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源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例入住ICU的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FloTrac/Vio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观察液体容量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9例患者,复苏72 h后中心静脉压(CVP)均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第28 d,13例患者复苏成功后转入普通病房,无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复苏后72 h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HR、MAP、CVP、CI、SVRI、ScvO2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存活组复苏前后比较,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死亡组MAP、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有效地通过监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容量负荷及全身血流灌注情况,以指导临床进行液体复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在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血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方法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71例,分为SVV、中心静脉压(CVP)组,分别用经外周动脉波形分析(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和传统CVP监测来指导血容量复苏,比较6 h后两组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MAP、24 h后血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 6 h后SVV组与CVP组ScvO2、MAP相近(P均>0.05),24 h后SVV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CVP组(P均<0.05)。结论 SVV监测能更好地指导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容量复苏,效果优于传统CVP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下的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SVV组和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脓毒性休克的常规对症治疗,SVV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SVV、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CVP、MAP、CI、ELWI、PaO_2/FiO_2均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SVV组复苏后6h、24h后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SVV组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24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及输液量均明显减少(P0.05)。SVV组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基于SVV的液体复苏策略较CVP更为安全有效,有助于优化液体管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对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A组)和垂体后叶素组(B组)。均按EGDT方案(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方案)进行复苏治疗,分别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垂体后叶素,动态观察6、24、72h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血pH值及氧合指数,并对心律失常检出率、ST段移位发生率、28及90d病死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6h后MAP、治疗24h后MAP,CVP,72h后氧合指数、CVP等指标,B组优于A组(P<0.05)。心律失常检出率、ST段移位发生率、28、90d病死率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在治疗脓毒性休克、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可能优于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6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i CCO组(33例)和CVP组(中心静脉压监测,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治疗结局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72h后PICCO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管活性药物评分、MAP、CI值均优于CVP组(P0.05)。PICCO组住院病死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低于CV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i CCO监测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第一次液体复苏成功率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多巴胺组(DA组)。2组均给予有效液体复苏后,DA组由中心静脉泵入多巴胺2μg/(kg·min),NE组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1μg/(kg·min)。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微循环灌注指标改善情况,组织氧代谢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HR、CVP、MAP、尿量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组治疗后2、4、6 h HR、CVP、MAP、尿量、血乳酸清除率、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显著优于DA组(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均可改善微循环及组织氧代谢,但去甲肾上腺素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乳酸的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目标治疗(EDTA)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血乳酸的变化。方法将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存活组30例,死亡组13例。并选择同期类似病种无休克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6h、12h、24h测定心率(HR)、血压(BP)、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CVP、MA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R明显增快,尿量减少,Lac显著升高;经EDTA方案治疗,各组的CVP值明显升高,HR下降,MAP回升,但死亡组在6h仍未至60mmHg;死亡组血乳酸值较存活组明显升高,经积极治疗仍无明显改善;各组尿量在治疗初始均有改善,死亡组在24h后随MAP恶化明显减少。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血乳酸增高,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差的特点,经积极的治疗存活组较快达标,而死亡组各指标恶化,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的监测对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心排量监测(NICOM)在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及NICOM组(40例)。2组均按照脓毒症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NICOM组同时行NICOM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补液量及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治疗开始后6 h,NICOM组病人心率(HR)、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治疗开始后24 h NICOM组病人中心静脉压(CVP)、Scv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明显高于常规组,HR、血乳酸(Lac)、脑钠肽(BN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较常规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OM组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入住ICU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液体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休克病人在NICOM监测下可达到早期液体复苏组织灌注目标,同时避免盲目补液,减少相关并发症,尽早脱机,缩短了住ICU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下腔静脉管径和呼吸变异指数与中心静脉压(CVP)的关系,为床旁快速评估血容量提供依据. 方法 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8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分别于液体复苏前、液体复苏2h及6h时床旁超声探测肝后下腔静脉管径并计算呼吸变异指数,同时记录CVP,并与对照组22例患者液体复苏前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进行比较,分析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与CV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下腔静脉管径及呼吸变异指数预测CVP 8 mm Hg的界值. 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下腔静脉的最大径为(1.23±0.28)cm、最小径为(0.48±0.18)cm,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为(55.88±11.18)%;对照组下腔静脉的最大径为(1.95±0.14)cm、最小径为(1.73±0.13)cm,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为(11.23±1.82)%,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下腔静脉管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呼吸变异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休克患者下腔静脉最大径、最小径与CVP呈正相关(r=0.668、0.863,均P<0.01),呼吸变异指数与CVP呈负相关(r=-0.848,P<0.01);下腔静脉最大径、最小径及呼吸变异指数预测CVP 8 mm Hg的界值分别为1.56 cm(敏感度85.2%、特异度86.3%)、1.13 cm(敏感度96.3%、特异度94.1%)、30%(敏感度88.2%、特异度96.3%). 结论 床旁超声探测肝后下腔静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VP,为临床医师快速评估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容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酸清除率可否作为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氧输送目标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依次达到早期复苏目标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所有病人均监测乳酸,实验组以乳酸清除率10%为氧输送目标,对照组以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即Scv O270%为氧输送目标。上述试验完成后所有病人再次回顾性依照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60例采用早期目标定向治疗方案治疗6 h均达标,乳酸清除率组及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组患者输液总量及输液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死亡率及ICU住院天数无差别(P0.05)。而高乳酸清除率组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血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老年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有效的临床监测指标。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1.
Results of repair of tetralogy of Fallo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A total 89 fish and lamprey species has been recorded from Polish freshwater habitats. Twenty-seven of them (30.3%) have not been surveyed for parasitic helminthes. Some of the latter fishes are either rare or not easily accessible. Other live only in specific habitats in scattered localities. An important obstacle for studying parasite faunas of some fishes may be their status on an endangered species. Among the non-surveyed fishes, are those which have been relatively recently introduced to Poland or migrated there on their own.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all hitherto not studied helminthologically fish species, their habitats, localities and current protection status.  相似文献   

16.
17.
18.
高血压降压治疗目标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统的高血压水平的定义,1993年WHO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 Hg(1mm Hg=0.133kPa),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将血压降至同一水平,而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Framingham进行的一项长达10~12年的心血管事件研究发现,第5年后,正常上限血压[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