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1996~2008年我院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53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有3~30年的肝胆管结石病史,部分病人有1~3次胆道手术史,肝外胆管癌39例,肝内胆管癌14例,我院超声符诊率仅62%。结论超声检查胆石症患者时一定要提高认识和警惕,要对肝脏、胆道、门静脉及周围淋巴结进行详细的扫查,减少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贾涛  李富武 《河北医药》2010,32(20):2866-2867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胆管癌患者,其中肝内胆管癌22例,肝外胆管癌36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肝内胆管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59.1%(13/22),误诊率40.9%(9/22),其中肝细胞癌5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3例,肝脓肿1例。肝外胆管癌超声定位准确率100%(36/36),诊断准确率83.3%(30/36);误诊率13.9%(5/36),其中胆管炎3例,结石l例,胰腺癌1例;漏诊1例。结论超声诊断胆管癌有较高的准确性,仍是肝外胆管癌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相较于二维超声在肝外胆管癌定性、定位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6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者对肝外胆管癌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及定位诊断上的差异。结果彩色多普勒和二维超声超声的肝外胆管癌检出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76.3%、7.0%、16.7%和73.3%、10.0%、16.7%,前者相较于后者可显著降低肝外胆管癌的误诊率,两者在检出率、漏诊率及定位诊断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超声,但在定位诊断上相较于后者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胆管癌4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管癌患者的CT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经皮穿刺活检并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的资料,总结其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结果 12例肝内胆管癌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形的低密度肿块,肝内胆管扩张66.7%(8/12),肝叶萎缩41.7%(5/12),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周边轻度强化;延迟扫描随时间延长,病灶逐步强化,尤其9min后,所有病灶均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肝门部胆管癌24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形态呈"软藤样",21例显示肝门区软组织肿块,另3例仅显示胆管壁增厚、狭窄或中断,可合并肝门淋巴结、后腹膜淋巴结、网膜转移及腹水.肝外胆管癌10例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突然截断或胆总管不规则狭窄.结论 CT可较清晰的显示胆管癌病变、胆管扩张程度及对周围浸润范围,对早期发现胆管癌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在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1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肝内梗阻性黄疸1例,为转移性肝癌患者.肝外梗阻性黄疸15例,其中肝外胆管结石7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胆囊癌3例,壶腹癌1例,胰头癌3例.结论 超声在梗阻性黄疸中有重要的临床检查意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超在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8例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超声及手术病理诊断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1例患者肝内表现为沿胆管走行不规则条索状强回声,7例声像图表现为胆管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有8例,可检出少许点状血流信号。结论肝内胆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与其他肝内占位具有明显区别,综合分析超声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彩超是诊断胆管癌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林生  王勇  常桂芝 《河北医药》2011,33(19):2936-2938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D44v6、MMP-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肝外胆管癌标本及10例非癌胆总管标本.胆管癌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肝外胆管癌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非肿瘤胆总管标本中CD44v6及MMP-2的表达情况.观察CD44v6及MMP-2的表达与胆管癌各临...  相似文献   

8.
胆管癌超声诊断误诊24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胆管癌超声诊断的具体因素,以明确误诊的原因.方法:对超声误诊的38例胆管癌进行误诊因素分类分析.结果:24例胆管癌主要为团块型胆管腺癌、狭窄型胆管腺癌、乳头型胆管腺癌、鳞状上皮癌、其中狭窄型胆管癌为10例居多.结论:胆管癌超声诊断的影响因素多,掌握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仔细对相关误诊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是提高胆管癌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胡春霞 《医药论坛杂志》2013,(4):F0003-F000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肝外胆管癌症诊断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4月罗山县中医院收治的61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分析图像特点。结果经检查后发现,肝门部位共有29例患者,其中肿块型患者共有19例,非肿块型患者共有10例。胆总管部位共有32例,其中胆管变窄的患者18例,胆管出现增厚的患者11例,出现肿块的患者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55例,其中有6例患者被漏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外胆管癌有特征性的图像,检出率高,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胆管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周围型胆管癌左叶7例,右叶2例,病灶平扫为不规则且境界欠清楚低密度灶.部分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区,或,和灶内可见高密度钙化.病变肝叶萎缩.周围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且随时间延迟而强化程度上升,强化由边缘向中央及中央区小结节强化.结论 CT多期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胆管癌可作对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探讨螺旋CT与MRI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46例,对其螺旋CT与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42例,符合率为91.3%,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部软组织肿块;MRI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有有46例,符合率为100%,皆检查可见有肝内胆管扩张与肝门包块,所有患者经动态增强扫描皆可见包块呈现出逐渐强化。结论 CT与MRI皆能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肝门部胆管癌,而MRI在显示肝门区肿块范围、大小,门静脉受累、胆管壁浸润的程度,淋巴结肿大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并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尹长山 《首都医药》2007,14(16):19-19
目的探讨胆管癌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0例胆管癌的CT表现。结果肝门型7例,肝外胆管型8例,壶腹型5例。CT表现胆管壁增厚和/或胆管局部肿块16例,胆管扩张20例,胆囊扩张15例。结论CT是诊断胆囊癌有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6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将肿瘤影像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结果106例肝外胆管梗阻病例中,胆总管下段胆管癌65例,胰头癌25例,肝门部胆管癌15例,肝总管与胆总管、胆囊管交界处胆管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对肝外胆管癌极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B型超声对甲状腺癌的鉴别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85例甲状腺癌患者B型超声与CT影像资料,探讨肿物外形、边界情况、内部钙化及转移淋巴结变化状况与甲状腺良恶性判断的相关性.结果 85例甲状腺癌患者B型超声诊断阳性率为98.8% (84/85),41例(48.2%)表现边界不清,44例(51.8%)表现为形态不规则,44例(51.8%)内部回声不均;CT诊断阳性率为95.3%(81/85),病灶边缘模糊不清52例(61.2%),病灶内可见钙化33例(38.8%),均呈颗粒状.结论 CT与B型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浸润型9例,外生型11例,管内型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左右肝管汇合处,CT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软藤样"扩张,平扫仅35%显示肿块,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呈缓慢持续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诊断原发性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崔勇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481-482
目的探讨CT、MRI在临床上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我院在2010至2011年间收治的20例经过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CT和MRI的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现实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分别占到62%和100%,所有的患者在临床上经过CT与MRI检查均表现为肝管扩张,MRI显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7例,门静脉受侵患者11例,胆管壁浸润患者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8例,而在CT检测下相应的检测结果为12例、6例、0例、6例、5例。结论 CT与MRI是临床上检测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检测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和淋巴结肿大上等刚面比CT更有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郑妮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05-106
目的通过探讨术中冷冻切片对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总结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诊断的要点、难点,提高冷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冷冻切片诊断,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本组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病变的总准确率达到98.21%,其中44例良性病变的准确率为100%,7例胆囊癌的准确率为87.5%,4例肝外胆管癌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冷冻切片诊断胆囊和肝外胆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关注冷冻制片过程的各环节、提高诊断水平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宽甸县中心医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43例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手术切除18例,总手术切除率44.2%,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姑息性切除8例,行胆管内、外引流术25例。能随访根治性切除8例中1.5、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50%、12.5%。能随访姑息性切除6例1.5年生存率仅为16%。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B型超声操作简单、无创伤应为首选,联合应用CT、PTC、ERCP、MRCP和术中活检,可明确诊断。治疗应力争根治性切除,非切除者以内引流术为主,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999年收治肝外胆管癌5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上、中、下段胆管癌分别为48、2、4例。结果:首发症状为上腹部闷腹不适,腹胀,乏力及进行性黄疸等,B超广泛应用于本病的诊断,B超结合CT(19例),MRI(3例),MRCP(5例),ERCP(3例),PTC(3例)检查,可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本组14例上段胆管癌和2例中段胆管癌行手术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下段胆管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本组总切除率33.3%,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未行任何术式的4例患者平均生存期3-4个月,而行手术切除或姑息性手术的50例患者平均生存期11.3月。结论:B超是外胆管癌的首选方法。结合CT,MRI,MRCP,ERCP,PTC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外科手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癌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经MRCP检查,综合分析MRCP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CP显示肿块26例,病变部位胆管中断,梗阻近端形态呈截断状或圆锥状16例,鸟嘴状或鼠尾状12例,杯口状8例。29例显示梗阻远端的胆管。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8.9%,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7.8%。结论常规MRCP是诊断肝外胆管癌的重要手段,对肝外胆管癌定位诊断尚准确,定性诊断有较高特异性,但依然有待其他手段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