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兰  汪华  唐中 《西部医学》2003,1(3):271-271
目的 观察心肌挫伤患者在 4 8小时内心肌标志物含量的变化及判断心肌挫伤的程度。方法 对 2 8例心肌挫伤患者在 4 8小时内不同时间分别采集静脉血 ,测定肌红蛋白 (Myo)和肌酸激酶同功酶质量 (CK- MB)、肌钙蛋白 I(c Tn I)等心肌标志物含量。结果 伤后 8小时血清中 Myo、CK- MB和 c Tn- I含量均升高 ,其中 Myo和 CK- MB在伤后 8小时升高明显 (P<0 .0 1) ;在伤后 2 4小时 c Tn I升高最为明显 ,而 Myo、CK- MB含量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 心肌标志物的联合测定在判断心肌挫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c Tn I的特异性高于 Myo、CK- MB  相似文献   

2.
血清CTnI和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疾病 ,病情凶险 ,如不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后果严重 .在AMI救治过程中 ,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0多年来 ,临床一直将 CK- MB作为实验诊断的理想标志物 ,但大量研究证明 ,CK- MB诊断 AMI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不尽收稿日期 :1999-11-0 1; 修回日期 :2 0 0 0 -0 5 -10作者简介 :顾炳权 ( 195 6-) ,男 (汉族 ) ,甘肃省榆中县人 .主管技师 .Tel.( 0 2 9) 3 5 2 0 0 93人意 ,CTn I是心肌组织中特有的蛋白质 ,特异性很高 ,血中持续时间长 ,如果同时检测 CK- MB,CTn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酶速率法测定 60例冠心病 ( CHD)患者及 2 0例正常对照组 ( CP)的 C反应蛋白 ( CRP)、心肌肌钙蛋白 ( c Tn )、肌酸激酶 ( CK)及其同工酶 ( CK- MB)的阳性率。结果  CHD组患者的 CRP、 c Tn 、CK- MB和 CK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CP组 (均为 P<0 .0 5 )。CHD组又分为 3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 ( AMI) 2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 U A) 2 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 ( SA) 2 0例。AMI组患者的 CRP、c Tn 、CK- MB和 CK阳性率明显高于 SA组 (均为 P<0 .0 1) ;UA组 CRP和 c Tn 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SA组 (均为 P<0 .0 1) ,但两组间 CK- MB和 CK的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 (均为P>0 .0 5 )。结论  CRP和 c Tn 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T( 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 MB)对病毒性心肌炎( VM)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免疫抑制法,对5 3例不同病程VM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VM患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阳性率分别为49.0 6%和32 .0 8%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 ;病程小于6个月的VM患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上病程的VM患者( P<0 .0 1 )。结论:c Tn T和CK- MB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时比较敏感的指标,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以前一直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在AMI早期、晚期诊断中存在灵敏度低、特异性差,升高持续时间短等缺陷 [1,2],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是在新近发现的用于AMI早期诊断的新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引起国内外心血管专家的广泛关注[3].本文对38例AMI患者的血清GPBB,肌红蛋白MB和CK- MB进行了比较测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troponin,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对心肌损伤状况判断的意义 .方法  6例接受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患者 (在移植前及移植后不同时间取患者静脉血标本 ,检测其血清中 c Tn I和 CK- MB的水平 .结果  6例患者中有 1例术前血清中 c Tn I和 CK- MB的浓度高于正常 ,6例患者 c Tn I和 CK- MB均在手术后当日达最高峰 ,5例患者 c Tn I在术后 (10~ 34) d下降至正常人水平 .CK- MB在术后 (11± 16 ) d下降至正常人水平 .结论  c Tn I与 CK-MB在心脏移植前后的变化规律相似 ,但 c Tn I高于正常的时间较 CK- MB长 ;术前 c Tn I与 CK- MB正常的患者预后较好 ;c Tn I与 CK- MB升高与手术损伤及移植排斥反应有关 ,心脏移植后受者血清中 c Tn I与 CK- MB的动态变化趋势与心脏移植效果有密切联系 ;c Tn I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高于 CK-MB.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心脏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用氧合血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心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的 2 2例病人作为 A组 ;将不阻断主动脉心不停跳下二尖瓣置换术的 30例病人作为 B组。测定并比较 A、B两组不同时点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及肌钙蛋白 I(c Tn I)的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 CK- MB、c Tn I在术中冠状静脉窦血和术后静脉血相应各时点含量变化情况是相似的 ,两者相应各时点 CK- MB、c Tn I含量平均值之间的比较经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用氧合血冠状动脉持续顺行灌注心不停跳主动脉瓣置换术与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同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20-1421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生后4h、8h、12h、24h、48h以及第5天、第7天的血清,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值,另测定40例健康者血清做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采用胸痛12h后的血清测定值),分别和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测定4h和第5天、第7天的血清肌钙蛋白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MB。所以,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诊断时间和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发生后4h、8h、12h、24h、48h以及第5天、第7天的血清,测定其血清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值,另测定40例健康者血清做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M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采用胸痛12h后的血清测定值),分别和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测定4h和第5天、第7天的血清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MB。所以,血清肌钙蛋白I的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宽的诊断时间和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何穗  刘康  龙国文  毛福青 《西部医学》2009,21(10):1796-1797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心梗组、疑似心梗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TnT、CK—MB水平,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ROC统计分析。结果心梗组、疑似心梗组和健康时照组的血清cTnT、CK—MB水平两两之间有显著差异。cTn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CK—M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cTnT诊断价值高于CK—MB。结论血清cTnT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而特异的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Ck-MB,CK—MB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快速检测并比较两组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钙蛋白(c Tn T)水平。结果:研究组入院时、入院后8 h、16 h、24 h的Mb、血c Tn 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K-MB入院后8 h、16 h、24 h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 Tn T诊断特异性为98.59%,敏感度为95.77%;Mb诊断特异性为70.42%,灵敏度为92.96%;CK-MB诊断特异性为80.28%,灵敏度为88.73%。结论: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诸多诊断 AMI的酶学指标中 ,含 M和 B亚基的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曾一度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而广泛应用多年。随着对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不断深入研究 ,逐渐发现若干灵敏性、特异性较好的标志物。其中 ,心肌肌钙蛋白 (c Tn)以其优异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正逐步取代 CK- MB,成为判断心肌损伤坏死的新的确定标志物 [1 ,2 ]。1 心肌肌钙蛋白的一些生化特点肌钙蛋白复合体作为一种 Ca2 +敏感的分子开关 ,其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释放形式一直受到很大关注。1.1 肌钙蛋白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健康对照组、AMI组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1例AMI患者就诊时cTnT和CK- MB阳性率分别为90%和48%,入院24h后阳性率分别为100%和87%.健康对照组的结果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对于AMI患者来说,cTn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优于传统项目CK- MB.  相似文献   

14.
郭乃芸  朱静  杨暴  付志诚 《医学争鸣》2002,23(4):379-379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 (AMI) [1 -4 ]常用的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清酶 (L DH)用于诊断虽已多年 ,但其特异性仍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 1 990年以来 ,心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的研究进展较快 ,发现心肌细胞损伤时 ,c Tn T在血中出现的时间早 ,持续时间长 ,特异性强 ,因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5] .我们采用定性的方法测定 c Tn T,探讨其在心脏疾病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8/ 2 0 0 1住院的心脏疾病患者 85(男 52 ,女37)例 ,年龄 (64± 1 1 )岁 .依据 1 980年全国内科…  相似文献   

15.
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AMI病人75例,对照组 54例。AMI病人于发病后 2~6小时, 6~12小时、12~24小时、1~3天、3~7天、7~10天采血,系列测定cTnⅠ和激酸激酶同功酶MB(CK MB)。对照组至少测定 1次cTnⅠ,CK -MB浓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AMI发病后 2~12小时,cTnⅠ的敏感性与CK MB对比无明显差异,但AMI发病后 12 ~24小时至 7 ~10天,cTnⅠ敏感性高于CK-MB。(2)血清cTnⅠ、CK- MB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 97 96%和 88 89%。结论 血清cTnⅠ是诊断AMI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尤其AMI晚期,其阳性率远高于CK -MB,表明cTnⅠ诊断AMI的时间窗较CK MB宽。  相似文献   

16.
探讨单项及联合检测血清肌红蛋白,肌钙蛋白对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的意义。选择82例急性胸痛1-12小时入院患者,分别用金标法检测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MB敏感度最高,但特异性差,CK-MB敏感度最差。Tn-T可做为一项准确可靠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常用心肌酶谱中的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肌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胸前区部位疼痛的患者105例,上述选取对象中,最终确诊为急性心梗患者50例,记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上述研究对象均采用无抗凝剂黄管采集的静脉血,使用贝克曼AU-5811为仪器进行相关项目的测定,对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实验组5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肌红蛋白(My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对四种心肌标志物外加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其中c Tn I在早期的急性心梗发作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其次为CK-MB、Myo,同时Myo在心梗后的1~3h内的浓度迅速增高,稍优于CK-MB,而hs-CRP的特异性最差。  相似文献   

18.
血清CRP、PA、CK-MB、cTnI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大迁  马涛  李智芳 《重庆医学》2003,32(3):347-348
目的:为探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PA及CK-MB、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分别观察血清CRP、PA及CK-MB、cTnI在AMI疾病中的变化。结果:AMI胸痛发生后4h,CRP的敏感性最高,CK-MB次之,但均明显高于cTnI和PA。发病12h后,CRP、PA、CK-MB均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cTnI阳性出现早且持续时间较长,其敏感度及特异性成于CK-MB。而CRP在AMI时可出现较高的阳性率且持续时间长,但特异性较差。血清PA则阳性率较低,诊断意义较小。结论:cTnI对于AMI最具诊断价值。cTnI与CRP、CK-MB一起相互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心肌肌钙蛋白-T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 ,正确诊断与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同时进行了cTnT与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的检测 ,并对确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1 1 试剂来源 心肌肌钙蛋白—T快速检测试纸条由德国宝灵曼公司提供 ,CK、CK—MB检测试剂使用利德曼试剂盒。1 2 标本来源 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门诊及住院病人 ,采集病人静脉血 5 0 0 μl,肝素抗凝。同期进行CK、CK—MB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确诊的AMI患者进行cTnⅠ与CK—MB测定。结果AMI患者血中cTnⅠ的持续时间大于CK—MB。结论cTnⅠ在AMI患者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时,cTnⅠ与CK—MB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