酯含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以及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抑制C3H10T_(1/2)细胞成脂分化,20μg/m L山核桃叶总黄酮能显著减少甘油三酯的堆积,降低PPARγ、C/EBPα、FABP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山核桃叶总黄酮对C3H10T_(1/2)细胞成脂分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C/EBPα、FABP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芦藜醇(Resveratrol)对于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方法:培养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的白芦藜醇处理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在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添加100μmol·L~(-1)白芦藜醇处理48 h,继续培养6 d后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与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Notch1,炎症相关基因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瘦素(Leptin)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3T3-L1分化过程中白芦藜醇对MCP-1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白芦藜醇显著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白芦藜醇通过抑制脂肪细胞中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Notch1)mRNAs表达水平,抑制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的合成;白芦藜醇可以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炎症相关因子MCP-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白芦藜醇致成熟脂肪细胞中Leptin mRNA表达水平在第2天降低,但第4天升高。结论:白芦藜醇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及前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PARγ、C/EBPα和Notch1的表达。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白芦藜醇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CP-1的表达及分泌,及增加Leptin基因表达,调控炎症状态影响肥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钱柳三萜对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青钱柳三萜对3T3-L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油红O染色分析3T3-L1细胞脂肪积累;生化法检测3T3-L1细胞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IL-4和IL-10含量;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中Tlr4、Myd88、Nfkbp65、Tnfa、Il1b、Il6、Il4和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TLR4、MyD88、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p-IκBα、核因子κB抑制物激酶β(IKKβ)、p-IKKβ及胞质和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脂质积累,细胞中TC、TG含量,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IL-4、IL-10含量明显降低;细胞中Tlr4、Myd88、Nfkbp65、Tnfa、Il1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虎杖苷(polydatin,PD)对于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虎杖苷分别处理24、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在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添加不同剂量虎杖苷处理48 h,继续培养6 d后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瘦素(Leptin)的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3T3-L1分化过程中虎杖苷对MCP-1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PD显著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效应。与对照组相比,PD抑制3T3-L1细胞分化;低剂量PD(20μmol·L~(-1))导致脂肪细胞中分化相关基因PPARγmRNA表达水平下降,并且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炎症相关因子MCP-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高剂量PD(100μmol·L~(-1))对于PPARγmRNA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不过可以使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MCP-1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升高。添加低剂量和高剂量的PD导致成熟脂肪细胞中Lept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PD可以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PARγ的表达。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D通过抑制脂肪细胞中炎症相关因子MCP-1的表达及分泌,及增加Leptin基因表达,可能可以通过调控炎症状态影响肥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对3T3-L1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芪调脂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黄芪多糖和黄芪甲苷均能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对Leptin分泌均有促进作用,而二者对PAI-1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中药黄芪调脂机制复杂,其可能通过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和影响脂肪细胞分泌功能而达到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益糖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的方法检测益糖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的周期;以油红O染色异丙醇萃取的方法检测益糖康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肪积聚的影响。结果:10%含益糖康的大鼠血清,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影响最佳,细胞增殖在S、G2期与对照组比较增多;5%含益糖康大鼠血清抑制分化过程中的脂肪积聚最佳。结论:中药复方益糖康具有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催产素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T3-L1前脂肪细胞体外培养,并诱导其分化成熟为脂肪细胞。研究催产素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以及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糖脂代谢相关基因GLUT-1、GLUT-4、ATGT、HSL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催产素20、50、100μg/m L组葡萄糖消耗量有所增加,且表现出剂量相关。催产素组较对照组的三酰甘油降低,而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增高。催产素50μg/m L组中脂代谢相关基因HS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糖代谢相关基因GLUT-4 mRNA表达水平增加。结论催产素处理可减少3T3-L1细胞脂质合成、增加脂质分解作用,并可明显改善脂质积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葛根素(Pur)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Pur干预3T3-L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其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及成脂的影响;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浓度Pur进行干预,测定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结果:Pur(3~300μmol/L)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ur(30~300μmol/L)促进3T3-L1细胞的分化成脂,增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Pur能够促进3T3-L1细胞的分化成脂,增加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瓜总皂苷对3T3-L1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确定苦瓜总皂苷浓度,利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脂肪细胞的形成,用地塞米松处理脂肪细胞复制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添加苦瓜总皂苷作用24 h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q PCR)检测脂肪细胞中TNF-α和IL-6的m RNA表达,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6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选定用于实验的苦瓜总皂苷的作用时间为24 h,浓度为苦瓜高剂量组(5 mg·m L~(-1))、苦瓜低剂量组(2.5 mg·m L~(-1));诱导分化3T3-L1细胞12 d形成成熟细胞;地塞米松处理3T3-L1脂肪细胞48 h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模型复制成功;苦瓜总皂苷干预3T3-L1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后,葡萄糖摄取量显著增高(P0.01),TNF-α和IL-6的表达和蛋白分泌显著降低(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苦瓜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载体,考察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黄酮单体CB-1及CB-2对该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3个剂量组。MTT法检测雪菊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3T3-L1细胞增殖的作用,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胞浆脂质的形成与积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00 μg·mL-1,正丁醇部位0.5、5、50 μg·mL-1,黄酮单体CB-1、CB-2在50 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正丁醇部位的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相关系数r=-0.903)。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雪菊总提取物1、10、100 μg·mL-1均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的形成(P<0.01);正丁醇部位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分化(r=-0.779);CB-1与CB-2在50 μg·mL-1浓度时对细胞分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雪菊总提物、正丁醇部位、CB-1与CB-2均能够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减少细胞中脂质积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对脂肪细胞糖代谢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糖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检测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干预的脂肪细胞对^3H-葡萄糖的摄取,对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干预分化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并通过比色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分化程度。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检测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多糖和小檗碱组葡萄糖摄取率分别为正常组的109.3%和182.7%;黄芪多糖明显促进分化及其PPARγ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小檗碱则明显抑制细胞分化及PPARγ,C/EBPα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多糖促进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及细胞分化和PPARγ mRNA表达,而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但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PPARγ及C/EBPα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刘新迎  周联  王培训 《新中医》2016,48(9):230-232
目的:研究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分化和分泌瘦素(Lepti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影响。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分别用川芎嗪5μg/m L、50μg/m L、100μg/m L 3个浓度进行干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3T3-L1的增殖;油红O进行染色以及染色比色法测定细胞分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含量。结果:川芎嗪100μg/m L浓度组能明显抑制3T3-L1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浓度组对细胞分化均无明显影响;TMP 3个浓度组对Leptin的分泌和50μg/m L、100μg/m L浓度组对PAI-1的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川芎嗪对脂肪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影响其分泌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部分丹参提取物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分化和分泌Leptin、PAI-1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3T3-L1细胞,并用不同浓度的丹参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油红O染色和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eptin、PAI-1的含量。结果:(1)丹参素高浓度组明显抑制模型细胞增殖,中、低浓度组可显著抑制其分化;(2)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模型细胞的增殖,但对其分化无明显影响;(3)丹参素、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均明显抑制脂肪细胞Leptin的分泌;(4)丹参素对脂肪细胞分泌PAI-1有明显抑制作用,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作用不明显。结论:丹参提取物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脂肪细胞,提示中药丹参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脂肪细胞而达到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FPS)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分析细胞分化程度,采用生化法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or receptor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SFPS组与对照组比较,3T3-L1细胞的分化显著抑制,细胞中的脂质及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 PPARγ、FAS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SFPS可以抑制3T3-L1细胞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FA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