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苍耳草的生药组织鉴定陈根顺,杨雄志,傅玲霞,陈炳南(药学系中药鉴定教研室)关键词苍耳草,生药学,组织鉴定苍耳草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znsibiricumPatr.exwidd.的全草,具有祛风散热、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头风、头晕、疗肿、热毒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MCI凝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苍耳中分离得到了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苍耳农(1)、苍耳亭(2)、3-cycloheptene-1-acetic acid(3)、xanthinosin(4)、inusoniolide(5)、5-azuleneacetic acid(6)、2-hydroxy xanthinosin(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苍耳农,化合物367为首次从苍耳植物中分离,化合物5为首次从苍耳属植物中分离,其中化合物2的量较丰富(0.1%),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宏伟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3):123-123
经选中药辛夷、苍耳散为基本方剂,辨证施治,加减化裁治疗208例急慢性鼻窦炎,治愈率66.8%,总有效率93.75%。方剂效果显著,简便易行、价廉,最适用于社区、乡镇基层卫生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去杂质晒干 ,捣刺药用 ,另《本草纲目》中说明了苍耳蠹虫的采收加工方式。6 小结与讨论由上述可知 ,苍耳的古籍别名虽然众多 ,但并未流传成常用名。唐代《千金方·食治》是最先使用的药材名“苍耳”或“苍耳子” ,该名沿用至今 ,成为正名。古人药用苍耳与现代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inexWidder)是相一致的。历代本草中记载了苍耳茎叶、苍耳根、苍耳花、苍耳蠹虫、苍耳子油[2 6 ] 的药用价值 ,并指出对苍耳根、茎、叶的采收加工炮制需严格掌握 ,应值得重视予以充分利用 ,从而扩大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采收期苍耳亭的含量.结果 苍耳亭的含量6月份最高,7月份含量最低.结论 若以苍耳亭含量为指标,苍耳草的最佳采收期为6月份.  相似文献   

6.
将近年来有关苍耳子的研究报道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涉及显微,薄层,光谱,色谱,电泳分析等鉴别方法;2)炮制及炮制品的质量标准;3)有效成分;4)消炎,镇痛,抗病毒的药理作用;5)临床应用,主要为苍耳散治疗鼻病。并且,作者提出了对苍耳子散剂型进行改造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8.
杨木溪 《广东医学》2001,22(7):649-649
笔者近年来拟辛蝉苍耳汤治疗过敏性鼻炎 32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12~ 6 8岁 ,以 2 0~ 5 0岁为多 ;病程 3个月至 2年 2 2例 ,2年以上 10例。风寒型 16型 ,血郁型 6例 ,脾虚型 7例 ,肾虚型 3例。本组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的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 2 方法 辛蝉苍耳汤组成 :辛夷、蝉蜕及白芷各 6g,苍耳子、升麻、防风及桔梗各 10g,甘草 3g,黄芪 15g,水煎服。 1剂/d,10剂为一疗程。风寒型加薄荷 6g,生姜3片 ,脾虚型加党参 12g,白术 10g…  相似文献   

9.
苍耳草膏治疗皮肤癌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1993年3月至1998年6月期间,笔者应用本院自制苍耳草膏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38例,疗效较好。1临床资料选择能积极配合治疗的门诊病人38例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诊断。经检查无远处转移,肉眼所见无淋巴结转移,肿瘤...  相似文献   

10.
细菌对苍耳蠹虫的敏感试验包建萍(江西省吉安地区药检所343000)关键词细菌,苍耳蠹虫,敏感试验苍耳蠹虫又名苍耳虫、麻虫(《圣济总录》),为寄居于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exwidd)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通过对民间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苍耳虫治疗体表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40例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苍耳虫外敷治疗体表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疾的疗效明显优于如意金黄散,苍耳虫的作用机理不是直接抑菌,对细菌的毒力影响也不大,而是提高了患部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消肿、溃脓、生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鼻窦炎是常见疾病,本文收治的大多数鼻窦炎属经长期西医治疗效果不慎满意者。另一些为适宜做上颌窦穿刺术,但因年龄小或因畏惧而拒绝接受者,均以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将1996—1998年单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来苍耳属植物中倍半萜内酯化合物的研究概况,包括准确的结构式、植物来源及波谱数据。由于其具有多种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抗癌活性,故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正品苍耳子和习用品蒙古苍耳子进行比较鉴别,以求证苍耳与蒙古苍耳并用的合理性。结果:苍耳子与蒙古蒙耳子性状差别显著,表明其植物基源不同,其性状特征主要依据果实的大小;喙的特点、长短;总苞制的疏密、粗细、长短等,可以对2种苍耳子进行鉴别;显微特征表明,蒙古苍耳子腺毛由双列细胞细成,而苍耳子腺毛头部由单列扁平细胞组成,而腺柄为双列细胞组成;二者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差异较大,因此说明蒙古苍耳与苍耳子成分差异较大,不可混用。  相似文献   

15.
每年夏秋间捕取寄居在苍耳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苍耳虫,取数枚小虫放入瓶中,用香油(芝麻油)浸泡,油液没过虫体1cm为宜,至第2年夏秋季节备用。治疗方法:遇有疖肿、疔毒患者,取苍耳虫1枚或几枚及药液外敷在患处即可,每天换药1次,5天为1疗程。例1:患者,男,30岁,农民。患蛇头疔,手指及手背红肿甚重,疼痛难忍。曾用大剂量抗生素静脉滴注和肌注,患处用雷夫脓液,用几枚苍耳虫及药液敷于患处,1日1次,3天后疼痛肿胀明显减轻,连用1周,患处退肿、结痂。例2:患者,女,5岁,腹部一疖肿,红肿热痛。因害怕肌…  相似文献   

16.
苍耳丸是我院根据名老中医之验方制成的医院制剂 ,由苍耳、辛夷等 7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通鼻开窍的功效。经多年的临床应用该药在治疗儿童鼻窦炎方面 ,疗效很好。为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本实验采用 GC法测定君药辛夷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桉油精的含量。研究表明 ,本法稳定可靠 ,简便快捷 ,重现性好。1 仪器与试日本岛津 GC- 9A气相色谱仪 ,C- R3A数据处理仪 ;内标物 :异丙醇 (分析纯 ) ,桉油精 (纯度为99%以上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试剂均为分析纯。2 实验方法2 .1 内标液、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苍耳亭对宫颈癌鳞癌 SiHa 细胞增殖、凋亡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P1(GSTP1)的影响。方法 MTS法检测不同浓度苍耳亭对 SiHa 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荧光显微术观察 SiHa 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苍耳亭对 SiHa 细胞凋亡的影响,酶标仪法检测 GSTP1酶活性,免疫组化检测 GSTP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 p-JNK 蛋白表达。结果苍耳亭(0~40μmol/ L)对 SiHa 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实验组 SiHa 细胞逐渐皱缩、变圆,甚至出现明显的凋亡小体。用不同浓度苍耳亭(0、5、10、20、40μmol/ L)处理 SiHa 细胞24 h 后,凋亡率分别为5.02%、9.62%、18.5%、26.4%和37.5%;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升高。苍耳亭浓度性降低 SiHa 细胞 GSTP1酶活性及蛋白表达。Western blot 法结果显示苍耳亭可上调 SiHa 细胞 p-JNK 蛋白的表达。结论苍耳亭对宫颈癌 SiHa 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作用,抑制 GSTP1、激活 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可能是其发挥诱导 SiHa 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苍耳草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建立苍耳草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通过LC-MS/MS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对苍耳草药材中的5种酚酸类成分的化学归属进行了指认,推测其结构为咖啡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结论 苍耳草中特征化学成分的识别可以显著增强其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专属性。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有效控制苍耳草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苍耳的药用情况进行本草考证及文献考实,方法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及商品药材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苍耳药用品种自古并不混乱,但在名称和原植物形态描述中,与石竹科卷耳某些特征一并描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现代文献《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苍耳原植物图片有误应予纠正。结论 苍耳药用基源正品应为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苍耳草中绿原酸含量的适宜性.方法 用HPLC法测定苍耳草中绿原酸的含量.固定相为AlltimaTM C18 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绿原酸在0.001 1~0.088 6 g/L浓度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重复性RSD为0.81%,重现性RSD为1.85%,回收率为97.33%,RSD为1.76%.结论 HPLC法测定苍耳草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适宜,符合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