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47名飞行人员隐斜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飞行人员隐斜视现状,探讨定期测定隐斜视的意义。方法 用苏州产YZ-3型隐斜计对来院健康疗养的1947名飞行人员进行远距离隐斜视测定。结果 检出正位眼340人,占17.5%,各类隐斜视1607人,占82.5%。其中以内隐斜人数最多,占53.9%,外隐斜次之,占27.8%,单纯上隐斜视最少,占0.8%。隐斜视者当中超标人数占0.6%。结论 年度大体检不应忽视飞行人员的隐斜视检查。  相似文献   

2.
隐斜视(简称"隐斜")检测是招飞体检眼科检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解招飞初检中隐斜检查的应用价值和检查结果,我们对海军航空兵招飞体检初检中8792名正常视力招飞学员隐斜检查结果总结并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 15年来 ,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进行了隐斜视检查 ,计 5 178人次 ,按照统计学要求 ,以年龄段分为 3组 ,随机抽取 10 2 7人次的资料 ,统计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均为男性 ,年龄 2 0~ 2 9岁者 35 2人 ,30~ 39岁者 35 6人 ,40~ 49岁者319人。受检者全身状况良好 ,眼部视力均在 1.0以上且无内眼疾患。采用美国产的隐斜视计 ,在绝对暗室内小瞳孔 6 m距离检查。为避免视觉疲劳 ,受检者均在疗养一周后检查。二、结果1.隐斜视检出率 :正位眼 135人 ,占 13.1%。水平隐斜视 741人 ,占72 .2 % ;垂直隐斜视 5 95人 ,占 5 7.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在我国招飞体检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对861例视力及眼位正常的招飞体检受试者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对于立体视觉显著异常(立体视锐度≥800")者进一步进行Titmus立体镜检查及隐斜度数测定.结果 立体盲筛查图未通过者1例,占受检者总数的0.12%;立体视锐度800"者为4例,占0.46%;立体视锐度400"为7例,占0.81%;立体视锐度200"为4例,占0.46%,立体视锐度100"为9例,占1.05%;立体视锐度60"为76例,占8.83%;立体视锐度≤40"为760例,占88.27%.立体视锐度≥800"的5例中,4例为显性外斜视.结论 数字化随机点立体图没有任何单眼线索,能精准地进行立体视锐度定量测定,使用快捷简便,具有可操作性,在招飞体检工作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993~1998年国航招飞体检淘汰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总结经验,降低招飞误淘率,提高招飞合格率,为民航招收更加优秀的飞行人才而开展此项工作。方法1993~1998年上站体检的应届男性高中毕业生共计6648名,年龄17~20岁,平均18.2岁,对1993~1998年招飞体检淘汰原因统计表及招飞体检档案进行分析、总结,列出各类疾病逐年淘汰率及1993~1998年各科淘汰率。结果6年淘汰原因人次最多的为:视力不良6人次,身、腿长不足5人次,心理测验差6人次,隐斜视超标5人次,血压超标5人次。此外,眼科、五官科淘汰率呈下降趋势;内科淘汰率呈上升趋势,神经科淘汰率自1996年始呈上升趋势;外科淘汰率无明显变化。结论由于现代化客机的引入,对民航飞行人员视力要求相应降低,现行体检标准视力部分要求偏严,建议放宽。招飞中对隐斜超标者,考虑其在高空环境因素如缺氧、疲劳等因素影响下,易产生复视,对飞行活动影响较大,故取舍应慎重。由于内科血压超标淘汰者80%为精神紧张及疲劳所致,并非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病变,应尽量减少误淘率。总之,应本着“重功能、轻形态”这一理念,降低招飞淘汰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在招飞体检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应用<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在招飞初检过程中对431名视力正常的高中生进行立体视锐度检查.结果 431名立体盲筛查图未通过者1人,占0.23%;立体视锐度为800 ″者2人,占0.46%;立体视锐度为400″者3人,占0.70%;立体视锐度为200″者1人,占0.23%;立体视锐度为100″者6人,占1.39%;立体视锐度为60″者37人,占8.58%;立体视锐度≤40″者381人,占88.40%.结论 <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没有单眼线索,能准确、可靠、快捷地定量测定立体视锐度,具有可操作性,在招飞体检工作中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389例正常视力学生隐斜和屈光状态,正位视14例(3.6%),隐斜视375例(96.4%),内隐斜最多(295例,78.7%);对其中536只跟检影验光,正视眼50只(9.33%),屈光不正眼486只(90.67%),远视类型最多(451只,92.82%),屈光不正度数均较低;远视类型屈光不正者内隐斜的发生率较高,说明内隐斜与调节和辐辏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8.
1994~1998年鲁豫两省招飞全面检测阶段眼科淘汰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鲁豫两省1994~1998年招飞全面检测阶段眼科淘汰原因。方法查阅两省上报空军报表,并对眼科淘汰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眼科淘汰疾病构成比以视力不足为淘汰首位(1131例,43.7%),斜视为第2位(隐斜视451例,17.4%;显斜视122例,4.7%),屈光超标占第3位(231例,8.9%)。结论视力不足为鲁豫两省眼科历年淘汰率的首位,若加上与视功能有关的屈光异常淘汰率,使5年平均淘汰率占整个眼科所有检查项目淘汰率的一半以上。本组标准高于民航,而淘汰率低于民航,可能因地区差异以及与初检医生掌握标准的尺度有关。故体检中应认真检查视力。斜视淘汰率在本组居眼科第2位,较小的隐斜视不易发现,但在疲劳、紧张、缺氧的情况下可由隐斜视变成显斜视,甚至出现复视,因此严格把握斜视检查标准也是招飞体检工作的关键一环。眼底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与黄斑部疾病淘汰率亦占一定比例,体检时亦应重视。眼科淘汰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受检测环境、精神因素影响的其它项目变化规律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招飞体检中发现视网膜干性裂孔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均为参加招飞体检的江苏藉农村男性青年,各科体检合格,双眼远、近视力均在1.5,色觉、外眼及隐斜视正常。用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后检影验光,由两位医师检查屈光间质及眼底确诊。  相似文献   

10.
各类斜视发病率在正常人群中大约为1%,飞行员中发病率更低,占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及停飞疾病谱极小比例[1],其治疗也具有特殊性.现将我科收治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4-2010年收治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斜视患者共10例,均为男性,年龄25~50岁.包括歼击机飞行员5名,运输机飞行员4名,直升机飞行员1名.其中间歇性外斜3例,斜视度均<30△;外隐斜超标5例;上斜肌麻痹1例,斜视度右眼+15△,左眼+14△;上直肌麻痹1例,斜视度右眼-9△,左眼+8△.全部患者单眼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无内眼疾患.水平斜视患者双眼视觉功能均正常,远、近立体视锐度均达60″.2例麻痹性斜视患者双眼垂直复视,代偿头位,双眼视觉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肝、脾触诊与B超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为修订招飞内科相关体检条件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总结1999~ 2 0 0 3年南京军区空军招飞体检资料 ,对 2 0 0 3年招飞内科肝脾触诊超标者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效度检验。 结果 ①肝脾触诊超标占内科总淘汰率的 4 7.7%~ 4 9.6 % ;②在 12 9例肝脏触诊超标者中 ,经B超测量径线超标者 33例 ,符合率为 2 5 .6 % ;在 14 1例脾脏触诊超标者中 ,经B超测量径线超标者 76例 ,符合率为 5 3.9%。 结论 招飞体检肝脾触诊淘汰率高而效度低 ,与B超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差。建议在招飞体检肝、脾超标的医学鉴定中 ,以B超检测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电脑验光在招飞体检中的正确应用,我们对正常视力青午的电脑验光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四川省和重庆市1999~2002年参加招飞体检的高中毕业生1010名(2020眼),均为男性,年龄16~19岁。双眼远、近视力都在1.0以上(空军C型远视力表,国际标准近视力表),色觉、隐斜、内、外眼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应用国产LDS-Ⅰ型动态视力仪对招飞上站复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408名进行了检测研究,提出在招飞体检中的检测评定方法。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408名受检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7~20岁之间。视力在1.0以上,外眼检查无明显斜视,视野及眼球运动正常。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国产LDS-Ⅰ型动态视力仪,按其检查方法规定,先测双眼静态视  相似文献   

14.
招收飞行学员参检者3522名,为17~19岁应届男性高中毕业生。体检结果显示,眼科疾病542人,其中视力C字表不足1.0者304人,屈光不正常4人,余视132人,晶体混浊19人,玻璃体病变9人,眼低病变52人,色觉异常12人,角膜病变9人。本资料显承,眼科疾病中,视力及屈光改变占862%,提示保护视力非常重要。视力不中的主要原因,除机体本身因素外,多为采取不正确的姿势阅读、写字所致。故应强调飞行人员工作、学习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招飞体检资料看飞行员视力保护的重要性@马胜明$广州空军招飞中心!广州,510071@傅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了解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是否在招飞体检中进行角膜屈光力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分析招飞体检中856只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分布及角膜屈光力,对其进行均数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856只视力正常眼中远视占74.53%,近视、正视及远视3组问的角膜屈光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视力正常眼角膜屈光力与眼的屈光状态无明显相关性,角膜屈光力的变化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在招飞体检中不必要进行角膜屈光力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