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正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35-313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疑似肺动脉栓塞病例在进行肺部螺旋CT平扫后再进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并对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三位重建.结果:18例疑似PE病例检出15例.15例PE患者中发现32支肺段以上肺动脉发生PE,CT直接征象:充盈缺损(中心性和偏心性)、附壁血栓及完全性阻塞;间接征象:"马赛克"征、胸膜下梗死灶、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其中MPR和MIP对栓子显示肺动脉内血栓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损改变,多平面重建显示较三位重建效果更好.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PE有效、安全、迅速的首选方法,能代替X线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21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 21例患者中,叶及叶以上肺动脉均清晰显示.21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见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栓子部分或完全融解,管腔内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消失,相应肺部症状也得到改善.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准确、快速、无创性的优点,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赫崇安 《首都医药》2006,13(16):36-37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征,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例临床诊断PE患者的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资料的影像学表现,并与其肺动脉造影(DSPA)或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本组27例均与临床诊断相符,中心型11例,周围型13例,混合型3例。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叶及叶以上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检出PE阳性14支,段肺动脉清楚显示435支(显示率达81.0%),检出PE阳性77支,亚段肺动脉清楚显示801支(显示率达74.3%),检出PE阳性55支。PE的直接征象包括血管腔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轨道征和附壁血栓;间接征象有肺梗死灶、“马赛克”征、右室增大和/或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PE简便、安全、无创、准确、可靠,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以代替有创的肺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4.
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im,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所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我们采用64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处理技术。为临床及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利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并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原始数据行层厚为0.625mm和1.250mm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比较不同重建层厚和重建方式的敏感度。结果病变累及467条各级肺动脉,0.625mm和1.250mm重建层厚对各级肺动脉及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MPR对亚肺段动脉栓子的敏感度高于MIP,对肺叶、肺段肺动脉栓子的敏感度无差异。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做为诊断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亚段及以下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重新利用后处理软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同时与原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29例患者中,发现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26例30支,偏心型6支,闭塞型18支,附壁环形型6支;3例仍未见明显栓塞.而原操作仅报告肺动脉栓塞19例20支,漏诊率较高.结论 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细致的工作态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共28例,图像后处理采用MPR、CPR、MIP、VR。结果:28例肺动脉栓塞累及肺动脉及各级分支共计125支,其中右肺动脉69支、左肺动脉56支。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均可清晰显示。结论: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栓子的形态及栓塞范围,其安全、快速、无创及诊断准确性在肺动脉栓塞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世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573-257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MSCTPA)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SCTPA检查并证实为PE的患者21例,采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结果:本组21例PE患者中,主肺动脉、左及右肺动脉、叶间肺动脉、叶肺动脉、舌支肺动脉的显示率100%,对段肺动脉的显示率达93.3%.其中左右肺动脉栓塞5支,叶肺动脉栓塞28支,段肺动脉栓塞65支.结论:MSCTPA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MSCTPA的征象,利用随机软件对各支肺动脉血管1~4级分支血管进行多平面三维重建(MRP)、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PCR)和容积再现(VR)。结果 2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受累肺动脉及分支共102支,CTA直接征象表现:偏心型充盈缺损、中心型充盈缺损及完全闭塞性充盈缺损3型;CT间接征象表现:肺动脉高压、肺纹理稀疏、心脏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合并肺感染等。结论 64排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具有无创、快速、直接、特异性较高及后处理功能强大的特点,为临床定性诊断及溶栓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实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肺动脉栓塞病患16例在多层螺旋CT成像检查资料,并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肺动脉成像,并分析其CT特性价值。结果 16例中,共发现肺动脉栓支136支,其中左右肺动脉12支,肺叶动脉受累22支,段肺动脉受累55支,亚段支受累约47处。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无创、有效、敏感度高,可代替传统的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排螺旋CT对94例临床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肺动脉造影,并将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对38例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影像学研究.结果 通过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可充分观察到肺动脉栓塞的部...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颖  张双红  激扬 《安徽医药》2007,11(2):157-158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GE LightSpeed16 16层螺旋CT机对12例肺栓塞病人行造影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再处理.结果 共分析12例病人738支肺动脉,其中193支肺动脉分支显示栓塞,占26.2%.直接征象为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充盈缺损30支,偏心型充盈缺损102支,附壁血栓16支,完全闭塞15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1例,肺梗死3例,胸腔积液4例,肺动脉高压2例.结论 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方便、快捷、无创,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行胸部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原始图像进行肺动脉重建。结果 38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19支,段肺动脉42支及亚段肺动脉52支;肺动脉栓塞的直接CT征象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有"少血征"、节段性肺梗死、胸腔积液及肺炎等。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已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手段,能对肺动脉栓塞作出早期诊断,帮助临床及时实施有效的溶栓和防栓塞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张杰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73-7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例经多层螺旋CT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共累及123支肺动脉或分支,CT直接征象为完全阻塞型4例,中心型3例,附壁型12例,环壁型5例;间接征象为心包或胸膜腔积液5例,双肺斑片状渗出和实变影7例,肺动脉高压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部位及栓子的形态,且诊断快捷,安全无创,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使用多层螺旋CT行平扫以及造影增强扫描,采集图像。结果图像显示患者有栓塞肺动脉98支,其中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4支,叶肺动脉26支,段肺动脉28支以及亚段肺动脉40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有7支,占7.1%,偏心型充盈缺损有79支,占80.6%,附壁环型充盈缺损有8支,占8.2%,闭塞型充盈缺损有4支,占4.1%;间接征象为双肺见斑片状渗出灶及实变影2例,纤维条索影11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例,患者的间接征象表现为肺灌注不均。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同时具有快速、有效及无创伤等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PACS系统内2013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临床资料,观察30例患者肺动脉栓塞分级、分型情况。结果肺栓塞中心型16例(53.3%)、周围型12例(40.0%)均高于完全型2例(6.7%),χ~2=16.78、14.26,左右肺动脉主干6例(20.0%)、叶间肺动脉及叶动脉14例(46.7%)、段及亚段肺动脉9例(30.0%)均高于主肺动脉1例(3.3%),χ~2=15.36、1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28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应用,可以清晰的显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6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及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PE病例CT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超声心动图诊断PE的直接征象(肺动脉血栓)3例,间接征象20例,无异常变化33例。结论超声检查发现肺动脉栓塞直接或间接征象可以明确诊断或疑似诊断,而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准确、无创性诊断PE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万林  肖云龙  胡晓华 《江西医药》2013,48(7):633-634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PA及重建技术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例肺栓塞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PA及图像后处理分析的资料。结果 24例肺栓塞病人发现372支不同节段肺动脉栓子,有4种形态,在重建技术中,显示效果依次为薄层、MPR、MIP、VR,VR在亚段上意义不大。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显示肺栓塞栓子的部位、形态及其间接征象;薄层及MPR为可靠的图像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利用其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6年来共计28例肺动脉检塞的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利用其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显示重建(VRT)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肺动脉,分析其检塞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中经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均获得了良好的显示,显示受累肺动脉196支,右肺113支,左肺83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36支,叶肺动脉72支,段肺动脉76支,亚段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技术在诊断肺栓塞方面,具有安全、准确、无创伤、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主要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8例临床诊断为肺动脉栓塞(肺栓塞)的患者应用4层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CT后重建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结果 28例患者共发现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子172支,包括肺动脉完全闭塞29支(占16.9%),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116支(67.4%),肺动脉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27支(15.7%)。结论 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基层医院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