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澳大利亚国家听力中心(Australian Hearing)是该国儿科助听服务的唯一提供者,为实现对全国各地提供持续服务的目标,该中心实施了儿科听力师培训计划。计划包括4个关键因素:制度化的标准和方案;清晰的角色定义;国家持续性培训计划;教员及导师支持网络。培训依照定期更新的循证标准及方案进行,并设有质量指标以备管理者督查和改善培训质量、确定培训需求;培训方案对培训人员的角色也有概述。听力师接受培训前要求进行相关的学习,进入培训后则主要集中于知识运用。培训时学员会被指定一名教员,先在指导下观察,再在监督下工作,最后要求能独立工作。中心提供一套完整的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儿科听力师培训课程,每一级别的培训内容和要求不同,培训完成后才能进行相应级别的专业活动。澳大利亚听力师要保留其执业认证,还需满足持续职业发展计划要求,通过临床会议、远程会议、澳大利亚听力学双年会等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2.
临床听力检测与助听器验配的注意事项(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听力学事业和总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聋而不哑”已经成为现实。为了服务更多的听力障碍患者,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到听力医学和保健的行列中来。由于我国听力学教育的普及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相关行业的学习班、学术交流等起到了重要培训作用。但是纵观学习班教材和各种期刊、杂志等读物,发现多以介绍基本知识和现代进展为主.而对如何避免和处理失误谈得较少。笔者根据自己平素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以美国为主)对听力学家验配助听器和听力测试时预防感染、失误的要求,提出一些l临床操作中常常会碰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世界听力障碍者相当于世界人口的4%以上,听力损失的影响将会持续上升,而我国听力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听力服务需求,我国听力师的培养机制又不能满足现在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听力学教育需要有新的模式突破才能满足我国对于听力学教育的需求,而在线教育正是我们需要的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183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听力学的发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已经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开展。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已经得到很多人士的认同,但是目前各地筛查方法不同,没有统一规范。本研究参照美国科罗拉多州儿童耳部疾患和听力筛查方法的标准对183名学龄前儿童听力情况做一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美国听力学学会发布了《听力学实践标准》(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Audiology)。《听力学实践标准》是一份行业职业标准.它界定了听力学家在教育、鉴别{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听障预防以及研究这6个方面的职业标准和要求。比如在教育方面.《听力学实践标准》从两个层面来规范听力学家的职业标准:一是听力学家必须承担自身的职业发展以及保证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与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听力沦坛”将于2014年11月13~14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旨在搭建国内外专家交流平台,深入探讨国内外听力学教育学科体系,推进我国听力学教育学科的快速发展。论坛将就以下内容进行研讨:国内外听力学教育课程体系及内容;国内外听力学教育模式,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听力学现代教育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2780万听力残疾人士,我们为之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听力学人才可以说少之又少。美国有10000多名听力学家,而我国受过正规听力学教育的人士可能不足千人。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形势下,人类对听力保障和改善的需求日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蓬勃发展的人工耳蜗技术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防聋治聋工作的崛起,听力学这个名词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听力学相关技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和千千万万大众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承载着培养听力学专门人才的听力学教育项目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听力学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听力学工作者,从而为广大有听力服务需求的群众提供专业化的帮助。从大的范围讲,听力服务可涵盖世界人口的全部和全过程,人类从呱呱坠地到衰老离去,每时每刻都在与外界接触,这一切离不开我们特有的感觉器官以及人类特有的听觉言语沟通;具体来讲,听力学服务更体现在对听力障碍者的服务中。我国有听力言语残疾人口2780万,其中多数人可通过有效的听力学技术和服务重返主流社会[1]。然而我国听力学专业人才屈指可数,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制约了广大群众受益于听力学服务的程度,也严重阻碍了听力学行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开展正规的听力学工作和培养大批从事于听力学工作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发展听力学事业要从教育抓起[1]。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5日-8日,美国听力学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第18届学术会议在号称有“美国助听器首都”的明尼纳波利斯市隆重召开。作为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听力学专业学术组织,美国听力学会将此次大会的主题定为:听力学风华正茂(Audiology Now):获得知识、发展科学、推广技术(Acquire Knowledge,Advance Science and Access Technology)。“风华正茂”一词译自英文“Now”,是美国听力学会今年刚刚启用的学会宣传标记,意在表达听力学学科发展已经进入生机勃勃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在国内尽早编写一部实用的听力学词典,我们选定了由美国著名听力学家 Dr.Brad A,Stack编写的 Comprehensive Dictionary of Audiology一书作为编译中文听力学词典的蓝本。作者 Dr Stack博士是美国著述丰盛、学风严谨,具有独创性的听力学专家,被誉为美国听力学界具有潜力的“后起之秀”。他是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l Academy of Audiology)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担任教授,现任美国中央耳聋研究学院听力学系系主任。 美国听力学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