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9):124-125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药物对其血脂的影响.方法 精神病患者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W抽血测定血脂浓度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前与对照组比,TC、TG、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L-C有显著差异.患者组用药后与用药前比,TC、TG、LDL-C均有明显差异,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能引起血脂代谢紊乱,患者药物治疗后TC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对长期服用氯氮平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符合氯氮平用药标准的精神疾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给予对照组服用氯氮平及其他常规治疗,如饮食、运动、心理干预、改良生活习惯及应用其他药物等抗精神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联素(APN)等;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LDL-C及APN、体重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体重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明显改善氯氮平对精神病患者脂肪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英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17+119-117,1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晚服用1次,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指标即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为50.94%,总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分别为37.74%和83.0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HDL-C均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水平,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接收的136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110例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测定并比较两组LDL-C、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含量,计算LDL-C/HDL-C。结果试验组的LDL-C、TC及LDL-C/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与LDL-C、TC及LDL-C/HDL-C呈正相关(r=0.148、0.106、0.162,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096,P<0.05),而与TG水平无显著性关系(P>0.05)。结论 LDL-C/HDL-C明显增高与脑梗死发生具有重要的相关性,其可以作为一项生化指标对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预测判断,相对于单一的LDL-C或HDL-C指标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独立性,该比值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赵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01-280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9例)及对照组(采用烟酸缓释片治疗,2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有显著降低(t=8.56、7.98、9.12、9.95、8.02、7.64,均P<0.05),且观察组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78、9.15,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心肌梗死患者降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和载脂蛋白A1、B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脂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TG、TC和LDL-C均比对照组显著为高(P〈0.05或P〈0.01),但HDL-C、apo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和0.05)。中、重型组的TG、TC、HDL-C、LDL-C、apoB和重型apoA、水平与轻度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或0.05) 与中型组相比,重型组的TG、TC、HDL-C、apoB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0.01),但LDL-C、apoA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血脂和与载脂蛋白A1、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和病情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心肌梗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ol)、维生素 B12(VitB1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itB12、Fol明显低于对照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TC、TG和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Hcy水平与 TC、TG、LDL-C呈正相关,而血浆Hcy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结论 Hcy作为心肌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Fol、VitB12、TC、TG、HDL-C和LDL-C同血浆Hcy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发病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60例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和观察2组(60例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另将6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脂质的变化及不同症状抑郁症患者血清脂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TC、LDL-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TG、HDL-C 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C、TG、LDL-C 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HDL-C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TC(3.91±0.89)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TG(1.54±0.61)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LDL-C 与 HDL-C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TC(3.57±0.72)mmol/L、LDL-C(2.68±0.62)mmol/L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 TG、HDL-C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着一定的血脂水平异常,伴发焦虑状态,也可使血脂代谢异常,临床上应对患者血脂进行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4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观察组给予葆至能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所有患者2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TC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2年中观察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葆至能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显著调节血脂,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同时单片复方制剂服用方便,显著提高依从性和治疗连续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5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为84.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无严重不良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代谢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消渴降糖饮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TC、TG、HDL-C、LDL-C和HbA1c均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2hPG、TG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PG、TC、LDL-C和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消渴降糖饮能较好地调整患者人体代谢功能,降低血糖、有效改善脂代谢及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6例血脂与载脂蛋白水平,其中,TC、TG、HDL-C采用酶学方法测定,LDL-C用Fjiedwald公式计算,ApoA1、ApoB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采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较对照组TG、HDL-C、LDL-C及ApoB水平显著增加(P<0.001),ApoA1水平也增加(P<0.05),而TC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及载脂蛋白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脂及载脂蛋白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服用,对照组每晚给予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服用,连续21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变化和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安全情况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血糖、血脂改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58例)。对照组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片。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FBG、2hPG)、血脂(TG、TC、HDL-C、LDL-C)等指标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胰岛素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和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HDL-C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洛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应用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这种降脂疗法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0例,在冠心病基础治疗上,给予洛伐他汀30mg口服,1次/d,每晚饭后顿服,1个疗程12周。检测血脂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记录服药期间不良反应,比较观察期间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TC、TG、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HDL-C明显升高(P〈0.05)。降低TC、TG、LDL-C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80%,升高HDL-C总有效率为66%;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62%、44%、66%。患者对药物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观察者。结论:洛伐他汀对降脂和预防冠心病疗效显著,价格相对低廉,服用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下属5家社康就诊的120例IGT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120例糖耐量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入选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餐后2h胰岛素(2 h Ins)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等各项指标水平,并计算两组入选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3)以及葡萄糖处置指数(GDI)等.结果 实验组TG、FFA、空腹血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OMA-IR、FIns、2 h In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GDI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T患者有明显的胰岛索抵抗以及高血脂症状,因此临床中要注意防止出现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体重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30,80~160 mg/d)和利培酮组(n=30,10~30 mg/d),疗程为8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周后的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和泌乳素(PRL)变化。结果齐拉西酮组治疗4、8周后的FBG、TG、TC、HDL-C、LDL-C、体重和PRL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4周后的TG、PR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利培酮组治疗8周后的TG、TC、PRL水平和体重均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体重和泌乳素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胡晓美  王菲 《现代医药卫生》2014,(23):3548-354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204例CHD患者为CHD组,其中中青年(36~<60岁)87例,老年(60~88岁)117例;同时选择在该院健康体检者122例为对照组,其中中青年(39~<60岁)52例,老年(60~83岁)70例。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Hcy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脂蛋白(a)[Lp(a)]水平,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老年Hcy水平显著高于中青年,且CHD组不同年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的Hcy、TG、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po A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TC、HDL-C、LDL-C、apo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与年龄有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其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CHD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90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其中排除合并其他病症者52例为观察组I;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38例为观察组II)和43例健康妇女(对照组)的hs-CRP及血脂,并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I与对照组相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与对照组相比, 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 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I与观察组I相比, hs-CRP、TC、TG、LDL-C明显升高, 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与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成负相关(P〈0.05)。结论单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及hs-CRP开始增高,更年期综合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血脂及hs-CRP明显异常,炎症可能参与了更年期综合征的进展, hs-CRP、血脂是预测未来风险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缓释胶囊(利必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三酰甘油(TG)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LDL-C、HDL-C及TG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2种不同药物的联合应用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