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检查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95例拟诊为ITP或单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从而确定骨髓穿刺检查对于ITP诊断的价值。结果入选者血常规均显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中位数为38×109/L;按照ITP治疗后,患者治疗痊愈率为59.18%,总有效率为92.91%。结论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疾病,可明确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提高临床诊断ITP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 ,女 ,10岁 ,于 1988年 3月 2 8日因游走性关节痛伴皮下淤血 10余天 ,拟诊风湿性肌炎、皮肌炎、过敏性紫癜入省级医院儿科治疗 ,住院期间曾一度血小板减少 ,骨穿提示感染性骨髓像 ,急性暂时性幼红细胞减少症 ,骨髓造血停滞。经激素、抗生素治疗后血小板及骨髓穿刺均正常 ,出院。出院诊断 :继发性纯红细胞再障。予以激素及抗生素口服治疗 ,嘱定期复查血象。 1990年 5月因鼻衄及小腿部皮下瘀斑再次去同一医院就诊 ,化验检查 :血沉、凝血时间 (试管法 )及血块退缩试验均正常 ,拟诊鼻衄原因待查 ,未再就诊检查。 1993年 3月 2 9日因下腹痛 1…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因皮肤紫癜、淤斑,月经增多,鼻衄、牙龈反复出血6年余,于1992年8月5日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皮肤紫癜、淤斑,伴有鼻衄、牙龈出血和月经增多,收住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为35×10~9/L。骨髓穿刺涂片上细胞数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活跃。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  相似文献   

4.
1986年6月,我们在鄂东南开展了肺吸虫病线学调查,发现脑型肺吸虫病人1例,现报道如下。 朱某,男,45岁,湖北省通山县畈泥乡人。1979年1月发病,表现为低烧、盗汗,咳泡沫痰伴全身不适,先后经通山县医院和南京结核病院诊断为Ⅵ型肺结核。1979年5月21日发现左腰部有一鹅蚕大长园形包块,无压痛,无波动感,经2~3个月抗痨、消炎和对症治疗均无效,后转院做包块穿刺,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1980年3月24日出现腹泻(2~3次/日),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9岁,已婚,主诉皮肤紫癜伴牙龈、鼻腔渗血4个月,1990年6月8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5月结婚至今5年间妊娠3次,分别在孕5、3.5、3.5个月时死胎流产。1986年因有小腿肿胀、疼痛、足面浮肿,在某医院诊为深部血栓性静脉炎。1989年6月31日突然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某医院脑CT诊断为左侧小脑半球栓塞。1990年2月出现皮肤紫癜,间断牙龈、鼻腔渗血,Hb115g/L,BPC11×10~9/L,WBC4.6×10~9/L,分类:中性0.70,淋巴0.30。查骨髓增生明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5岁。于2005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血,吞咽时感胸痛,同年3月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左侧胸部胀痛,院外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予抽胸水后感左侧胸部胀痛症状缓解,但仍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白色泡沫痰,遂到我科治疗。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35岁 ,因“反复血便 8年 ,伴贫血、血小板减少半年 ,加重 1周”入院。 8年前出现鲜血便 ,多次行结肠镜检查 ,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予中药口服和灌肠治疗好转。此后每年发作 2~ 3次 ,血红蛋白 80~ 90 g/L ,骨髓穿刺示“缺铁性贫血”。半年前再次出现血便 ,伴全身出血点 ,查血红蛋白40 g/L ,血小板 38× 10 9/L ,白细胞正常 ,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低下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比例高 ,血小板少” ,骨髓活检示“不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 ,予泼尼松 6 0mg/d口服并递减至15mg/d维持 ,便血好转 ,血红蛋白 6 0~ 80 g/L ,血小…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19岁, 因发热15 d, 便血8 d入院. 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腹部平片和结肠镜下所见诊断为急性暴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 入院后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排除DIC等引起, 结合骨髓穿刺结果及激素治疗后迅速缓解疗效, 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急性暴发型UC合并ITP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岁,于1970年冬因感冒发烧肌注“安乃近”两支,当即晕倒,约10分钟后渐缓解。以后常感周身乏力,出虚汗、鼻衄及牙龈出血,皮肤反复出现紫癜,双眼视物不清。1971年3月,上述症状加重,双眼失明。曾多处就医,后经省级医院作骨髓穿  相似文献   

10.
胸骨穿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意义东北电业中心医院内科(110012)陈平,刘顺举北京解放军301医院血液科周绮我们于1987年5月~1995年6月对21例临床怀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患者及5例临床已诊断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2007年1月3日出生,第4胎,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质量3kg。2007年1月6日在医院产房规范接种卡介苗后,3月份发现左腋下有一直径1.5cm肿块,5月份肿块增大,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接种医院检查触及左腋下3cm×2cm肿块,进行抗炎治疗后未见效果。5月26日入住县级医院,B超检查示“左腋下多个淋巴结可及部分肿大”,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左腋下淋巴结炎”,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控制。5月31日转至浙江省儿童医院,入院诊断“左腋淋巴结核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液免疫功能检查:IgG8.8g/L、IgA1.26g/L、IgM1.61g/L、IgE94I U/ml;  相似文献   

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是骨髓移植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常发生于HLA相合不相关供者及不匹配造血干细胞移植。 1 999年 2月~ 2 0 0 1年 1 0月 ,我们对 5 1例白血病患者行HLA不匹配相关骨髓移植 ,术后并发TTP 2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例 1 女 ,2 2岁。 2 0 0 1年 3月因面色苍白、皮肤出血点经骨髓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 型 ,经VDLP方案治疗缓解后又给予巩固治疗 ,于 2 0 0 1年 5月行单倍体骨髓移植。供者 5 0岁 ,为其母亲 ,HLA半匹配。例 2 女 ,1 4岁。 1 997年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在结直肠癌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7例结直肠癌患者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检测癌细胞浸润,分析其贫血状况。结果:结直肠癌贫血发生率为47.86%(123/257例)。右半结肠癌和直肠癌以缺铁性贫血为主(P0.05)。左半结肠癌以多因素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伴贫血患者中肿瘤骨髓侵润占8.13%,以低/未分化患者肿瘤骨髓侵润发生率较高(P0.05),骨髓穿刺与骨髓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0%,所有骨髓侵润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在结肠癌贫血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髓坏死的诊断体会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430030何大双,张影萍,路武骨髓坏死是一较少见的临床病征,病情危重,诊断困难。我院于1992年收治3例,均通过骨髓穿刺及活检确诊。本文重点比较骨髓穿刺与活检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血像、...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8岁。因间断头晕、乏力8年余,发热2个月伴腹泻20余天,于2002年5月13日入院。患者8年前出现头晕、乏力、面色发白,到当地医院查“贫血”,输血400 ml后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经抗疟治疗后出院。1个月后再次发热,检查白细胞0.8×10~9/L,血红蛋白30 g/L,血小板30×10~9/L。骨髓穿刺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经输血、抗感染、服肌酐治疗后出院,未复查血常规。否认有肝炎、结核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放射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2007年1月3日出生,第4胎,足月剖宫产,出生时体质量3kg。2007年1月6日在医院产房规范接种卡介苗后,3月份发现左腋下有一直径1.5cm肿块,5月份肿块增大,并伴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接种医院检查触及左腋下3cm×2cm肿块,进行抗炎治疗后未见效果。5月26日入住县级医院,B超检查示“左腋下多个淋巴结可及部分肿大”,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左腋下淋巴结炎”,治疗后病情仍未得到控制。5月31日转至浙江省儿童医院,入院诊断“左腋淋巴结核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液免疫功能检查:IgG8.8g/L、IgA1.26g/L、IgM1.61g/L、IgE94I U/m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93U/L、738U/L,结核杆菌抗体阴性;CT检查考虑为“粟粒性肺结核”;入院后予强力宁护肝降酶、抗感染及补液等对症治疗,未好转。6月5日以“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转往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治疗,入院检查:CT示两肺粟粒性病变及肝损病变可能,腋下肿块病理切片示结核性炎症伴感染,腋下淋巴穿刺液抗酸杆菌阳性(4+)、培养有分枝杆菌生长,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4/CD8分别...  相似文献   

17.
胆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但依靠常规检查手段有时难以明确诊断。为了提高胆道结石诊断的正确率,我院采用细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结合“B”超和ERCP 等影象学检查来诊断胆道结石,大大提高了胆道结石的诊断水平。现将1980年7门至1986年9月我院进行的600例 PTC 中诊断为胆道结石的21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魏绪廷 《山东医药》2006,46(11):40-40
2000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对68例结核病合并贫血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现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27年收治的M蛋白相关范可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1986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例M蛋白相关范可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征、骨骼表现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4例患者的病程为3个月3年,均有明显骨痛,无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范可尼综合征诊断,24 h尿轻链KAP和LAM均明显升高,其中3例患者血或尿免疫固定电泳发现M蛋白。4例患者骨髓穿刺和活检病理均提示骨髓浆细胞比例高于正常(2.0%3年,均有明显骨痛,无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范可尼综合征诊断,24 h尿轻链KAP和LAM均明显升高,其中3例患者血或尿免疫固定电泳发现M蛋白。4例患者骨髓穿刺和活检病理均提示骨髓浆细胞比例高于正常(2.0%5.5%),均未发现淀粉样变证据。3例行肾穿刺活检结果均提示肾间质病变。治疗方法:补钾、纠酸、补磷、维生素D制剂和钙剂治疗,针对浆细胞增多的化疗作用有限。结论对于成人起病的范可尼综合征、尤其是表现有明显骨痛的患者,应注意筛查M蛋白。对诊断为M蛋白相关范可尼综合征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病历摘要例1:女,16岁,学生。入院前3个月双下肢紫癜,曾多次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用强的松治疗,紫癜可暂时消退。3周前紫癜再次出现,伴关节疼痛及血尿,又诊断为“肾炎”,于1978年12月11日住我院。体检:双膝关节以下有密布、对称性紫红色点片状紫癜,左小腿外侧有1×1cm 溃疡。心率112次/分.肝肋下Ⅰcm,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RBC281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