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缩窄性心包炎早期症状隐匿,往往不被重视。晚期出现腹水、肝大等又易与其它病混淆。笔者进修时收治3例,其中2例误诊,简介如下。例1 张某,男,11岁。因腹胀、气短70天于1989—04—12入院。病初乏力,食欲不振。当地诊为“肝炎”,治疗后症状不缓解,出现颜面水肿,腹胀,又按“结核性腹膜炎”治疗20余天,上述症状加重,口唇、颜面明显发绀,腹大,走路困难。到省医院门诊以“肝硬化”、“肝大待查”收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32次/分,脉搏124次/分,血压12.0/8.0kPa。慢性病容,半坐位。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87年3月~1995年4月收治缩窄性心包炎,18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男15,女3例,年龄6个月~12岁。发病前曾患“结核性脑膜炎”、“头皮 肿”、“肺化脓症”各1例。 2.临床表现(1)5例因急性化脓性心包炎住院治疗中出现了缩窄性心包炎的体征,余13例院外误诊治疗3个月一5年,其中6例诊为肝硬化腹水,4例诊为心力衰竭,3例原因不明均因呼吸喘促伴腹部渐增大而入院。体检均有颈静脉怒张,肝大(3~8cm)质地中等、腹水征阳性,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无心脏杂音,1例闻及心包叩击音,右胸下部叩诊浊音伴听诊呼吸音消失,及下肢轻度指凹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结婚二年,无月经,未生育。既往曾患肺结核。2.5月前出现腹胀腹大,先后在外地两个县医院住院,均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经抗痨治疗无效,1989年9月15日转来我院。诊断为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入院治疗。检查:有明显颈静脉怒张,下颌浮肿,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弱,律正,P100/分,  相似文献   

4.
典型的缩窄性心包炎根据水肿和多浆膜腔积液、肘静脉压高于正常、心脏超声提示特异性征像而诊断并不困难,但部分病例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误诊率仍高[1]。其中以下腔静脉梗阻为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往往由于消化系统长期淤血导致肝大、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和腹腔积液,临床易被误诊为肝硬化腹腔积液[2]。  相似文献   

5.
缩窄性心包炎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可误诊为肝硬化腹水及限制性心肌病等,目前除心电图、X线和右心导管等检查方法外,本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已有报道,本文报告4例缩窄性心包炎超声心动图特征。材料和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男女各2例,年龄分别为15、20、32、34岁。3例有结核性胸膜炎史,1例10余年前有颌下淋巴结结核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典型病例不难诊断,但不典型病例常易误诊。我院自1975年3月~1982年9月共收治甲减18例,误诊10例。现就误诊类型报告分析如下。误诊类型与典型病例: 一、胸闷、气促、反复浮肿,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1例黄××,男性,37岁。14年前于急走及上坡时出现胸闷、气促,休息可缓解,间有午后潮热、盗汗。8年前症状加重并出现浮肿、乏力,经利尿,浮肿可暂消退。1年前症状更加重,常有胸闷、气促发生,疑为“结核性心包炎”入院。颈静脉不怒张,心界扩大,心音减弱,双下肢凹陷性肿。ECG窦缓,心脏计波  相似文献   

7.
黄瑾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F0003-F000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0岁。因间歇性发热、咽痛、咳嗽、排尿不适,并感胸闷、心悸、乏力8年,反复出现全身水肿。多次在当地卫生院就诊,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用青霉素及利尿剂等治疗,症状可缓解。近半年来胸闷、水肿发作较频繁,本院门诊疑“缩窄性心包炎”于2002年3月31日收入住院。查体:血压100/60mmHg,肘静脉压288mmH2O。眼睑浮肿,颈静脉怒张.两肺正常。心率100次,分,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即第四心音,无奇脉。腹胀满,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3岁,农民。1987年10月13日因胸闷、心慌、恶心半月,不能平卧7天而住我院。血压90/80mmHg。颈静脉怒张,无异常搏动,口唇发绀。肝在肋下1.5cm,脾未触及。X线检查:①结核性心包炎;②癌性积液待除外。心包积液:外观为血性。经瑞氏染色,找到瘤细胞,该细胞大小较一致,胞浆丰富,嗜碱性,内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联用保钾利尿剂致严重高血钾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例1,男,61岁.因劳累性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1年半,加重1月余,于1991年3月11日入院.体检:T36℃,R22次/min,BP14.3/11kPa.半卧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两下肺闻及湿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右扩大,心率104次/min,律整,心尖区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肋下1.5cm,中度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血K~ 4.6mmol/L.Na~ 132mmol/L,Cl~-106mmol/L,尿常规正常.全胸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治疗效分析。方法对自2006年至2010年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正规保肝、利尿、支持、对症等治疗并经抗感染(三代或四代头孢菌素)治疗两周无效后,考虑其为结核性腹膜炎,继而进行抗结核治疗,疗程6~9个月。结果 22例患者中20例腹水逐渐吸收,症状逐渐缓解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9个月,观察半年,无复发。有效率95.5%,其中2例因肝功能损害加重,经费困难自动出院放弃治疗。结论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在保肝治疗的同时采用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结核性腹膜炎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2009年87例结腹患者的资料。结果入院前误诊26例,其中误诊为肝硬化15例,慢性肠炎4例,阑尾炎2例,慢性胃炎3例、腹膜转移癌2例。结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结核性腹膜炎的不典型症状和体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肠外结核病史重视不足,膜部症状多以常见病来理解以致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廖美荣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3031-3032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其出现常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可原发于肺、胸膜,如胸膜炎症或邻近胸膜的组织器官感染、肺梗死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胸膜,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也可为心血管、肾脏疾病的伴随症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等蛋白丢失性疾病,肝硬化、慢性感染等蛋白合成减少或障碍性疾病创伤(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或其他疾病(如胸主动脉瘤破裂),由此可见,其病因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3.
Budd-Chiari综合征(BCS),是肝静脉或(和)由于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肝静脉回流不畅,而造成瘀血性肝肿大和门静脉高压症候群[1].由于本症发病隐匿,且多为青少年,临床表现类似肝硬化和结核性腹膜炎,易发生误诊.本文分析10例BCS血管造影表现并讨论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病例 女,35岁,因心慌、腹胀三年加重一月于1994年3月21日入院。患者三年前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发憋、腹胀腹水及少量胸水,无发热。在县医院诊断为心肌病,对症治疗,症状缓解,胸腹水消失。半年后再度出现腹水,服用双氢克尿塞、安体舒通及中药汤剂,症状虽有减轻,但始终未痊愈。入院前一个月症状加重,腹部膨隆,下肢浮肿。否认肝炎炳史。查体:T36℃,P90/min,R20/min,BP16/11kPa,体重82k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不能平卧。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两肺野叩清,心界向两侧  相似文献   

15.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52岁,主诉胸闷,乏力1年,气急、腹胀、双下肢浮肿6个月。查体:血压12.5/9.5kPa,巩膜黄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外侧2cm处,心脏向左右扩大,心音低钝遥远,蛙状腹,肝肋下3cm。ECG提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劳损。腹部B超提示: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上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致右心房壁破溃一例运城地区人民医院(044000)叶新龙,荆约恩患者,女,53岁,主因胸闷、气短、恶心腹胀,双下肢浮肿伴消瘦、乏力半年余;以“慢性结核性心包炎”两次在我院心肾科抗痨治疗,效果不佳。于1990年12月27日又以“结核性心包炎”收住我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呈恶液质表现,端坐呼吸,双侧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大致对称。心率108次/分,律齐,心音遥远,心浊音明显向两侧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鸣。腹部高度膨隆。呈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肿大平脐,肠鸣弱,腹部正位片:心影呈烧瓶样扩大,心胸比率0.95,右心缘有一3×2×2cm的不规则阴影。超声心动图报告:大量心包积液,心脏结构不清。心包穿刺可抽出暗红色凝固性血液。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各导联普遍低电压,ST—T有心肌损害样改变。血常规:Hb:11.59%,WBC1200个/mm3,N:72%,L:28%。BT:20′.BC:2′,Pts:15万个/mm3,ESK:2m/h。术前诊断:①结核性心包炎,②慢性心包炎填塞。于1991年1月3日在局麻下,行剑突下,心包切开引流术,术中切开心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40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CT检查可以作为结核病心包炎的筛选手段;结核病心包炎的治疗工作应该着重于早期的抗结核治疗;缩窄性结核性心包炎患者采用心包剥脱手术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结论研究分析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资料,可以为以后的诊治和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潘宏年 《淮海医药》2001,19(6):490-490
结核性腹膜炎以年青人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年人更易误诊。我院 1995年~ 2 0 0 0年共收治结核性腹膜炎患者 42例 ,其中有 5例老年患者因对其临床表现特点认识不足而导致误诊。 5例中 1例因腹胀、腹痛、低热和有血吸虫病史误诊为血吸虫性肝硬化 ,3例因腹痛、呕吐、便秘误诊为肠梗阻 ,另 1例因下腹包块误诊为盆腔肿瘤 ,分别经诊断性治疗、剖腹探查 ,并结合病理等有关检查 ,最后确诊。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5 5~ 6 9岁。误诊情况 :误诊为肠梗阻 3例 ,肝硬化 1例 ,盆腔肿瘤 1例。2 病…  相似文献   

19.
单纯性右肺动脉发育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资料女性,30岁,活动后喘息7年,加重5天。患者7年前经常出现活动后气短,易感冒,6~7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去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00次/min,血压110/80mmHg。半卧位,二尖瓣面容,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可闻及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32岁 ,因劳力性心累、气促、浮肿4个月 ,加重3天入院。4个月出现心累、气促、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 ,经超声心电图发现中等量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抽得血性液体400ml,诊为结核性心包炎。抗痨治疗后心包积液完全吸收 ,症状缓解。3天前突然出现阵发性心悸、气促、大汗及面色苍白 ,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 ,共4次 ,发作时血压为零 ,ECG示突性心动过缓 ,HR40次/分。既往有肺结核史。体检 :P90次/分 ,BP70/40mmHg ,半卧位 ,颈静脉怒张 ,肝颈征 ( +) ,双肺未闻及罗音 ,心界正常 ,HR100次/分 (房颤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