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本科教材建设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林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32-833
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简称“儿少卫生学”)是保护和增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的分支。通过研究儿童少年的身体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的目的。我国儿少卫生学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前身是学校卫生学(school hygiene)。在初创时期(1950-1959),学科仍沿用学校卫生学的称谓,于1960年正式更名为儿少卫生学。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教学与科研实践,都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在高等…  相似文献   

2.
青岛市1985~2000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是儿少卫生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是观察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为此,笔者对1985~2000年青岛市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李生慧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121-1122
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亦简称“儿少卫生学”,从解放后学科初建至今,跨越了60多年,虽历经曲折,但正是在实践和时间的磨砺和洗礼中,不断充实、完善,展现出其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在新版《儿童少年卫生学》(2012年版)本科教材使用2a之际,笔者以儿少卫生学教材的建设历程和新版教材特点为切入口,汇报对学科的理解和展望,并以此文向所有在儿少卫生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中不懈耕耘的前辈、专家和同行表示敬意.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儿童少年卫生学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 ,原南京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副总编辑 ,欧阳壬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l月 1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 86岁。欧阳壬官教授 1915年 11月 2 2日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1941年开始从事儿少卫生工作 ,曾先后担任过山西医学院。南京医学院儿少卫生学教研室主任。欧阳王官教授一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为我国儿少卫生事业的刨建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为掌握第一手科研资料。经常带领青年教师 ,深入农村、学校、幼儿园、厂矿企业做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 ,以探讨儿…  相似文献   

5.
据笔者统计,近三年来(1977~1979年)苏联学者仅在“卫生学和公共卫生”杂志上就发表了有关儿童少年卫生学的研究论文和报导等达141篇。其中半数(71篇)是研究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卫生问题;约1/3的文章(39篇)是研究儿少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此外,尚有卫生学评价标准及研究方法和经验交流:2类28篇;研究疾病防治及大气污染对儿少健康的影响等文章13篇。由此看来,苏联学者近年来将儿少  相似文献   

6.
刘宝林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13-1015
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儿童少年卫生学(简称“儿少卫生学”)学科已经走过了50多a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当同道们回忆起本学科展转曲折的成长经历,都倍感亲切,并为自己能参与儿少卫生学的建设而充满欣慰。笔者通过从教40多a的体验,结合前辈们的翔实回忆材料,拟将儿少卫生学的发展过程分为6个时期加以回顾。1 1951-1959年:学科初建、学习苏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主席针对当时学生健康状况不良,于1950年6月和1951年1月2次做出“健康第一”的批示。对此,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在全国性教育会议上及时进行…  相似文献   

7.
儿少卫生学科研应面向学校卫生工作实际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儿少卫生学与新中国的发展相伴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学科建设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奋力拼搏,至今已发展成集教学、科研、学校卫生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理论基础坚实,应用前景广阔.队伍阵容可观的预防医学主干学科之一。作为应用学科,儿少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儿童少年的身体与学习、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卫生学要求、卫生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的目的。本学科的主要内容有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学校常见病流行病学、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卫生、体育锻炼、儿童营养、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等。可见,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目标、内容与学校卫生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2+385
学科系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由原儿童少年卫生学和妇幼卫生学两个学科合并组建而成。儿少卫生学科是全国首批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教学组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卫生》2015,(1):2+161
为充分交流我国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教学、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创立团结、协作、发展的共赢局面,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儿少卫生学科与妇幼保健学科发展论坛"于2014年12月12-13日在合肥召开。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朱启星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副主编徐济达,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兼《中国学校卫生》杂志执行主编陶芳标教授,蚌埠市科学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19-219
为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同时,也是努力实现已故我国儿少卫生学专家、《中国学校卫生》杂志总编辑张国栋教授的生前嘱托:儿少卫生工作者要奋发图强,与时俱进,适应国际和国内新情况,解决城市、农村的突出问题,以生长发育为中心研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马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9):1281-1282
2015年8月15日,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季成叶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季成叶教授的突然离世是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科的重大损失,缅怀季成叶教授勤恳踏实、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优良学风,崇尚他对儿少卫生学科研究的热爱与执着,以此勉励儿少卫生工作者为保护和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2.
儿少卫生学第一届全国学术会议是1981年在石家庄召开的,第二届是1984年在南京召开的,那时候我们还只是一个儿少卫生学组。儿少卫生学会成为二级学会,归属中华预防医学会后,除1988年在大连召开过心理卫生专题学术会议外,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还是第一次。随着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和其他学科一样,也取得了很多进步。我愿借儿少卫生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开幕之际,根据学科的几个方面,把近五年来儿少卫生学科的主要科研概况作简单的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欣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284-1287
为总结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的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文章梳理了2012—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对儿少卫生(原申请代码H2606,现申请代码H3006)和妇幼保健(原申请代码H2605,现申请代码H3005)2个领域资助的常规项目数和项目内容。结果显示项目数有所增加,形成了相对稳定资助规模。根据儿童少年和妇女健康的特殊健康需要,形成了学科整体研究趋势和学科研究热点,推动了中国儿童、妇女健康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并受益于中国的儿童、青少年及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I0001-I0001
陶芳标,男,汉族,安徽省枞阳县人,1962年11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卫生学系,留校任教,1993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1999年分别2次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现为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生长发育和青少年心理卫生。近年来,系统地开展了婴儿运动发育、原始反射、姿势反应和自发运动的发育规律的研究,编制了基于运动发育和神经反射活动早期筛查儿童脑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I0001-I0001
刘宝林,男,1940年6月生,辽宁义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教授,2001年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学教研室主任(1987~2000),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省重点学科“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学科带头人。受聘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全国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4,5版)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特约编审及编委、《中国校医》…  相似文献   

16.
全国儿少卫生学术会议代表同志们,你们好! 全国儿少卫生学会成立以来,你们积极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做了很多有益工作。我衷心希望你们通过这次会议,为儿少卫生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1月20-2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部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了“妇幼保健与儿少卫生领域科学基金发展战略研讨会”,国内外30余位儿童少年卫生学和妇幼保健学领域专家共同研讨学科研究方向和重大课题.这是一次重要的学术盛宴,对凝练儿童少年卫生学重要科学问题,加强监测、队列和国家合作等研究性平台建设,构建理论模型,推动研究协同,关注应用与转化,促进学校卫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时代呼吁,学术研究需要理论创新,更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促进政策,转化为学校卫生标准、规划和行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是1982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目前唯一的全国性儿童青少年卫生(学校卫生)研究机构,承担全国儿童青少年卫生和学校卫生的学科带头重任。研究的学科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于200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8年确定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儿童少年卫生学、学校卫生学专家、南京医学院欧阳壬官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儿少卫生学教育工作的教授之一。如今虽已年逾古稀,仍然心雄气壮地在为我国儿少卫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其为国为民之心令人仰止,其辛勤开拓的精神有口皆碑。欧阳教授1915年生于江苏仪征市。1941年于国立江苏医学院毕业后即留校任公共卫生学助教,不久改任讲师。1951年晋升为卫生学副  相似文献   

20.
编后述评     
为了纪念叶恭绍教授诞辰100周年,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和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合作出版了这本纪念专辑,这突出表明了两个单位的同仁对老一辈学者的尊重和爱戴,他们没有忘记叶恭绍教授对预防医学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纪念专辑刊登了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年轻的学者和研究生、博士生等撰写的10篇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在儿少卫生学研究领域新的拓展,体现了叶恭绍教授开创的儿少卫生事业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