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口市8326名3~6岁儿童弱视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海口市 3~ 6岁儿童弱视患病率 ,为弱视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海口市 3~ 6岁的 83 2 6名儿童进行视力调查 ,将裸眼视力低于 1 0列为视力低常。对视力低常和有斜视者进行散瞳验光 ,将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无斜视 ,双眼矫正视力平衡 ,而 4~ 5岁矫正远视力在 0 6~0 8之间 ,3岁在 0 5~ 0 8之间 ,且屈光度 <+ 2 2 5D者定为可疑弱视。将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远视力低于上述标准者定为弱视。结果 视力低常率为 12 83 % ,可疑弱视发生率为 0 81% ,弱视患病率为 2 0 2 %。视力低常和可疑弱视的病因以屈光不正为主 ,弱视病因以屈光不正和斜视为主。初次诊断弱视者为 90 48%。结论 海口市 3~ 6岁儿童弱视的患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符 ,但漏诊、漏治情况相当严重 ,应对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有足够认识 ,早期治疗弱视患儿  相似文献   

2.
4060名学龄前儿童弱视筛选与屈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做好茂名地区弱视防治工作 ,我们在 1994年 1至 4月依 1985年 6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对市区七所小学及七所幼儿园 40 6 0名 3~ 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弱视筛选为普查诊断标准。1.检查对象 :3~ 6岁学龄前儿童。2 .检查方法 :对幼儿园 3~ 6岁儿童先由幼儿园老师在课堂讲解和练习 ,学习 3~ 7天后再进行视力、立体视检查。视力检查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远视力 ,耶格表检查近视力 ,必要时用单个视标检查拥挤现象 ,立体视检查采用颜少明著立体视检查图。1视力≤ 0 .8者 ,用 1%阿托品眼膏每晚一次 ,连续七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宁夏回族儿童弱视斜视发病情况 ,以利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弱视斜视防治工作 ,从 1 998年 9月至 1 2月 ,对石嘴山市 6所小学在校学生 1 5591人( 31 1 82眼 )进行了普查 ,将其中 3898名 ( 7796眼 )回族儿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 为六所小学学前班至六年级在校回族学生 ,年龄 5~ 1 2岁 ,共 3898人 ( 7796眼 ) ,男生 1 986人 ,女生 1 91 2人。回族在校生受检率 1 0 0 %。2 方法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 ,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 1 )弱视筛查 :视力≤ 4 9的学生 ,分批到我科进行屈光检查。检查前用 1 %阿托品眼液点双眼 ,每日 3次 ,连续 …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弱视斜视防治工作 ,我们于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9月对通辽地区 6个旗县市的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检查者均为通辽地区 15所幼儿园和 7所小学一年级 ,以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的 3~ 8岁蒙古族儿童。应检 43 0 8人 ,受检 410 0人 ,其中男2 196人 ,女 190 4人 ,实检率 95 17% ,市区 1864人 ,旗县 2 2 3 6人。2 方法 由经培训的幼儿教师教会儿童检查视力 ,然后眼科医生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①将一眼裸眼视力≤ 0 9或有斜视者列为散瞳验光对象 ,给予 1%阿托品眼膏涂眼 ,…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尽早发现斜视、弱视,以便早期治疗。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99所幼儿园7946名学龄前儿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角膜映光、交替遮盖及双眼运动状态检查斜视,手持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初查视力低常者、斜视者,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行同视机和三棱镜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7946名受检儿童中3~4岁组视力低常365人(8.01%);5~6岁组视力低常536人(9.99%)。经阿托品散瞳确诊弱视者222人(2.79%),斜视检出23人(0.29%)。结论学龄前是儿童斜视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应在幼儿园进行眼科普查,和科普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6.
综合法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弱视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眼病 ,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屈光不正和斜视是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的原因。采用遮盖法为主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及斜视性弱视 ,样本量较大并随诊观察 1 0年以上者报道较少 ,作者将 1 987年 7月~ 2 0 0 0年 4月之间在我院门诊治疗基本治愈后并坚持随诊 2~ 1 4年 344例 573眼儿童弱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一般资料儿童弱视 344例 573眼 ,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 1 1 4例 ,屈光参差性弱视 76例 ,斜视性弱视 1 54例。男 1 6 9例 ,女 1 75例。初诊年龄3~ 1 1岁 ,平均 6 5岁…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及斜视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发病情况 ,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我院于 1999年 3~ 7月对沈阳市城区 43所幼儿园 3~ 7岁 72 5 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弱视及斜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对象 :为沈阳市和平区全部 41所幼儿园及其他区2所幼儿园 ,共 43所幼儿园中的 3~ 7岁儿童 ,共 72 5 0名 ,其中男 3 898人 ,女 3 3 5 2人。分组 :每个幼儿园均按年龄分成三个组 ,小班年龄组为 3岁~ 4岁 ,中班年龄组为 4.1~ 5岁 ,大班年龄组为 5 .1~ 7岁。方法 :弱视调查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及儿童视力表( >4周岁者 ,用对数视力表 ,≤ 4周岁…  相似文献   

8.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合并斜视比较常见 ,手术治疗是关键 ,配镜矫正屈光不正 ,同时进行弱视治疗仪、后像疗法、遮盖疗法治疗弱视。大部分患者视力都有所提高。我院从 1993年~ 2 0 0 0年对经过上述治疗并且随访的 12 0例患者进行了记录。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1 对象 :屈光不正合并弱视斜视的患儿共 12 0人 ,时间从1993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其中男 62人 ,女 5 8人。近视 46人 ,远视 74人。外斜 5 2人 ,内斜 68人。外斜在 2 0°至 5 0°之间 ,内斜在 2 0°至 45°之间。年龄 3~ 6岁 74人 ,7~ 9岁 40人。 10~ 14岁 6人。视力≤ 0 .1…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Jin H  Yi JL  Xie H  Xiao F  Wang WJ  Shu XM  Xu YL  Chen SL  Ye WX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2):1102-1106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状况及斜弱视患病率.方法 对4610名城乡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斜视弱视等.用x2检验城乡及不同年龄视力分布差异.结果 3岁、4岁、5岁和6岁组儿童视力1.0以上检出率分别为28.4%、39.3%、46.2%、76.5%,各年龄组视力主要分布3岁(0.63±0.19)、4岁(0 69±0.16)、5岁(0.71±0.22)、6岁(0.79±0.29),乡镇较城市儿童视力好.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显性斜视检出率为2.21%,外斜视多见于内斜视;隐性斜视检出率为33.52%,主要是外隐斜;弱视患病率以现行诊断标准为6岁组2.93%,5岁组4.81%,4岁组16.21%,3岁组33.33%.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国内弱视诊断中视力标准偏高,应尽快制定各年龄组弱视诊断视力标准.屈光不正、斜视和弱视是影响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功能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儿童时期防盲治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学龄前儿童视力普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更好地开展屈光不正、弱视的防治工作 ,使其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笔者对广州 40所幼儿园 12 85 7名 4~6 a儿童进行视力普查 ,对 937例裸眼视力 <1.0者进行屈光检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 1998~ 1999年 2 a间对广州市 40所幼儿园 4~ 6岁 12 85 7名儿童视力检查 ,男 6 6 5 1名 ,女6 2 0 6名。1.2 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视力 ,视力 <1.0者 ,用10 g· L- 1 阿托品点眼 ,每天 1次 ,连续 3d后行检影验光并检查眼前后段。屈光不正者酌情配戴眼镜 ,矫正视力 <0 .9者行弱视治疗。1.3 评价标…  相似文献   

11.
屈光参差是形成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中光学矫正比较困难 ,尤其是屈光参差过大的儿童 ,一般镜片矫正不满意 ,戴角膜接触镜又有诸多不便。我们自 1 998年 5月~2 0 0 2年 5月试用准分子激光术配合综合疗法治疗有屈光参差的儿童弱视 1 6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于 1 998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病人 ,按全国儿童弱视防治组标准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1 1例 1 1眼 ,伴屈光参差的斜视性弱视 5例 5眼。其中男 9例 ,女 7例。年龄 6~ 1 4岁 ,平均 9 5岁。屈光参差度数最大 7D ,最小 3 5D ;近视性屈光参差性…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弱视(以下简称弱视)是一种和屈光斜视有关的疾病。如果得不到适时的治疗。将影响弱视患者从事精细视力的工作。本文将1975~1977年间我院所诊治的30例弱视患者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治疗对象:年龄在5~17岁,视力在0.06~0.6的患者。男性21个,女性9个。30例共30只眼。右眼10例,左眼20例。5~7岁9例,7.5~12岁15例,13~17岁6例。从病因上分为屈光参差性14例共同性斜视3例,麻痹性斜视1例,微小度数斜视2例,其余为屈光不正引起。治疗方法:①全部散瞳验光,11岁以下者使用1%阿托品药散瞳,12岁以上者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弱视是儿童视功能异常的常见眼病。黄斑区视觉功能的异常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本文对儿童弱视组 72眼 ,正常组 5 8眼进行了自动视野计 5°黄斑光敏感度的测定分析 ,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弱视眼组根据 199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会议制定的标准〔1〕,屈光不正性弱视 72眼 ,男 17例 34眼 ,女 19例 38眼 ,年龄 4.5~ 12岁 ,平均 9.2岁。正常组 5 8眼 ,男 18例 36眼 ,女 11例 2 2眼 ,年龄 :6~ 12岁 ,平均 9.6岁 ,正常眼组筛选的标准为裸眼或矫正远视力≥ 1.0 ,无眼部器质性病变。采用美国 Humphrey75 0型视野计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和弱视调查情况及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取中山市市区及镇区34所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7291名14582眼进行屈光筛查,对于屈光异常者采用浓度为10g/L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测定儿童的矫正视力,确定弱视.采用检影验光测定屈光性弱视,采用角膜映光法、交替遮盖法等完成斜视的筛查,分析中山市学龄前儿童的斜视、弱视情况.结果:入选的7291名学龄前儿童中有687名屈光异常,异常率为9.42%,236名弱视,检出率为3.24%,13名斜视,检出率为0.18%.3~<5岁及5~7岁年龄段屈光异常、弱视及斜视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弱视中215名屈光不正性弱视,占总弱视的91.10%;13名儿童斜视性弱视,其中8名共同性内斜视,5名共同性外斜视;8名形觉剥夺性弱视,斜视性弱视与形觉剥夺性弱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6名中3~<5岁轻度弱视儿童构成比高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中度和重度弱视儿童构成比低于5~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早期筛查,对于异常儿童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儿童视力.  相似文献   

15.
低视力对数视力表在严重弱视儿童视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低视力对数视力表评价严重弱视患儿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是初诊时矫正视力≤ 0 .1的 12例患儿 ,年龄 3~ 5岁 ,其中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 11例 ,斜视性弱视 1例。采用由刘晓玲等设计的低视力对数视力表 ,进行矫正远视力评价。治疗采用以遮盖和矫正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 :12例患儿治疗前矫正视力为 0 .0 4~ 0 .0 8,视功能训练后视力提高 2行或 2行以上的有 10例 ,只有 3例 3眼视力超过 0 .1。但是 ,医师、患儿及家长由此得到了较大的鼓舞 ,积极参加进一步的训练。结论 :虽然严重弱视儿童的视力预后比较差 ,但是使用低视力对数视力表评价以后 ,低于 0 .1的视力也能够被精细测量 ,短时间的治疗已经证明多数儿童视力有 2行以上的提高 ,且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儿童的配合  相似文献   

16.
儿童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后弱视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后弱视的治疗方法、弱视治疗的时机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康复的方法。方法单眼外伤性白内障的弱视儿童27例,其中男孩21例,女孩6例。年龄3.4~11.7岁,平均7.8岁。手术前视力为光感~0.05,角膜外伤均为非角膜光学区的穿孔伤和光学区内的角膜薄翳。手术方法:自内障的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所有斜视者同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中或手术后进行散瞳验光,术后3~4周矫正屈光不正,同时进行同视机脱抑制、光刷、光栅及图形刺激等弱视治疗,旁中心注视进行红光后像治疗。手术后1月开始治疗,共治疗6~12月,平均6.5月。结果远视力0.8以上8例,0.3~0.8者9例,0.3以上占62.96%;0.1~〈0.3者5例,0.1以上占81.48%;0.1以下5例。结论儿童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要一次解决白内障和其他导致弱视的因素,如斜视;手术后1月进行屈光矫正并开始系统的弱视训练和视觉康复,则大多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白族、汉族儿童的视力水平、屈光状态、斜视、弱视患病率,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斜视、弱视,我们对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区内5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对象及方法1调查对象 白族自治州州府大理市5所幼儿园4~6岁儿童1962名(3912眼),平均51岁。白族儿童981人,男性501人,女性480人;汉族儿童981人,男性498人,女性483人。2调查方法(1)民族:双亲均为白族或汉族者,子女为白族组或汉族组,本资料中不包括单亲为白族或汉族的儿童数据。(2)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经幼儿园教师示教训练,由眼科医师进行视力和眼部常规检查。视力≥10者为正常视力,<10…  相似文献   

18.
我科应用自制后象镜对29例52眼弱视儿童的治疗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一般临床资料本文29例52眼,男15例,女14例。年龄:4岁1例,5岁10例,6岁10例,7岁7例,8岁1例。弱视类型:斜视性弱视7例,其中共同性内斜视6例,共同性非斜视1例,届光不正性弱视18例,届光参差性弱视4例。注视性质:中心注视者47眼,旁中心注视5眼。轻度弱视视力在0.6~0.8者13眼,中度弱视视力在0.2~0.5为36眼,重度弱视力≤0.1为3眼。  相似文献   

19.
间歇性外斜视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间歇性外斜视发病于幼年 ,而且保持不同程度的双眼单视功能。间歇性外斜视双眼单视功能与发病年龄间有无关系 ,过去报道不多 ,本文对北京同仁医院 1 55例 6~ 1 2岁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对 2 0 0 1年 7月~ 2 0 0 2年 3月间施行外斜视矫正手术的 1 55例 6~ 1 2岁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 74例 ,女 81例。发病年龄 6个月~ 1 2岁 ,平均 4岁。手术年龄 6~ 1 2岁 ,平均 9岁。矫正视力0 9及以上者 2 93眼 ,占 94 51 % ,弱视 1 7例 ,占 5 49%。 1 7例弱视中除 2例为高度近视眼矫…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学龄前儿童与小学生视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们近年对广州市 4 0所幼儿园、16所小学校进行了视力调查 ,经过回顾性分析并结合临床治疗 ,对少年儿童不同发育成长阶段所表现的屈光不正和弱视状况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1998~ 1999年分别对广州市 4 0所幼儿园 12 85 7名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 ,其中男 6 6 5 1名 ,女6 2 0 6名 ,年龄 4~ 6岁 ;对广州市 16所小学 2 385 0名学龄期小学生视力检查 ,年龄 7~ 12岁。前来医院进一步散瞳验光的幼儿园儿童 937例 ,其中弱视 2 6 5例 4 78眼 ,小学生 6 78例 ,其中弱视 5 2例 96眼。1.2 检查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箱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