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小儿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手术治疗体会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体泌尿外科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25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期下弯矫正术5例,snodgrass I期尿道成形术8例,成功6例;Ⅱ期尿道成形术8例.成功5例;单纯尿瘘修补术7例,成功5例.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2例,行尿道扩张治愈.尿瘘8例,其中1例小瘘自愈,余7例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根据尿道下裂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娴熟精细,使用生物反应小的缝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回顾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72例尿道下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尿道下裂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分期手术,余70例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术式:Sondgrass 53例,Duckett 12例,Onlay island flap 5例,Duckett+Duplay 2例.术后并发症:尿道狭窄3例,行尿道扩张治愈.尿瘘9例,其中2例小瘘自愈,余7例再手术治疗自愈.显示手术治疗是尿道下裂唯一的治疗方法,尿瘘和尿道狭窄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根据尿道下裂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娴熟精细,使用生物反应小的缝线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罗金荣 《广西医学》2011,33(7):923-924
目的观察游离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36例,行游离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顺利完成游离包皮内板Ⅰ期修复手术31例,成功率86.1%(31/36)。术后尿瘘5例(13.9%),轻度尿道狭窄2例(5.6%)。33例随访3~24个月,均修补治愈。结论游离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治愈率高,术后尿道外观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Ⅰ期改良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楚瑜  赵汉鹏 《广东医学》2004,25(8):930-93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尿道下裂Ⅰ期改良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 72例 ,不行膀胱造瘘 ,应用管中管作为引流及支架 ,术后 10~ 12d拔出尿管及支架管 ,出院后留置支架管 0 5~ 1年 ,定期更换支架管。结果 术后尿瘘 3例 (4 2 % ) ,随访 1~ 5年 ,无发生尿道狭窄。结论 Ⅰ期改良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 ,术后并发症少 ,近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即Duekett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8例采用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成功,成功率87.5%;尿瘘4例(8.3%),行尿瘘修补术;尿道外口狭窄2例(4.2%),经尿道外口扩张后治愈。38例随访4个月-10年,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横裁转移带蒂包皮皮瓣治疗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外形良好,取材方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黎檀梅 《中外医疗》2012,31(19):54-54
目的探讨小儿阴茎型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手术配合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64例阴茎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一期尿道成形术,并同时加强围术期主户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手术配合。结果64例中一次性治愈60例,痊愈率达93.7%,术后半年无并发症的发生;尿瘘4例(6.3%),术后修复痊愈;无尿道口狭窄情况。结论加强小儿阴茎型尿道下裂一期尿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可以成功在减少患儿痛苦的情况下成功治愈,并且加强术前护理和术中配合对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进横裁包皮带蒂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1~2009年采用改进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35例,其中阴茎体型31例,阴茎阴囊型4例,伴有阴茎弯曲畸形34例,合并隐睾2例,两性畸形1例。另外收集同期行传统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患者52例。改进Duckett术留置F7和F12的两条硅胶管做支架管,传统Duckett术式仅留置F12的硅胶管做支架管,两组均未行膀胱造瘘。结果改进Duckett术:1次手术成功29例(82.8%),术后尿瘘4例(11.4%),尿道狭窄2例(5.7%),4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1次。传统Duckett术式:1次手术成功38例(73.%),术后尿瘘9例(17.3%),尿道狭窄5例(9.6%),8例尿瘘术后6个月修补成功,1例因尿瘘口较大,经二次手术修补瘘口后治愈,3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后基本痊愈,2例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效果差,经尿道口切开后基本痊愈,人均手术次数1.2次。结论Duckett术式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外形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8.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华明  陈瑞卿  邓小华 《广西医学》2002,24(11):1745-1747
目的 :探讨采用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治疗尿道下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5 6例尿道下裂患儿根据尿道缺损长度不同 ,42例采用包皮内板 ,14例采用膀胱粘膜行尿道成形术。结果 :5 6例中一次手术成功 49例 (87 5 %) ,7例尿瘘(12 5 %) ,其中 1例小尿瘘自行愈合 ,另 6例分别于术后 3个月行尿瘘修补术治愈 ,随访 6个月~ 3年 ,疗效满意。结论 :游离包皮内板或膀胱粘膜可以治疗各种类型尿道下裂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3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采用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后随访率为93.02%(40/43),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治愈率为88.37%(38/43),术后发生尿瘘4例(9.30%),尿道狭窄1例(2.32%)。结论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具有治愈率高、尿道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廖秀媛 《医学文选》2000,19(6):982-983
我院于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收治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191例,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约85%,效果比较满意。现将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9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16岁,平均年龄8.75岁。行阴茎下弯矫正术(期术)27例,尿道成形术(期术)82例,一期尿道成形术72例,尿瘘修补术10例。术中行膀胱造瘘5例,术后行膀胱穿刺16例。术后伤口出血22例,伤口感染8例,龟头血运不佳4例,尿外渗11例,急性尿潴留14例,尿瘘24例,尿道狭窄6例。2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2.1 伤口出血 多数为少量渗血,偶有渗血不止。…  相似文献   

11.
尿瘘是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15 %~30%[1].目前,修补尿道皮肤瘘的方法较多,各种手术方法的尿瘘修复成功率也不尽相同.为提高尿瘘修复成功率,近年来我们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阴茎带蒂纵行内翻皮瓣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7例,均一次修复成功,术后无复发,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何荣佳 《广东医学》2016,(Z1):171-172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发生尿瘘时的处理方法,以提高此类并发症的治疗水平。方法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瘘者27例,漏口小、数量少的18例采用简单切开缝合法加局部皮瓣转移修补,较大尿瘘者采用单纯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7例,生物补片结合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2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一次修补成功率85.2%,其中小漏83.3%,大漏88.9%。结论应根据尿瘘的大小、具体部位、阴茎发育情况及术者的经验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来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从而提高尿瘘的修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修复5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振奎  张烨  冯继周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1):1463-1465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成形术后尿瘘修复的成功率。方法:报告54例59个瘘孔采用不同修补方法修复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结果。结果:采用瘘口贯穿缝合或瘘口切开缝合法修补15个小瘘孔,12个一次修补成功;简单皮瓣转移法修补瘘孔10个,成功7个;Y-V皮瓣法修补23个瘘孔,成功20个;旋转皮瓣法修补瘘孔8个,成功5个;采用改良的Th iersch二期尿道成形术修补直径8mm以上的瘘孔3个,2个一次修补成功;各种修补方法总成功率为76%。结论:尿瘘修复应根据瘘孔大小和局部条件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方法 ,提高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修复成功率。方法 :报告 32例尿道下裂术后 34个瘘孔采用不同修补方法的结果。结果 :采用尿道扩张法成功 3例 ,不留缝线修补法 2 4个 ,成功2 3个 ,改良Thiersch二期尿道成形术 7个 ,成功 5个。总成功率 91.2 %。结论 :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处理应根据瘘口的大小及局部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 ,其中不留缝线修补法操作简单 ,成功率高 ,是较为理想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 对36倒尿道下裂患者Ⅱ期行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的尿道成形术,其中阴茎体型10例,阴茎阴囊交界型24例,阴囊型2例。术后尿道支架管留置5~7天。结果 36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12个月,阴茎外观正常,排尿通畅,尿道外口狭窄1例;尿瘘3例,均已修补成功。结论 双皮瓣对合成形尿道行尿道下裂Ⅱ期成形术,皮瓣血供丰富,手术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并发症。方法:对32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其中冠状沟型3例,阴茎体型27例,阴茎阴囊2例。首次手术29例,采用尿道板正中切开卷管;再次手术3例,采用残余尿道板或阴茎皮肤正中切开卷管。卷管长1~9 cm,新尿道采用F6~F10号的多侧孔胃管作为支架管,术后10~14 d拔除。结果:随访0.5~2年,32例中27例一次手术成功,阴茎外观接近生理形态,排尿正常,成功率84.4%。尿瘘4例,均行尿瘘修补术痊愈;尿瘘并尿道狭窄1例,尿道扩张后狭窄改善,尿瘘待手术。结论: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是尿道下裂修复术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家骥 《重庆医学》2008,37(7):765-767
目的探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采用尿道板与带蒂包皮内板Ⅰ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25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自正位尿道口排尿,尿道外口呈裂隙状,阴茎外观较满意,无阴茎下曲或侧弯,并发症发生率16%(4/25)。其中尿瘘3例,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结论本术式具有皮瓣血运可靠、成形阴茎外观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阴茎头型和阴茎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改良尿道板切开成管尿道成形术(TIP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 用本科室改良的TIP术治疗年龄2~34岁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共120例,其中阴茎体型103例,冠状沟型17例.Ⅰ期尿道成形111例,Ⅱ期成形9例.结果本组成功106例(成功率88.3%),术后尿瘘10例,尿道狭窄4例.结论 改良的TIP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其手术操作简单,外观满意;适当改良,术后效果良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的取材、缝合材料、术中术后处理、总结尿道下裂治疗经验。方法 以膀胱黏膜或包皮内板代尿道Ⅰ期尿道成形术。结果 本组62例一次成功56例,尿瘘6例,尿道外口狭窄1例。结论 替代材料和缝合材料及术中操作技巧是尿道下裂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邓永洪  梁志宇  王雪冰 《吉林医学》2012,33(24):5274-5275
目的:评价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和加盖带蒂包皮瓣术加U形支架管引流Ⅰ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采用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和加盖带蒂包皮瓣术加U形支架管引流Ⅰ期治疗小儿尿道下裂65例。结果:65例手术均成功,尿瘘5例,6个月后行尿瘘修补均痊愈。随诊3~16个月均无尿道狭窄。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0 min。结论:手术后阴茎外观良好、正位尿道口、尿道外口垂直裂隙状,排尿功能良好,并发症低,手术简便且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