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先天性小耳畸形除表现为耳廓先天性发育不良外,还常伴有外耳道闭锁及中耳畸形。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上皮残留,可并发胆脂瘤[1]。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容易诊断,但合并外耳道胆脂瘤及并发感染时临床上常发病较隐匿,易合并颅内外并发症。现报道一例先天性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合并胆脂瘤及耳后骨膜下脓肿一例的临床资料,对本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8岁,主因右耳先天性耳廓畸形伴听  相似文献   

2.
外耳道狭窄闭锁常为先天性所致,多伴有中耳及内耳畸形.外耳道成形术后,选择一种理想的材料,保持成形外耳道预防再闭锁非常重要.我科从1998~2003年收治7例(8耳)先天性外耳道狭窄闭锁患者,4耳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支架,4耳应用碘仿纱条或硅胶管扩张,前者收到了良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其病史、颞骨CT、听力学检查资料,将其分为外耳道狭窄组(23例25耳)和外耳道闭锁组(31例33耳),分别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术,术中均取腹股沟游离皮瓣,自制改良菱形皮...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并外耳道胆脂瘤及腮裂瘘管很少见。现报道 1例如下。患儿 ,男 ,3.5岁。自出生后即发现双耳廓偏小 ,无外耳道口 ,两个月前左耳后肿大 ,切开后排出大量脓液。以后左耳后经常流脓。于 1 999年 7月 7日以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并小耳畸形收治入院。专科检查 :双耳廓偏小 ,畸形 ,外耳道闭锁 ,鼓膜不能窥见。左耳垂前可见一瘘管口 ,左耳垂后可见一纵形瘢痕。患儿哭闹时口角向右歪斜。CT示 :双侧外耳及中耳畸形 ,右侧骨性外耳道闭锁 ,左侧膜性外耳道闭锁。诊断 :1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2左腮裂瘘管 ;3左侧周围性面瘫 ;4先天性外耳道胆脂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狭窄或再闭锁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出现狭窄或闭锁的患者行再次手术,选取耳道后方作切口,切除狭窄或闭锁的瘢痕,扩大外耳道,术腔植皮,7耳同期鼓室成形。结果10耳中2耳外耳道出现再狭窄,经局部注射激素,纱条压迫后缓解,术后语频听力提高15dBHL者7耳,听力无改变3耳。结论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成形术后狭窄或再闭锁病例,再次手术仍是有效的方法,并可同期行鼓室重建。  相似文献   

6.
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致外耳道胆脂瘤6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外耳道胆脂瘤在临床并非罕见,多属先天性原发性外耳道胆脂瘤,而由耳外伤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外伤耳后外耳道瘢痕狭窄或闭锁所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耳廓畸形、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及先天性中耳畸形常合并发生.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听觉功能,其治疗要综合考虑美学与听力因素作出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中耳畸形特点,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996年1月10年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获随访,资料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44例(50耳)。结果先天性外耳道闭锁44例中6例接受双耳手术,全部病例伴不同程度的再廓和听骨链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钛金属管网状支架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外耳道重建术中的作用,评估钛金属管网状支架预防外耳道重建术后外耳道再度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16例(16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同期行外耳道和中耳成型术,在成形的外耳道内置钛金属管网状支架支撑;术后14 d取出外耳道内填塞物,保留内置的支撑钛金属管网支架,并于1年后取出。结果术后随访2年,全部病例新成形的外耳道形态良好,局部无感染与肉芽组织增生,无再度狭窄或闭锁。结论外耳道成形术中应用钛金属管网状支架支撑成形的外耳道,对预防术后外耳道再度狭窄或闭锁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鼓窦径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的效果及重建耳道再闭锁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1998年 5年间收治的 89例 (94耳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病人 ,均采用鼓窦径路重建外耳道 ,鼓室成形术 ,其中 型 80耳、加高 型 11耳、内耳开窗 3耳。康宁克通 A注射、扩张子扩张等预防耳道再闭锁。结果 :94耳均顺利找到鼓窦 ,开放鼓室 ,行听力重建 ,术后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提高 2 0 d B以上者 80耳 (85 .1% ) ,提高 2 5 d B以上者 49耳(5 2 .1% )。再造耳道有闭锁征象者经康宁克通 A注射、扩张子扩张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鼓窦径路治疗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具有易掌握、安全、省时、效果可靠等特点 ,再造耳道有闭锁征象时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CT定位行外耳道闭锁手术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CT定位打开骨性外耳道闭锁板行外耳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并外耳道闭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22耳)先天性小耳并外耳道闭锁进行术前高分辨率CT检查,术前在CT定位和指导下打开骨性外耳道,一期进行耳廓、外耳道、中耳成形。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4年,听力平均提高28dB,耳廓外观满意,无外耳道再狭窄或闭锁。结论:高分辨CT定位、指导下打开骨性外耳道安全、快捷,一期进行耳廓、外耳道、中耳成形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侧外耳道皮片移植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耳道再造术后外耳道健康维持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年龄≥12岁、Jahrsdoerfer评分≥8分的单侧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开展外耳道再造术(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000032103)。采用双组同意Zelen设计,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根据计算机预先生成的随机对照表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虚拟耳镜在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评估作用.方法 应用虚拟耳镜观察耳病患者102例(204耳),72例(75耳)完成鼓室成形术和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其中慢性中耳炎53例(55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1 9例(20耳).结果 2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虚拟耳镜观察19耳听骨链破坏,手术证实23耳均有听骨腐蚀;3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虚拟耳镜观察29耳听骨链不同程度破坏,手术证实23耳锤骨和砧骨侵蚀,11耳镫骨头或镫上结构缺失;20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术前提示18耳听骨畸形,2耳小鼓室无听骨链,手术证实17耳外耳道闭锁,听骨严重畸形,2耳镫骨缺失,1耳前庭窗闭锁.2耳术后突然听力下降,复查虚拟耳镜发现移植听骨与鼓膜脱离.虚拟耳镜与手术探查符合率,中耳炎为92%,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为100%.结论 虚拟耳镜为鼓室成形术术前病变程度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伴胆脂瘤1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chuknecht( 1 989)报告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伴胆脂瘤的发病率为 8% ,我科 1 985~ 1 997年收治 68例先天性耳畸形患者 ,伴有胆脂瘤者 1 9例 ,发病率为 2 7.9% ,临床误诊 1 5例。为使同道重视 ,现将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的中耳畸形特点、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1996年1月10年间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并获随访、资料完整的先天性外耳道畸形44例(50耳)。结果先天性外耳道闭锁44例中6例接受双耳手术,全部病例伴不同程度的耳廓和听骨链畸形。后者最多见于锤、砧骨(90%),其次为镫骨上结构(36%)。伴面神经畸形者占32%(16/50)。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后6个月听力改善10dB以上33耳(66%),听阈小于40dB的13耳(26%)。术后18耳(36%)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外耳道狭窄或闭锁(17耳次)最多见,其次为术腔不干、流脓(9耳次)和鼓膜外侧愈合(7耳次)。术后听力无改善或恶化者均因外耳道重新狭窄或闭锁,以及移植鼓膜的外侧愈合所致。结论保持术后重建外耳道的宽度及防止鼓膜外侧愈合是提高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外耳道闭锁症,外耳道狭窄症,通常以外耳道成形术或鼓室成形术来修复。其手术的目的是具有自洁作用,形成的外耳道不发生再狭窄,同时听力改善。应用岛状带蒂皮瓣对3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症伴轻度耳廓畸形患者行外耳道成形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isch技术在预防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重建后再闭锁和狭窄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73例(74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患者,均采用鼓窦径路手术入路,术中用Fisch技术重建外耳道。59耳(79.72%)获随访6个月~5年。结果:59耳中有2耳(3.38%)狭窄,主要在外耳口以下,无一耳闭锁。49耳(83.05%)术后听力结果长期稳定,10耳(16.95%)因成形鼓膜增厚而听力下降(均大于15 dB)。结论:Fisch技术能有效预防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重建后再闭锁和狭窄。但术后的定期随访和炎症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Ⅰ期整复治疗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并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间我科收治52例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并存中耳畸形患者。其中Ⅰ期全耳廓再造 外耳道成形 听骨链成形19例,耳后置水囊皮肤扩张器 外耳道成形 听骨链成形9例,单纯外耳道成形 听骨链成形20例,单纯外耳道成形 人工听骨安装2例,单纯Ⅰ期全耳廓再造 外耳道成形2例。结果听力重建50例,术后1月听力均有提高,语言频率平均提高25dB以上;其中术后随访6月~5年的38例,29例(76%)语言频率听力平均提高5~40dB。再造耳廓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耳廓挛缩;外耳道再造52例中,出现外耳道狭窄4例,外听道再闭锁者2例,均经及时处理得到缓解。未出现面瘫及迷路漏管等并发症。结论Ⅰ期整复治疗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并存患者,并利用自体肋软骨再造耳廓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耳道闭锁或狭窄的更好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接受外耳道成形术的外耳道闭锁或狭窄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2年。结果 15耳中术后出现再闭锁1耳,其余患者外耳道均获得扩大。结论 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可根据先天性或后天性,伴或不伴中耳乳突病变,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关键在于成形外耳道和外耳道口,移植皮片覆盖缺损区并成活。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8 000~1/10 000,其中1/4是双侧发病[1],临床表现为外耳道发育不全,常伴有耳廓和中耳畸形,导致传导性聋,部分病例合并存在内耳畸形和感音神经性聋[2]。多数先天性双侧外耳道闭锁患儿因存在60 dB左右的听力损失[3]而导致言语发育障碍,因此应尽早对此类患儿进行听力干预。因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儿无法配戴气导助听器,通常选择手术行听力重建和配戴传统骨导助听器以改善听力,而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