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91-93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ICU机械通气患者98例,其中对照组49例接受常规ICU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ICU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活动。比较分析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2.86±0.85)d、ICU停留时间(5.69±1.27)d和总住院时间(25.16±3.24)d均短于对照组[(4.52±1.26)d,(7.34±2.14)d,(28.93±4.52)d],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有利于缩短其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婴幼儿先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儿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0.92±0.33)d、(3.32±0.98)d和(9.66±2.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8±1.02)d、(5.12±1.42)d和(12.89±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手术婴幼儿采取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缩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输注后的效果分析.方法 连续入选889例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将需要输血的患者(643例)随机分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简称去白组,322例)和悬浮红细胞组(简称悬红组,321例),未输血的患者归为未输血组(246例),去白组患者只接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悬红组患者只接受悬浮红细胞的输注.对比3组患者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WBC、Hb,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术前一般资料去白组与悬红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白组和悬红组比较,未输血组患者年龄小、体重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输注量去白组与悬红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未输血组[(26.7±9.5)h]、去白组[(38.9±39.5)h]、悬红组[(48.7±66.1)h]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ICU停留时间未输血组[(1.7±1.1)d]、去白组[(2.6±2.0)d]、悬红组[(3.0±3.9)d]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输血组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输注悬浮红细胞相比,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吴德华  谭钢  吴镜湘  徐美英  吴玉兰  李琼珍 《重庆医学》2023,(14):2159-2163+2169
目的 探讨输注利多卡因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患者1 408例,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n=704)和对照组(C组,n=704)。L组采用三阶段注射利多卡因:负荷量、3 h和21 h维持量。C组采用生理盐水替代。记录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L组术后房颤发生率降低(10.0%vs. 24.7%,P<0.001)。两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和术后30 d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术后ICU停留时间缩短[(1.75±0.87)d vs.(1.99±1.32) d,P<0.001],住院时间缩短[(10.15±2.69)d vs.(10.99±4.09) d,P<0.001],总费用降低[(11.43±3.45)万元vs.(11.79±3.33)万元,P=0.045]。结论 围术期输注利多卡因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缩短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总费用;但对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价值,为冠心病需行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7例,采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观察组103例,采用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9.21±1.33)h、(5.08±0.57)d、(21.20±2.34)d和(997.68±96.35)mL,观察组分别为(7.73±0.74)h、(2.83±0.16)d、(15.67±1.18)d和(901.53±89.3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为6.54%,观察组均为0.97%,观察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低心排、二次开胸止血、脑血管病变、肺部感染、围手术期心梗以及死亡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小切口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式,对于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法施行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调我院实施冠脉搭桥手术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实施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观察组33例应用非体外循环法冠脉搭桥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搭桥支数、术后苏醒时间、住院费用、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术后肾功能不全、低心排、围术期死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非体外循环法冠脉搭桥术,可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早期预后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体外循环下(on-pump)和非体外循环下(off-pump)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早期预后效果.方法:从我院2005年1月~2008年6月择期进行的346例冠脉搭桥手术中选择291分为非体外循环组(off-pump组,189例﹚和体外循环组(on-pump组,102例),对两组的术前基本特征,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ICU 停留时间,术后带管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苏醒时间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前资料基本相似,与off-pump组相比,on-pump组的异体输血量[(4.49±2.56) u]、住院费用[(54 808.41±2 101.52)元]、手术时间[(5.04±1.12 ) h]、苏醒时间[(183±49) min]均高于off-pump组.on-pump组术后呼吸功能异常的比例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与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一样安全,与on-pump CABG相比,off-pump CABG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并且住院费用更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6个月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VSD)采用食道超声引导经胸镶嵌治疗的适应证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经胸微创镶嵌手术的3-6月龄VSD患儿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和既往7-12月龄接受相同手术的30例患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中转体外循环手术例数分别为观察组6例、对照组1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6例患儿中4例为干下型VSD。但其中膜周型VSD患儿封堵成功例数分别为观察组24例(n=26)、对照组26例(n=2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封堵成功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术后ICU滞留时间均为1d,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67),其中单纯膜周型VSD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442)。结论 6个月以下婴儿干下型VSD慎用微创封堵。而对于膜周型只要严格选择病例,精心操作,6个月以下婴儿行微创镶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经食管超声(TEE)引导室间隔缺损(VSD)镶嵌治疗的价值.方法:封堵器型号根据TEE所测的VSD大小(mm)+1~2 mm.在非体外循环下小切口入胸,经TEE全程监测,在跳动的右心室表面导入封堵器关闭VSD.结果:6例患儿VSD成功封堵,4例膜周部VSD,2例肌部VSD,缺损大小3~10 mm,其中1例伴肺动脉高压.1例多发性肌部VSD合并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患儿,因封堵器影响二尖瓣开放改为直接手术修补;1例患儿术后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未经特殊治疗自行恢复正常,余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术中出血5~20 ml,平均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术后1~2 d出院,中期随访效果佳.结论:TEE在镶嵌治疗VSD中发挥重要价值,能全程监测和引导镶嵌治疗的进行及评价治疗效果.在TEE指导下,非体外循环镶嵌治疗肌部和膜周部VSD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宋冀东  闫继东 《重庆医学》2015,(23):3221-3223
目的:比较外科开胸修补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儿童膜周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VSD)患儿384例,行外科开胸修补202例(开胸组),行介入封堵182例(介入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成功率、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术后 ICU 监护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心包引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介入组无需输血、ICU 监护、心包引流、机械通气等。而开胸组输血量为(372.45±200.88)mL,术后 ICU 监护时间为(3.21±2.17)d,CPB 时间为(71.09±34.92)min,心包引流时间为(3.52±1.22)d,机械通气时间为(67.09±43.83)min。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上,介入组的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P <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 <0.05)。结论在相同的适应证情况下,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