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45例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患儿。7d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结果45例患儿平均疗程21d,治疗完成后经12个月随访,治愈和有效率为97.78%。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安全、简便、疗效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探讨平阳霉素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9年12月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瘤120例,7~14d注射1次。结果:治愈118例,治愈率为98.33%。无效2例。结论: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可作为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瘤体治疗儿童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3例儿童头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体内注射,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 mg,按0.2~0.3 mg/kg计算,1~2周内注射1次,约4~6次为一疗程。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率65%,好转率26%,有效率92%。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头面部血管瘤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头面部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根据血管瘤大小将药液直接注射至瘤体内。治疗血管瘤86例,其中毛细血管瘤38例,海绵状血管瘤32例,混合性血管瘤16例。结果 86例经小剂量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后随访3个月~2年,治愈率69.7%,总有效率100%。全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平阳霉素治疗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将平阳霉素 8mg+ 2 %利多卡因注射液 4m L +地塞米松 5 m g配制成注射剂 ,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及患者年龄酌情注入以上制剂 1m L~ 5 m L,每隔 7d重复用药一次 ,直至治愈为止 ,总药量一般不超过 5 0 m g。结果 :本组 40例 ,随访观察90 d~ 2 a,显效 2 8例 ,有效 10例 ,无效 2例 ,无 1例发生肺毒性反应。结论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 ,尤其适用于毛细血管型、混合型血管瘤及中小型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复合液对各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草莓状、海绵状和混合性血管瘤共50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本组共50例(58个瘤体),治愈39例(43个瘤体),占78%;好转10例(13个瘤体),占20%;无效1例(2个瘤体),占2%.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可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2 6 0例 ,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用地塞米松 5 mg/ ml,配平阳霉素 8m g,加 2 %利多卡因 4 ml,按体表瘤体面积每 1cm× 1cm注射 1ml混合液计算计量 ,进行瘤体内注射。每隔 10天注射 1次 ,3~ 5次为一疗程 ,未愈者可重复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经半年至两年的随访 ,治愈 2 0 3例 (78.1% ) ,基本治愈 4 1例 (15 .8% ) ,好转 16例 (6 .1% ) ,有效率10 0 %。结论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配伍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具有疗程短 ,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8.
平阳霉素等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5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强  张志红  王秀荣 《医药导报》2002,21(4):214-215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8例,用平阳霉素8 mg溶解在地塞米松溶液1 mL内,加1%普鲁卡因4 mL,然后将上述液体注射于血管瘤瘤体内,根据瘤体的大小、患者年龄,再注射0.5~2.0 mL鱼肝油酸钠.一般平阳霉素每次不超过8 mg,1周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平阳霉素总量<40 mg.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后2 a随访,治愈率74.14%,基本治愈率20.69%,好转5.17%,总有效率100.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下列非手术疗法对226例颜面部血管瘤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87例,女性139例,年龄25d~15岁。226例均为颜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单纯注射法194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116例,混合型血管瘤52例,海绵状血管瘤26例。结扎加平阳霉素注射7例,其中蔓状血管瘤6例,平阳霉素单纯注射效果不佳的海绵状血管瘤2例。激光疗法22例,均为葡萄酒斑血管瘤。电针疗法5例,均为瘤体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1.2治疗方法1.2.1平阳霉素单纯注射法:患儿先作胸透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即可进行治疗。平阳霉素8mg用生理…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在鼻及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家龙  刘虹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197-119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在鼻及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0~2003年收治的23例鼻及鼻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23例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剂量24~64mg,平均41~6mg。结果 治愈16例,显效7例。观察2~5年无复发或加重。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鼻及鼻窦海绵状血管瘤有很好效果,但要防止剂量过大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用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45例体表血管瘤患儿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进行瘤体多点腔内注射治疗,注射后至瘤体表面皮肤或黏膜变白,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2~3 min,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45例患儿中,治愈34例(75.56%),显效8例(17.77%),有效3例(6.67%)总有效率为100%,随访1年后患儿均未见血管瘤复发.结论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微创,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血管瘤瘤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索(8mg,支)用2ml生理盐水稀释后与地塞米松(5mg/支)1ml,2%利多卡因2ml配制成复合液,行瘤体内注射,每次用量3~8mg,10~14天注射1次,2~4次为1疗程。一般总量为30~40mg。结果:38例患者经1~5年随访,治愈25例(65.8%)显效13例(34.2%),总有效率100%,无发热反应病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平阳霉素8mg 生理盐水2~4mL 2%利多卡因2mL稀释备用。根据惠儿的年龄、血管瘤的大小、部位决定用药剂量。每隔2~3周注射1次,每次剂量不超过6mg。总剂量不超过30mg。结果 62例血管瘤患者以平阳霉素治疗,并随访2个月至1年,治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85.4%。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建议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间隔时间稍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谭梅军  袁华  邹筠  付荣华  祝顺武  徐维 《江西医药》2014,(11):1230-1232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并地塞米松注射同时联合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通过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瘤体行平阳霉素(0.2-0.3mg/kg)并地塞米松(0.5mg/kg)注射,同时2次/d喂服小剂量普萘洛尔[1.0-1.5mg(/kg·d)],每月门诊复诊,观察和记录血管瘤瘤体大小、颜色、面积、厚度、质地及表皮温度的变化等,了解和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按4级评分法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例患儿服药3-12个月,疗效: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6例、Ⅳ级12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2例完全消退。结论平阳霉素并地塞米松注射联合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难治性婴幼儿血管瘤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硬化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应用PYM联合DXM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26例,观察患儿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一次注射不能治愈者,隔月重复注射1次,追踪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6例患儿中,20例全部治愈,局部色泽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异常,无复发,6例瘤体基本消失。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包括肿胀、溃疡,全身不良反应包括低热(2例)。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治愈率高,疗程短。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106医院口腔科(山东济南250022)丁全志张美玲赵民张风秋我科1988-02~1995-06用平阳霉素加0.5%利多卡因稀释后瘤内注射治疗儿童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12例,有完整追访材料的10例中,男4例,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2例,治愈率为67.46;有效率为26.98%;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并发症少。尤其对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疗效更为理想,是治疗血管瘤的新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小儿血管瘤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5±s1.0a(11mo~4a),用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5~10mg溶于5mL0.9%氯化钠注射液,行局部注射2~5次,每次间隔5~7d。结果: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与混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收集2002年11月至2008年3月,用PYM和DXM混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例227例,观察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效果。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观察,总有效率为100%,尤其是对海绵状血管瘤治疗效果最为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PYM、DXM混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病人 2 2例(1995年~ 2 0 0 0年 )行瘤周围缝扎后 ,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 ,通过术后 0 .5~ 5年的疗效观察作出评价。结果 :2 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缝扎加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均达瘤体闭锁无残留 ,经过术后 0 .5~ 5年的观察未见复发。结论 :瘤周缝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