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柳州市4所小学三、四年级1781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4.49%;除恐怖倾向外,其它各因子分男生高于女生,两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独生子女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3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年级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3因子分高于四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年级自责倾向、冲动倾向2因子分高于三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62名初中生家庭环境与焦虑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中生家庭环境与焦虑的相关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法,随机抽取河北省定州市262名初中学生进行家庭环境和焦虑的问卷调查.结果 ①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组织性与状态焦虑显著负相关;矛盾性与状态焦虑显著正相关;②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现,组织性与特质焦虑显著负相关;矛盾性、成功性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结论 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生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价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对忍者治疗前后进行对照.并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①首发精神分裂症发者治疗后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控制性显著优于治疗前,矛盾性显著低于治疗前。②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显著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亲密度、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显著差于对照组家庭.矛盾性校对照组又为突出。②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后、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显著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惠者家庭,矛质性显著低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显著羞于对照组家庭。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优于非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差于非精神疾病患者家庭。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家庭环境与交往焦虑、惧怕否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往焦虑及惧怕否定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量表(FNE),对507名初中学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知识性得分高,则FNE、IAS评分低;而成功性、控制性、矛盾性的高评分影响独生子女IAS、FNE评分增高,道德宗教观的高评分使女性初中学生FNE、IAS评分增加;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低评分则增加非重点中学学生IAS、FNE得分。结论 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性别的初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导致交往焦虑、惧怕否定侧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家庭环境,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7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青少年在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常模,矛盾性得分高于常模(P0.001);其娱乐性、道德宗教管、控制性与常模无明显差异。父亲文化程度的高低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的组织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学生安全感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安全感量表(SQ),对6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理科大学生在安全感总分和人际安全感因子的得分低于文科大学生(t=2.07,2.34;P0.05);非单亲家庭的男大学生在安全感中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低于单亲男大学生(t=2.15,P0.05)。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知识性与大学生安全感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矛盾性、控制性与安全感呈负相关(P0.01);家庭环境亲密度、娱乐性、情感表达、矛盾性依次进入安全感回归方程。结论大学生家庭环境对其安全感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感也因性别、家庭类型、文理科而有差别。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心理气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心理气氛的关系。方法使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403名中学生的有关情况。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状况被试在家庭心理气氛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方面差异显著(t=1.82~6.20,P〈0.05~0.001),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组被试在上述各方面的平均分数均显著高于身心健康状况较差组;被试家庭环境因素(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和组织性)与其“社会健康”相关显著。结论家庭心理气氛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与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在问题青少年群体的信度和效度。方法:902名12-25岁青少年接受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调查,其中心理障碍222例、违法者290例、正常者390人,用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和组间比较验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除情感表达、独立性和宗教观外,其它分量表在三个样本中的信度都在0.5以上,除独立性和控制性外,其它分量表得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青少年样本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三因子:关系(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组织性)、个人成长(娱乐性、知识性)、稳定性(成功性、组织性、控制性),累计解释总方差的64.7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三因素交叉模型的拟合度优于Moos三因素模型和刘丹三因素模型。结论:独立性和宗教观信度很差,娱乐性、成功性和情感表达信度较差,其它分量表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8个分量表符合三因素交叉模型,对不同人群具有鉴别效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气质类型形成的影响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对502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陈会昌等人修订的气质量表与沈其杰等修订的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心理测试。结果1男、女生在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胆汁质、粘液质得分上存在差异(P<0.05)。城乡学生在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粘液质、抑郁质因子上存在差异(P<0.05)。2胆汁质与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成功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多血质与成功性、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粘液质与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5;抑郁质与矛盾性、控制性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抑郁质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得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学生气质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气质类型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环境模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以16~19岁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和心理健康测查表(PHI)进行测评.结果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在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性、组织性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非常显著(P<0.001和P<0.005);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心理健康各量表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除L、SOM、ANX分量表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分量表均差异非常显著(P<0.001);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及组织性高度相关(P<0.001).结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的亲密度、组织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34名沉缅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的心理、行为及家庭环境特点。方法 :选择用艾森克问卷(EPQ)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 ,家庭环境量表 (FES)分别对 3 4例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及 3 4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在EPQ量表的P分、L分 ,CBCL量表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退缩、焦虑 抑郁、社会问题、违纪问题、攻击性行为、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在FES -CV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电子游戏依赖性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某些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的原发和促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家庭环境与ADHD儿童某些心理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edisorder,ADHD)儿童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等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 (FES)、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自尊调查 (TheSelf-esteemInventory ,Coopersmith)、儿童内外控量表 (Nowicki-StricklandInternal -ExternalControlScaleforChildren)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儿童版 )分别对 10 8例ADHD及 10 8名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ADHD儿童的家庭在FES量表中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观、家庭组织性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而在家庭的矛盾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5 )。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儿童。ADHD儿童表现更为外控 ,而正常对照组则更为内控。ADHD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 ,掩饰性低于对照组。FES量表中的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儿童的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及个性特征没有显著影响 ;而正常组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与家庭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有关。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ADHD和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自尊、内外控及个性特征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919名幼师女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幼师女生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幼师学校919名女生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学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幼师女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流行率分别为48.75%和16.32%,不同年级女生在某些BDI单项分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在焦虑情绪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抑郁组女生的N(神经质)和P(精神质或倔强、讲求实际)值显著高于非抑郁组,但E(内、外向)和L(测定被试掩饰,或社会幼稚水平)值显著低于非抑郁组。抑郁组女生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和组织性方面显著低于非抑郁组,而在矛盾性方面显著高于非抑郁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幼师女生抑郁情绪与生源、亲密度、控制体型、学习成绩以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焦虑情绪与情感表达、控制体型、近1个月内饮酒和矛盾性有关。结论:应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加强幼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止或降低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并依据目标人群特点,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以全面推进素质  相似文献   

14.
初中预备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初中预备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9所普通中学的初中预备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测评。结果: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均分大于2分以上的占35%.男生问题大于女生:心理健康总均分大于2分的学生其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娱乐性得分要低于心理健康总均分小于2分的学生:娱乐性和亲密性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家庭环境因素。结论:初中预备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家庭治疗是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情绪不稳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方法:选取符合DSM-5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183例和正常儿童5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分别评定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以及情绪是否稳定。将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第7、8、33、37情绪相关条目总分大于等于6分定义为伴有情绪不稳。结果:ADHD组情绪不稳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41%vs.2%,P<0.05)。ADHD情绪不稳组儿童FES-CV家庭的知识性、娱乐性得分同时低于ADHD情绪稳定组和对照组(P<0.05),矛盾性得分同时高于情绪稳定组和对照组,亲密度、独立性和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情绪稳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HD儿童伴.情绪不稳的比例高于正常儿童,他们的家庭中文化活动与课外活动较情绪稳定的ADHD儿童更少。  相似文献   

16.
家庭环境与ADHD儿童行为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特点及其与儿童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家庭环境量表(FE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分别对 30例ADHD及 30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ADHD儿童的家庭在FES量表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矛盾性则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DHD儿童的社会能力各分量表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行为问题各分量表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FES的某些环境因素与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结论 :ADHD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 ,家庭环境对ADHD儿童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reasons for high use of primary care, and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remain unclear. METHODS: We identified and interviewed 236 frequent attenders and 420 normal users, matched by age and sex, of a public Health Centre in Granada, Spain. Users were questioned about mental health (GHQ-28), social support (Duke-UNC-11), family dysfunction (family APGAR) and health beliefs (health belief model, locus of health control and medical care expectations). We also measured a set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illness variables. RESULTS: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mental health was the main factor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attender status (odds ratio = 3.1; 2.4-3.9). The association was stronger than that between frequent attender status and perceived illness, and between the former and reported chronic illness. Family dysfunction and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to and severity of diseas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ut more weakly associated with frequent attender status. Affective support was mo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FA status than was confidant support, but both associations disappeared when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function were controlled for.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document the association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primary health care use. We suggest tha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ental health problems from a family-based approach may reduce primary health care high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