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优选安乳颗粒中丹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依次是:乙醇浓度(A)〉液料比(B)〉提取时间(C),最佳制备工艺为A2B2C2,即加8倍量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该优选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出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元醒脑颗粒的提取工艺及其工艺优化。方法 采用常规提取方法结合药效学实验确定初步提取工艺,使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乙醇回流提取后,水煎煮提取、乙醇沉淀,过滤,浓缩制得浸膏。最佳乙醇回流提取方案为提取2次;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第1次8倍,第2次6倍;提取时间:第1次120 min,第2次80 min。最佳水煎煮提取方案为提取2次;提取时间:第1次120 min,第2次80 min;提取温度为100℃;液料比:第1次10倍,第2次8倍。最佳乙醇沉淀工艺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2倍,提取时间为16 h。结论 采用本优化工艺提取的浸膏制成的复元醒脑颗粒,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104颗粒剂)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枇杷叶中五环三萜酸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方法:称取干燥粉碎的枇杷叶5g,以乙醇为溶剂,水浴中回流、过滤,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得到浸膏,浸膏用乙醇溶解、稀释,经香草醛显色后,在548nm处测定紫外吸收。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水浴温度(60℃、70℃、80℃、90℃)、提取时间(2h、3h、4h、5h)、料液比(1∶10、1∶15、1∶20、1∶25、1∶30)、乙醇浓度(60%、70%、80%、90%)的影响,并进行了L16(44)的正交实验。结果:以乌索酸为对照建立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A=0.021C+0.0249,相关系数r2=0.9995,线性范围为10~5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体积为9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5h,料液比为1∶20为最佳提取条件。在该条件下进行提取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枇杷叶中总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含量约为1.3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枇杷叶中五环三萜酸类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梁云  李彩东  张伟 《中国药师》2013,(12):1806-1808
目的:优选珠芪复肝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乙醇作溶剂按正交表L9(34)安排试验,以没食子酸含量和浸膏得率的加权和为定量指标,对影响提取效率的4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80%乙醇、浸泡40min、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本法能最大限度地提取处方中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可为珠芪复肝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地锦草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将地锦草药材粉碎成超微粉末,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总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2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提取得到总黄酮含量为(6.53±0.04)mg/g,浸膏得率为(15.27±0.55)%(n=3)。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用于提取地锦草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6.
正交法提取神农颈痛灵软膏中有效成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华  严锦贤 《海峡药学》2011,23(11):24-26
目的研究神农颈痛灵软膏的中药原料提取工艺。方法选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L9(34)法〔1〕,分别对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溶媒用量、提取时间进行考察,并考察浓缩方法。结果每个处方加入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1.5h。并在-0.09MPa、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2~1.05g/cm3(50℃)。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B(提取次数)〉(溶煤倍数)〉D(提取时间)〉A(乙醇浓度)。结论羟基红苑黄色素A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2,即加入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选佛手的最佳醇提工艺,以期对大生产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佛手代表性成分--橙皮苷为考察指标,对HPLC外标法测定橙皮苷含量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比较了20%、30%、40%、50%、60%、70%、80%等7种不同浓度的乙醇以及浸渍提取、超声提取、加热回流提取等3种不同提取方法对佛手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采用 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提取次数与乙醇用量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影响.佛手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40倍药材量的3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 0.5 h.结论 优化后的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准确可靠,为佛手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研究影响复方枳参胶囊提取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浸膏收率和槲皮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回流提取时间(A)、乙醇体积分数(B)、提取次数(C)和乙醇用量[乙醇体积(mL)/药材量(g),D]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出复方枳参胶囊的提取工艺。结果 在所考察的4个因素中,对复方枳参胶囊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D>C>A,即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回流提取时间,确定出最佳提取工艺为 B2D3C2A3,即10倍于药材量(g)的70%乙醇(mL),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 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本实验优选出的提取工艺适用于复方枳参胶囊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姜酮的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倍数与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分析姜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80%乙醇,10倍量,提取1次,提取时间4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炮姜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韩露  李成网  严群 《安徽医药》2014,18(2):237-239
目的优选补肺益肾胶囊的最佳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以丹参酮ⅡA和马钱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确定补肺益肾胶囊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提取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次数(D)〉提取时间(C)〉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0%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11.
杨冬梅  蒋磊 《安徽医药》2009,13(12):1479-1481
目的优选丹葛保心颗粒提取工艺。方法根据丹参所含成分和药物有效成分,以丹参酮IIA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筛选丹葛保心颗粒最佳醇提取工艺。以葛根素的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丹葛保心颗粒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按处方量药物,丹参用10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 h。丹参药渣与其余二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 h。结论优选丹葛保心颗粒的提取工艺较稳定,重现性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炯  袁胜浩  马朝晖 《中国药师》2012,15(6):803-805
目的:比较丹参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方法:多糖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进行测定,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检测波长490 nm.结果:生丹参、酒丹参、醋丹参、米炒丹参和丹参炭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08%、4.63%、4.25%、3.89%和1.14%.结论: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数据稳定性好,重复性好,适用于丹参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饮片中多糖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酒蒸、醋制和米炒均显著提高了丹参饮片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选及HPLC法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选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实验中采用超声提取技术对白花丹参根进行处理,以正交实验法来考察不同因素对超声提取液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的含量测定为考察指标优选出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白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3D1即10倍量75%的无水乙醇浸泡6h,超声30min,抽滤,超声1次。丹参酮ⅡA在7.5~5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超声技术操作简便快速,试验重复性好,结果满意,在丹参酮的提取中可适当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沈青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07-108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奥扎格雷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0例,另40例接受单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7.5%(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0.00%、总有效率92.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7.50%和7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PaO2、pH值均升高和PaCO2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丹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安全高效,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芬霞 《中国药房》2005,16(13):1036-1037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分析近年来国内医药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丹参注射液与其它药物间的配伍禁忌文献。结果:丹参注射液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可发生理化反应、药效降低、药理拮抗或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应充分认识并掌握丹参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患儿分为两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为治疗组(n=40)、50%硫酸镁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为对照组(n=40)进行5d的治疗,于治疗开始、第6天进行临床评估,同时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前,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患儿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5d后,治疗组的患儿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患儿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降低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患儿血小板聚集率,抑制效应可能是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与丹参滴注液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54例,应用丁咯地尔(200 mg·d~(-1))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丹参滴注液治疗。2组均给予高压氧和常规能量合剂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每3 d进行一次纯音听力测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3/54),对照组为51%(25/49),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咯地尔联合丹参滴注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周丽  杨钟鸣  高家荣  夏伦祝 《安徽医药》2011,15(12):1480-1482
目的考察当归与丹参配伍前后阿魏酸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当归丹参不同配比条件下,阿魏酸在单煎液、合煎液及混合液中的含量,比较配伍前后该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合煎液中阿魏酸的含量高于混合液中的含量,当归与丹参按5∶5配比的合煎液中阿魏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当归单煎液及混合液中的含量。结论当归丹参配伍对阿魏酸溶出有较大影响,该影响主要在煎煮过程中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7~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NBNA)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H IE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