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急性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早期(发病后就诊时间<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PNS+rt-PA静脉溶栓治疗(PNS组)66例和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6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PNS组中PNS注射液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次/d,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24 h和15d后的治疗效果,用试剂盒检测两组患者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细胞纤维连接蛋白(human cellular fibronectin,c-Fn),CT检测两组HT情况,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评价其神经功能.结果:溶栓后24 h,与溶栓前相比,两组MDA,MMP-9,c-Fn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SOD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NS组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t=2.54,2.50,2.52,2.55,2.55,2.57,均P<0.05).治疗15d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MDA,SOD,MMP-9,c-Fn,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PNS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4.61,4.98,4.46,4.68,4.38,5.87,均P<0.01);CT检测显示PNS组患者出血性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15,P<0.05).结论:PNS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降低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是否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具有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6例发病在4.5 h内的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0.0岁。使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且对这些患者分别在溶栓前和溶栓后2 h、24 h、7 d、14 d、90 d进行QEEG观察评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各时间点脑电图的指标大脑对称指数(BSI)、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的变化。根据NIHSS评分的变化将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早期有效组及无效组,NIHSS评分在14 d时间点改善者归为改善组,未改善者归为未改善组。结果两组NIHSS评分变化:两组7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重要的是改善组NIHSS评分在7 d时间点已经较24 h明显改善,而未改善组无改善(P<0.01);90 d 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改善组优于未改善组(P<0.01)。两组脑电图变化:在改善组,脑电图BSI的改善从24 h开始,DTABR从7 d开始(P<0.01);在未改善组,BIS和DTABR均从24 h开始恶化,BIS从7 d开始改善,DTABR从14 d开始改善。溶栓治疗有效的患者NIHSS评分从7 d开始明显改善,持续缓解至90 d。rt-PA静脉溶栓NIHSS评分改善越早,90 d预后越好。脑电图BSI及DTABR改善越早NIHSS评分改善越早;BSI及DTABR早期恶化的NIHSS评分改善越晚。结论在评估脑功能改善方面,BSI灵敏度优于DTABR和NIHSS。QEEG指标以BSI改善较早,它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敏感的预测;BSI和DTABR早期恶化可以用于早期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不佳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08-2021-12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观察组在rt-PA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天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4分率、治疗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治疗过程中出血性转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IHSS评分和mR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天后NIHSS评分下降≥4分的发生率和治疗90天后mRS评分≤2分的发生率分别为86.00%和78.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和5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Hcy、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90天NIHSS评分、mRS评分下降(P<0.01),血清Hcy、NSE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血性转化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18.00%,与对照组的12.00%和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rt-PA溶栓术后,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低Hcy、NSE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早期脑梗死TOAST分型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静海区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将所有脑梗死患者根据TOAST分型划分为LAA组、CE组、SAO组及SOE+SUE组共四组,所选患者均为发病时间在4.5 h内,行规范性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和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LAA组、CE组、SAO组、SOE+SUE组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比较,SAO组低于LAA组、CE组、SOE+S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AA组、SAO组、SOE+S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4.5 h内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患者均可获益,且SAO型效果最佳;针对于CE患者应注意病情变化,降低其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恶化率、100d后病死率以及治疗后(24h、15d、20d)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66%,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率和100d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5d、20d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诊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39)。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rt-PA静脉溶栓,24h后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银杏内酯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生活质量(SF-36)及NIHSS分值、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9.74%(35/39),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及SF-36分值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均较治疗前增高,NIHSS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rt-PA静脉溶栓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动静脉溶栓,观察组实施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残余狭窄率(≤30%)、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ACI患者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88例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有25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28.41%;年龄、性别、吸烟、血糖、高脂血症、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不是影响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单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舒张压、收缩压是影响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28.41%,ACI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越高、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越长、溶栓前NIHSS评分>22分是影响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性转换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专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成功率及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2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专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情况、神经功能、日常生活功能以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时间和就诊至溶栓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值减少,正常生活功能评分(BI)分值增大,观察组NIHSS分值较对照组低,BI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专案能够提高ACI患者的溶栓成功率并改善抢救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中40例行单纯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溶栓组,40例行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情况,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及预后状况,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溶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Solitaire AB支架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肺动脉漂浮导管应用于心血管危重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并发症发生率和短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均显著改善。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肺动脉漂浮导管在心血管危重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2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单抗组、双抗组、丁苯酞+单抗组、丁苯酞+双抗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治疗4周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血浆C反应蛋白(plasma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对比4组间的NIHSS评分差值、CRP差值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各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血浆CRP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浆CRP水平差值变化趋势一致:丁苯酞+双抗组与其它3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丁苯酞+单抗组与双抗组之间无显著差别(P>0.05)。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丁苯酞+双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抗组(P<0.05),丁苯酞+单抗组和双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丁苯酞能显著提高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高龄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筛选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龄老年(≥80岁)脑梗死病例2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他汀组:98例,予阿托伐他汀降脂、抗血小板药物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丁苯酞+他汀组:102例,在他汀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1周前后的血脂生化指标水平,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龄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丁苯酞+他汀组治疗后的TG、TC、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Lp(a)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丁苯酞+他汀组TG、TC、LDL水平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他汀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高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TG、TC、LDL水平,而对HDL、Lp(a)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脂质代谢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患者57例。溶栓后2 h和24 h分别行颅脑CT检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等)及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是否发生出血转化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12例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45例未发生出血转化,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21.05%;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转化患者静脉溶栓前基线血清脂蛋白a水平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脂蛋白a预测出血转化的ROC曲线分析提示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的最佳分割点是114.50 mg/L,敏感性为64.40%,特异性为75.00%,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0.555~0.847),入院时Lp(a)水平≥ 114.50 mg/L的患者出血转化率(9.38%)低于Lp(a)水平在0~114.50 mg/L的患者(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rt-PA 静脉溶栓前基线血清脂蛋白a水平降低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针对血脂成分合理用药,调整脂代谢异常,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后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的负性情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的9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入组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联合心理护理,共进行2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情况,负性情绪包括抑郁、焦虑情绪。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段患者发生低血糖例数,观察组1、2、4 h的低血糖患者例数分别为5、9、7例,对照组1、2、4 h低血糖患者例数分别为12、21、13例,观察组在1、2、4 h时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患者血糖水平,观察组透析开始时、透析2 h时、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水平分别为(6.68±3.23)、(2.35±1.23)、(5.95±3.43) mmol/L,对照组透析开始时、透析2 h时、透析结束时患者血糖水平分别为(6.67±3.21)、(1.98±1.25)、(3.85±2.09) mmol/L,透析开始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2 h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提高,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降为(36.43±5.33)、(39.45±5.22)分,对照组SDS、SAS评分分别降为(54.52±6.11)、(56.45±5.53)分,心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焦虑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ianjiang Xueshuantong Wan pills on 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The strategy used in this study i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In total, 72 cases were included, with 36 in the trial group and 36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1:1 ratio. Both groups were given standardised treatment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ased on the rt-PA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he test group took Tianjiang Xueshuantong Wan pills orally,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solely utilised rt-PA f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d did not take the test medicine orally.The patient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as clarified by head CT scan, and the occurrence of reperfusion injury was recorded during the entire trial.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rum IL-6, MDA, SOD and TNF concentrations and NIH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rapy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L-6, MDA and TNF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OD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After seven days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8.89%, while the data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ConclusionTianjiang Xueshuantong Wan pill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reperfusion injury following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individual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hile improving patients’ neurological defici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功能、NT-proBNP、血压、心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V)、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均显著降低,观察组心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其心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