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多动症患儿采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厦门市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多动症患儿,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0,常规治疗+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ADH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7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多动冲动及焦虑等ADHD行为量表指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在多动症患儿治疗中应用,对患儿症状缓解效果明显,可使患儿多动症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动汤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心肝火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平动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哌甲酯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采用ADHD评估量表(SNAP-IV)-父母版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SNAP-Ⅳ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4周后SNAP-Ⅳ评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SNAP-Ⅳ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平动汤治疗ADHD心肝火旺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静宁方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即胃肠道症状和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30例ADHD患儿作为ADHD组;同时期纳入25例相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采用SNAP-Ⅳ和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对ADHD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注意力、多动冲动行为以及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评分;采用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对ADHD组治疗前后以及空白对照组进行胃肠道症状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ADHD组治疗前后以及空白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结果] 两组儿童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经静宁方治疗后SNAP-Ⅳ、Conner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各项积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治疗前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积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治疗前血清胃动素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经静宁方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提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治疗前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经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降低显著,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宁方可以明显改善ADHD患儿SNAP-Ⅳ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积分和胃肠道症状,对ADHD患儿血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抑肝散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4例AD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盐酸哌甲酯片,5 mg/次,2次/d。对照组服用静灵口服液,10 m L/次,2次/d。观察组内服抑肝散,1剂/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进行治疗前后斯诺佩评估(SNAP-Ⅳ)量表(父母版),美国康纳(Conner)设计的简易多动症行为评价量表、韦氏智力量表和阴虚阳亢证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NAP-Ⅳ量表和阴虚阳亢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onner量表学习、品行、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等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韦氏智力量表的言语理解指数(VCI),知觉推理指数(PRI),工作记忆指数(WMI),加工速度指数(PSI),一般能力指数(GAI),认知熟练指数(CPI),总智商(FSIQ)等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肝散配合盐酸哌甲酯片能降低ADHD儿童阴虚阳亢证,SNAP-Ⅳ评定量表和Conner行为评价量表各因子评分,并能升高韦氏智力量表各因子评分,能改善ADHD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智力水平,临床疗效优于静灵口服液。  相似文献   

5.
任莉  赵丽丽  朱平 《新中医》2021,53(8):93-95
目的:观察静灵口服液联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灵口服液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Conner简明症状量表(ASQ)和SNAP-Ⅳ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注意力、控制力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ASQ、SNAP-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SQ、SNAP-Ⅳ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ASQ、SNAP-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灵口服液联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ADHD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注意力及控制力,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积分及脑电波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各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多动指数、冲动多动问题、心身问题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脑电波各波形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脑电波θ波、α波和SMR波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元针法可显著改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脑电波,从而使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DHD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小儿推拿治疗,5次/周,30~40 min/次,共治疗8周;对照组予盐酸哌甲酯片口服,2次/d,5 mg/次,并根据症状调整用量。于治疗4周和治疗8周时观察两组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ADHD筛查量表(SNAP-IV)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4周和8周时,两组患儿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4周时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和8周时,两组SNAP-IV量表总分及各项评分均较前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4周时,治疗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及总分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注意缺陷、其他症状及总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多动-冲动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发生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1例,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相比常规西药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缓解患者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元针法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价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2%,对照组总有效率6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前后PSQ各因子积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因子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治疗组在多动指数、冲动多动问题、心身问题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元针法治疗ADHD疗效显著、实用规范、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少、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72例,按就诊顺序的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和结构化教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增加揿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行为诊断量表评分(康奈尔量表评分)和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各维度评分(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对立违抗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康奈尔量表评分和SNAP-Ⅳ量表注意力不足评分、多动评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明显缓解孤独症谱系障碍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注意缺陷障碍患儿临床上采用小儿智力糖浆、盐酸哌甲酯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阳春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2例注意缺陷障碍(ADHD)患儿为本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以盐酸哌甲酯片单药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智力糖浆),对比患儿韦氏智力测验、注意缺陷多动症状评估量表(SNAP–IV)治疗前后差异,评估联合用药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两组智力、症状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提高、症状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理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少,用药安全性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ADHD儿童治疗时采用小儿智力糖浆、盐酸哌甲酯片联合用药治疗。疗效理想,患儿症状改善好、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头针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影响伴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控能力及学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学习障碍儿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均3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口服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平动汤联合盐酸哌甲酯及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ADHD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平动汤内服,所有患儿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父母版评分、康纳父母评定量表评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相关指标[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SNAP-Ⅳ、康纳父母评定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减少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OR浓度和外周血CD3+、CD4+水平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显著(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CTH浓度及外周血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IL-4浓度上升(P0.05),且观察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动汤联合盐酸哌甲酯及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儿童ADHD,能正性调控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中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HPA功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托莫西汀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4 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和洛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 ADHD 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 50 例,根据 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黄龙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托莫西汀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注意缺陷评分、多动障碍评分、Conners 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分、Conners 教师用评定量表 (TRS)评分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障碍评分、PSQ 评分、TR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注意缺陷评分、多动障碍评分、PSQ 评分、TR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ADHD 并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采用托莫西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注意缺陷、 多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用药不良反应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自拟清心补气平肝汤联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200例ADHD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托莫西汀胶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自拟清心补气平肝汤。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 采用斯诺佩评定量表(SNAP-Ⅳ)评估患儿核心症状,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估患儿多动症倾向;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97/100)、对照组为88.0%(88/100),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 P=0.016)。观察组治疗后心神不宁、多动不安、意志不坚、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睡眠不实积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90、11.79、10.01、23.27、11.79、12.03, P<0.01);冲动因子、学习因子、多动因子、行为因子、身心因子、焦虑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归脾合剂联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脾两虚证的疗效及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归脾合剂(10~20 mL/次,3次/d),2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脾两虚证症状评分、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IV)评分,评估2组治疗效果,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ACTH、Cor、DA、NE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心脾两虚证症状各项评分、PSQ各维度评分、SNAP-Ⅳ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50/59),对照组为64.4%(38/6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Cor、DA、NE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3个月后ACTH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归脾合剂联合盐酸托莫西汀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心脾两虚证患儿可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可能与上调血中Cor、DA、N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地牡宁神治疗小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儿均采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口服治疗基础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牡宁神口服液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康纳多动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有7例、治疗组有3例患儿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盐酸哌甲酯控释片联合地牡宁神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抽动障碍(ID)共患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为ADHD伴ID共患儿童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哌甲酯加氟哌啶醇药物治疗.治疗前填写ADHD评分量表及YGTSS量表进行初始评价,连续治疗6周,每周评价1次,取初始评价与治疗6周后的末次评价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ADHD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运动抽动及发声抽动的数量、频度、强度和复杂性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P<0.01);两组治疗前后在改善ADHD各分量评分差值及YGTSS量表分量评分差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共患抽动障碍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注意缺陷、运动及发声抽动均有明显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智宁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前额叶皮质及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多巴胺D1受体(DRD1)、多巴胺D2受体(DRD2)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SH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益智宁煎剂、盐酸哌甲酯和生理盐水灌胃28d,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其前额叶皮质、纹状体中TH、DAT、DAR1、DRD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在SHR大鼠的前额叶皮质及纹状体,TH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益智宁组高于盐酸哌甲酯组,盐酸哌甲酯组又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DAT蛋白和基因表达,益智宁组低于盐酸哌甲酯组,盐酸哌甲酯组又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DRD1和DRD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益智宁组和盐酸哌甲酯组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宁可能通过影响调控中枢前额叶皮质-基底神经节环路的DA神经信号传导而治疗ADH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ADHD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分别给予杞菊地黄丸及利他林治疗,采用Conners量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6月、12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Conners量表行为、学习、多动因子及多动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2月随访中药组上述因子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西药组上述因子评分与治疗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韦氏儿童智力测验c因子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12月随访中药组c因子评分仍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西药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频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杞菊地黄丸与利他林治疗ADHD近期疗效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利他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纹状体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低剂量(18,9 g·kg-1)组,盐酸哌甲酯组(3.75 mg·kg-1)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 L·kg-1),连续ig给药14d,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脑前额叶皮质、纹状体α2A-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右前额叶皮质,盐酸哌甲酯组及龙牡桂枝汤组大鼠的α2A-AR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而在左前额叶皮质各组差异不明显。在右纹状体,与模型组相比,盐酸哌甲酯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左纹状体,盐酸哌甲酯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P0.05),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α2A-AR与ADHD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龙牡桂枝汤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右脑前额叶皮质α2A-AR mRNA表达,上调右脑纹状体α2A-AR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