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掌握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大骨节病陵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每年3~4月份按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监测点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结果 5年兴海临床检出率为7.74%,X线检出率为39.54%;贵德临床检出率为3.07%,X线检出率为24.36%,其中2001年病情下降,后病情上升,有一定年度波动。结论 兴海、贵德监测点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作用强烈,病情严重,有新发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
按照陕西省“十五”大骨节病监测方案,2003-2004年对辖区内大骨节病病区进行动态变化监测,为大骨节病防治提供依据。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监测对象及内容:按年龄分层随机抽取7~12岁在校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并拍右手正位X线片,分别统计临床患病率及X线阳性率。1.2诊断标准:按照GB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执行。2监测结果2003年和2004年分别对周至县金井村7~12岁学龄儿童52人和58人进行了大骨节病检查(表1)。临床检查两年均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例,全部为早期患者,检出率分别为17.3%和12.1%。两年X线检出率如表2所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历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和病情分布特征,2007年在陕西省选择病情较重的10市36县(区)80个村,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病区7~13岁儿童进行临床和X线检查。结果临床共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5例I度病人,Ⅱ、Ⅲ度未检出,I度以上检出率0.12%。X线拍片检查7~13岁在校学生4 340人,检出阳性病人18例,X线检出率0.41%;干骺端检出12例,干骺端检出率0.28%,其中干骺端"++"与"+++"各1例;骨端检出8例,骨端检出率0.18%。结论陕西省大骨节病呈稳定下降之势,但应继续开展病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完善防治措施,杜绝新发,治疗现患。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儿童大骨节病首次零检出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山西省2001年大骨节病病情。方法按照调整后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对省级以上6个监测点的7~12岁在校儿童482人进行临床检查和手骨X线拍片检查。结果6个监测点儿童骨X线检出率首次出现零检出。结论山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稳定在基本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全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全省10个流动监测点与10个固定监测点每个点随机抽取50名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按《国家大骨节病诊断标准》阅片诊断病例、统计结果。结果固定监测点临床检查520人,检出早期24人,检出率4.62%,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514人,检出阳性5人,检出率0.97%;流动监测点临床检查1 405人,检出早期31人,检出率2.21%,未检出Ⅰ度以上病人,X线检查619人,检出阳性1人,检出率0.16%。结论2005年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呈平稳下降趋势,病情下降与经济发展和采取综合防治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省麟游县大骨节病(KBD)进行了5年监测,结果表明发病率明显下降,KBD患主要是早期病人;X线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儿童发硒水平逐年升高及居民经济状况逐渐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病情动态 ,评价硒盐防治效果 ,指导防治工作。方法 选择榆林市榆阳区 6个病村为调查点 ,每年 9~ 10月份对 7~ 12岁儿童进行病情监测及发硒检测 ,并了解硒盐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4年来榆阳区大骨节病临床患病率在 4 .12 %~ 7.16 %之间波动 ,典型临床病例已少见 ;X线阳性率在 18.4 0 %~ 2 8.5 7%之间波动 ,历年骨端改变检出率均大于干骺端改变检出率。实施六万分之一硒盐防治后 ,儿童发硒由 1997年 0 .1193μg/ g上升到 2 0 0 0年 0 .2 332μg/ g,发硒升高与 X线病情变化无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榆阳区仍属大骨节病中等病区 ,是陕西省大骨节病防治和科研的重点地区。硒盐防治措施未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根据榆阳区病区特点 ,采取植树植草治沙 ,食用非病区粮食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及时掌握大骨节病情消长趋势,了解病情变化及动态规律,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对我省兴海县大骨节病病区进行了连续三年病情监测,结果表明三年X线检出病人168人,总检出率为41.28%,1998年,1999年,2000年X线检出率分别为31.61%,47.97%,和46.51%,病情呈上升趋势,2000年X线检出率跃居全国首位,说明大骨节病在兴海县唐乃亥乡流行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与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消长态势和相关环境因素对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今后大骨节病的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内分别选择了6个项目调查点和20个省级自设监测点.临床检查7~12岁儿童2568例,右手X线拍片1788例.采集项目点粮样600份和发样300份,测定粮硒、发硒及食粮(180份)T-2毒素水平,调查相关因素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全省23个病区县(区)26个调查点中,大骨节病临床Ⅰ度以上患者无检出,X线总检出率为1.29%;儿童发硒为(0.37±0.07)mg/kg,粮食硒(0.049±0.016)mg/kg,粮食T-2毒素(3.82±4.38)μg/kg.结论 陕西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基本控制后的平稳低发态势,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的明显升高、饮食结构的明显改善、粮食卫生学质量的提高及经济收入的增加是病情得到控制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深化防治措施落实和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大骨节病国家监测点10年病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陕西省榆阳区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现状,评估防治效果,指导防治工作。方法每年对监测点100名7~12岁儿童进行临床、X线检查及发硒检测,按国家诊断标准(GB)确诊病例,对10年间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年间榆阳区儿童大骨节病临床及X线检出率显著下降,2006年临床及X线检出率均为0,达到国家控制标准;儿童发硒水平显著上升,由1997年的0.118mg/kg上升到2005年的0.370mg/kg。结论食用合格硒盐及非病区粮食,群众经济收入增加,生活、卫生水平提高是大骨节病病情下降的主要原因,应继续加强病情监测工作,加强病区群众健康教育及成人大骨节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麟游县为全国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为掌握全县病情动态变化,及时指导防治工作,2001-2005年对该县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乡(镇)村级小学进行了5次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监测2007~2011年甘肃省庆阳市大骨节病流行态势,为今后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庆阳市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2007-2011)》,选择历史上X线检出率>5%的8个自然村作为固定监测点;对监测点7~12岁儿童拍右手X线正位片不少于50张;对成人进行临床普查,采集食盐、儿童发样做硒含量监测。结果临床检查15 442人,查出患者2 354例,检出率15.24%;7~12岁儿童X线拍片2 254人,检出病例83例,检出率为3.68%;监测7~12岁儿童发硒160份,合格107份,合格率66.88%;监测居民户硒盐400份,合格383份,合格率为95.75%,硒盐含量逐年提高。结论甘肃省庆阳市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且局部地区人群发硒含量合格率低,说明致病因子依然存在,继续落实补硒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监测,为科学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变化.方法对7~12岁的儿童进行X线拍片,分析X线病变及病情.结果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2000年为36.92%,2001年检出率为25.92%,2002年检出率为34.04%,病情名列全国之首.说明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仍然活跃,病情随着当地地理环境及年度季节而发生变化.结论根据青海省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防止病情回升是当前防治大骨节病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 全省绝大多数监测点临床I度以上检出率及X线阳性率已达国家控制标准,病情处于稳中有降,个别监测点略有波动.结论 今后应继续加强全省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加强硒盐质量管理,按时足量供应,以防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大骨节病区人群搬迁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重病区永寿县冯南村和渠子村7~14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X线病情监测及发硒检测.以户为单位了解饮水、饮食习惯、居住、粮食储存、经济收入的变化及硒盐防治落实情况,每2年调查一次.结果冯南村儿童X线阳性率由搬迁前1981年的26.38%下降到搬迁后2001年的0,渠子村由1981年46.94%下降到2001年的1.33%.发硒波动在425~322.8μg/kg.结论人群搬迁、居民饮水、居住、粮食储存改变以及硒盐防治大骨节病病情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掌握山东省大骨节病病情动态变化,给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收集自1996年以来至2010年的病情监测数据,分析我省7~12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与X线检出率变化。结果 15年来临床检查7~12岁儿童3358人次,未发现Ⅰ度及以上患儿;手腕部X线摄片3091人次,检出阳性病例41人次,平均检出率1.33%,其中干骺端29例,骨端12例。结论山东省大骨节病病情持续在基本控制标准以内,但多数监测年份仍有X线阳性病例检出,且以干骺端为主,因此应继续加强病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大骨节病病情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监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X线拍片,结果临床检出I度大骨节病13人,患病率0.97%,X线检出25人,占4.11%.监测结果各点均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但致病因子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是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1989年被定为大骨节病病区,1995年纳入国家监测点。为了解兴海县唐乃亥乡上、下鹿圈村大骨节病患病情况,2009年3-4月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的要求,作者对青海省兴海县国家级大骨节病监测点(唐乃亥乡的上、下鹿圈村)的7~ 12岁在校学生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和监测指标:对上、下鹿圈村所有7~ 12岁在校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右手X线拍片检查,统计Ⅰ度以上临床检出率、X线检出率、干骺端检出率、骨端检出率、三联症检出率。同时采集发样进行发硒测定。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于2002年4月初对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大兴川村小学及汪清县罗子沟镇上河村小学进行了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点的选择两个监测点均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敦化市大兴川小学为1990~1999年国家监测计划中规定的大骨节病监测点。1.2监测对象与指标7~12岁儿童临床及右手X线病情。1.3诊断标准《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2结果7~12岁学生临床及X线监测结果,见表1。表17~12岁学生临床及X线结果监测点检诊人数临床…  相似文献   

20.
大骨节病在陕西省分布广,危害重,通过多年的综合防治,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呈稳定下降之势,临床患病率由1975年的7.57%下降到2002年的1.53%,7 ̄12岁儿童X线阳性率由1989年的18.6%下降到2001年的3.2%。需要进行考核验收的县在逐年增多,已达到国家大骨节病病区控制标准的有33个(县、区、市),占全省的53%,但在应用“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就具体问题及解决办法分述如下,供各兄弟省市同行参考与探讨。1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如何执行GB16007-1995中规定[1],以村为单位具备以下两项之一,且近5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