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目的:探析双极电凝与单极电刀在扁桃体于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双极电凝组(观察组,n=50)与单极电刀组(对照组,n=50)。比较两组切除双侧扁桃体所需时间、出血量、伤口疼痛评分、白膜脱离情况、术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9.54±6.51)min vs(38.46±7.8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9.67±4.32)ml vs(53.12±9.11)ml,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白膜生长情况好,术后咽痛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切除扁桃体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白膜生长好、术后疼痛轻以及术后出血少等优点,可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频电刀进行前庭大腺囊肿与脓肿造口术与传统造口法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高频电刀造口术组(试验组)20例;传统造口术组(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短(P〈0.01),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少(P〈0.01),无需缝合,术后复发率低(P〈0.01),局部无瘢痕形成,性交痛发生率低,并保留腺体功能。结论高频电刀造口法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操作简单、快速,术中出血少,术后愈合好,复发率低,无瘢痕形成,不影响患者性生活,经济、有效,易于接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全麻下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与局麻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疗效。方法:将55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B组30例,A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行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B组采用局麻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A、B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8%和83.3%,P〉0.05,术后12个月A组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分别为84%和56.6%,P〈0.01。结论:全麻下等离子刀腭咽成形术较局麻下单纯等离子刀打孔消融+切割术远期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微创、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到本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68例扁桃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平均分为两组,A组行传统术式治疗,B组采用超声刀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A组(P〈O.01);手术时间、术后脱膜时间均短于A组(P〈O.01);B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A组(P〈O.01)。结论:对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在术后采用超声刀辅助,能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贾惠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3):368-369
目的探讨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将88例有子宫全切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2组,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48例,传统子宫全切术组(对照组)40例,比较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80±15)min],术中出血量少[(58.2±11.3)ml],术后病率低(4.2%),疼痛轻,排气时间短[(24±6)h],抗生素应用时间短[(3.9±0.4)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随访性生活下降(2.08%)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缝合腹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安全、简单,并发症少,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行改良B.Lynch缝合法的应用时机及其效果。方法将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胎盘娩出后A组行预防性改良B.Lynch缝合法;B组经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或出血量超过400ml,再行改良B.Lynch缝合法;另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0例作为C组,观察三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分别为(266.00±29.90)、(301.33±40.30)ml,明显少于B组(512.67±202.12)、(554.17±201.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手术时间(33.73±2.28)min,明显少于B组(49.33±10.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h出血量〉400ml的发生率A组为6%(3,50),低于B组的64%(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行改良B.Lynch缝合法比传统止血方法治疗无效时再使用的效果更好,节省手术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无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垂体后叶素及止血芳酸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中的临床止血疗效。方法将本院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级行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的患者98例按术中止血方法不同分2组,观察组(50例)术中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及术毕阴道填塞止血芳酸纱布;对照组(48例)术中生理盐水宫颈局部注射,术毕单纯纱布阴道填塞。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需要缝合止血的例数、手术时间、术后出血例数、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10.2±3.8)min]对照组[(20.5±7.6)min,P〈0.01],术中出血量[(10.2±7.5)m1]少于对照组[(80.5±30.2)ml,P〈0.01],术中需要缝合止血的例数明显减少对照组(0%VS52.1%,P〈0.05)。术后近期出血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垂体后叶素及止血芳酸在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中止血效果好,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8.
刘震清 《现代保健》2011,(14):47-48
目的探讨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全麻下应用电刀切除双侧扁桃体,鼻内镜下动力切割器切除扁桃体增殖体,术中双极电凝止血。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者AHI、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成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官腔填塞纱条法和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比较二者的止皿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山东济宁市中区第二人民医院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共者28例,其中24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4例由于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依据止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行宫腔填塞纱条法(对照组)16例,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研究组)12例。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阴道流血量均〈50ml,对照组(37.19±12.76)m1,显著高于研究组(22.17±8.95)ml,组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产褥病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止血方法与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及官腔填塞纱条法均是控制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但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的止血效果优于宫腔填塞纱条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和常规方法在治疗因扁桃体肥大所致的成年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时术中、术后的差异。方法36例经多导睡眠监N(PSG)诊断为OSAHS的成年人,电子鼻咽镜及常规检查明确阻塞主要原因为扁桃体肥大,随机将一侧行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等离子侧),另一侧行常规剥离法(对照侧)。等离子侧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连接EVac70刀头,切除扁桃体;对照侧采用常规的扁桃体剥离法。记录每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1-10d患者每日记录咽部两侧的疼痛情况,术后第10天,分别观察并记录每侧扁桃体窝内白膜状况。结果等离子侧手术时间为(6.5±3.3)min,比对照侧[(10.8±4.5)min]短,术中出血量〈15ml,明显少于对照侧的(90±3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等离子侧术后1~6d疼痛明显轻于对照侧(P〈0.05或〈0.01);等离子侧较对照侧自膜脱落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成年人OSAHS,具有创伤轻、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别在腹腔镜下及经腹手术治疗宫角妊娠的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确诊宫角妊娠36例.据病情分为A组:未破裂型16例,破裂型(出血量〈800ml)4例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及同时常规下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吸宫术:B组:破裂型(出血800~2500ml)16例行经腹宫角楔形切除术。结果A组2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恢复顺利,无1例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16例患者及时手术,经输血治疗后均如期恢复,存在2例持续性异位妊娠。A组术中出血(40.2±15.3)ml,B组术中出血(75.2±28.6)ml,A组出血量少于B组(P〈0.01);手术时间A组(68.2±21.6)min,B组(80.9±20.2)min(P〈0.05)。结论术前诊断明确,排除手术禁忌,腹腔镜下宫角楔形切除术治疗宫角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PPH治疗重度痔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吻合器痔黏膜环状切除术(PPH)的效果。方法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下(局麻组)对112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和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腰硬联合麻醉组)对258例Ⅲ、Ⅳ度痔患者行PPH。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需镇痛药者,局麻组所占比例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Х^2=7.46,P〈0.01);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尿潴留方面的比较中,局麻组均少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结论应用局部麻醉联合镇静药物作用下行PPH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PH可取得同样的术中镇痛效果,但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杨帆 《药物与人》2014,(10):59-60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止血,治疗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方法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患者手术时间为69.5±4.2min,出血量为为589.2±88.3ml,不起反应发生率为8.1%(5/62),对照组中患者手术时间为78.2±3.9min,出血量为为704.2±90.5m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11/6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减少术中的出血量,而且能有效的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付国英 《现代保健》2011,(31):25-26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小儿扁桃体挤切术与小儿扁桃体剥离术对机体的创伤大小。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3月济宁交通医院耳鼻喉科收冶的扁桃体疾病手术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小儿扁桃体挤切组(A组)75例,行扁桃体挤切术;小儿扁桃体剥离术(B组)70例,行小儿扁桃体剥离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手术后6h内及术后第5—6天出血,放射性耳痛,术后创面瘢痕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h内及术后第5~6天出血,放射性耳病及创面瘢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扁桃体挤切术与小儿扁桃体剥离术相比,具有器械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引起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彭氏多功能外科解剖器(PMOD)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采用PMOD对86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治疗组),与采用常规剥离法切除扁桃体的72例患者(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反应做比较。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9.0±1.3)ml,对照组为(62.0±7.0)ml,治疗组手术时间为(12.7±2.1)min,对照组为(26.9±3.7)min,且前者术后反应轻、愈合快。结论采用PMOD切除扁桃体,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TVH手术步骤对28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者行TVH,取同期经腹子宫切除(TAH)28例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50min±19min,短于TAH组92min±16min(P〈0.01),出血量190ml±26ml,少于TAH组276ml±31ml(P〈0.01),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TAH组(P〈0.01);术后病人满意度TVH组明显高于TAH组(P〈0.01)。结论:TVH术较TAH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体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无腹部疤痕等优点;术后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符合微创理念、安全、手术效果好,副反应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王钦萍  周宏 《现代保健》2014,(26):29-31
目的:比较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VI缝合的效果,选择更好的子宫切VI缝合方法。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子宫切121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和连续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子宫切171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记录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111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恶露时间,并且降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开腹组(P〈0.01),T型管拔管时间明显晚于传统开腹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镇痛使用盐酸哌替啶剂量均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传统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2周、4周、8周GIQLI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术后16周GIQ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出现胆汁漏3例,腹膜炎3例,出血1例,切口感染1例,胆石残留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传统开腹组术后出现胆汁漏3例,腹膜炎5例,出血2例,切口感染3例,胆石残留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满意,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同时要求术者严格掌握腹腔镜手术指征,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老年开胸手术病人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与硬膜外复合全麻组(C组)。于麻醉前、术毕、术后6h、24h、48h采血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cTnT的浓度。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CK、AST、LDH在术毕及术后均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cTnT在术后显著高于麻醉前(P〈0.01)。C组除CK在术毕24h高于麻醉前外(P〈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K、AST在术毕及术后6h显著低于G组(P〈0.05),LDH在术后6h显著低于G组(P〈0.05).而cTnT在术后6h、24h及48h均显著低于G组(P〈0.05)。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更能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麻下与常规术前对患者行胃管置入术的差异。方法:将60例肝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术前30min在病房内行胃管置入术.实验组为在手术室全麻下行胃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在置胃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疼痛反应;置管前、置管后1min、置管后5min血压、心率变化及心肌耗氧率。结果:实验组1次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实验组不适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波动范围实验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两组比较,全麻下置胃管术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宜选择全麻后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胃管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