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认识.方法 报告1例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呕吐4个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胃窦与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病理表现为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寄生虫抗体检测阴性,自身抗体检测阴性,过敏原检测阴性.确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加用强的松治疗一周后,消化道症状消失,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结论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 胃肠黏膜活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激素是治疗本病的一线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 本病极易误诊误治,临床应加强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救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活检和内镜检查。并对患者的发病诱因及过敏史、内镜和活检结果,以及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具有明显诱因9例,为总数的24.32%存在药物过敏史7例,为总数的18.92%。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后,主要病变位置为十二指肠,为总数的27.03%。经明确诊断后,存在明显诱因的9例患者在给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患者,腹部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多以腹痛起病,结肠、胃窦部和十二指肠是较为常见的病变部位,腹水中和内镜活检中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助于确诊,经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病(EGID)是一种消化道内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性疾病,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全长或一部分,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胃炎、胃肠炎、小肠炎、结肠炎及直肠炎。该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中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高。由于EOS浸润程度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出现吞咽困难、腹痛、食欲下降、梗阻及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体重减轻、腹水、腹膜炎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确诊主要依赖病理活检,目前治疗方案主要为饮食调整的基础上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本文回顾分析1例老年时期发病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了解该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方面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例误诊为腹腔结核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病例的临床资料,了解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确诊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误诊为腹腔结核的诊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结果:该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有持续性腹腔积液,影像学改变提示肠道病变,内镜检查提示回盲部病变,疾病初期考虑为腹腔结核,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未取得持续性疗效,且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再次行内镜检查,病理活检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很快缓解。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在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尤其是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要考虑该病可能,病理活检可以明确其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袁丽萍  周其莲  桂明 《安徽医药》2021,25(4):707-709
目的 分析以大量腹水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诊治特点.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的3例EG病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胃镜、病理以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病儿均为年长儿,为EG浆膜型病变,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水;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显示嗜酸性粒细胞(EoS)显著增多,治疗前3例病儿外周血EoS计数分别是(9.84,9.84,8.48)×109/L;胃镜检查显示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可见充血出血斑;病理检查在胃窦黏膜固有层可见大量EoS浸润.予以饮食回避、抗过敏、激素治疗,1周内病儿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浆膜型EG病儿主要以大量腹水为首发临床表现,外周血EoS显著升高,确诊依靠内镜下病理检查,饮食疗法结合激素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下表现以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组6例患者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果本组6例均经内镜检查并取病理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本组中6例均有明显腹痛,其中3例有腹泻,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4例有黑便,化验便潜血阳性,易误诊为肠道肿瘤;1例以腹水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常易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4-27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4年1月经病理学证实的46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糖皮质激素治疗组(n=25)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n=21),分析全部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情况,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发现,腹痛、腹泻为该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经血液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检查发现,E计数个体间差异较大是该类疾病的一大特点;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E计数比较无明显性差异(t=0.516,P=0.619),但经治疗后糖皮质激素组患者血液E计数明显低于非糖皮质激素组(t=-2.787,P=0.023);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下降程度显著(t=4.156,P=0.002);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血液E计数下降率显著高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χ2=11.529,P=0.001)。结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表现和内镜下表现均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线索首先是临床症状加上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水平在不同患者间变异程度较大,确诊需要病理学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EG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临床治疗等情况。结果 EG患者临床均出现腹痛症状,黏膜型患者常以腹痛、腹胀、恶心为主要表现,肌层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浆膜型以腹痛、腹胀、腹水为主要症状。5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出血、溃疡,病理可见大量嗜酸细胞浸润。激素治疗非浆膜型患者可在l周内迅速缓解症状,并使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 EG患者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内镜下黏膜活检和腹水嗜酸粒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键,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对7例被误诊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从临床特点、化验检查、辅助检查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有明显腹痛,其中3例伴有腹泻,2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腹胀,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上腹痛向后背部放射误诊为胰腺炎;1例以腹水为主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后经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结论因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较少见,对其认识不够,临床表现又无特异性,相关检查不全面,是易导致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嗜酸性胃肠炎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正伟  姚芳  冯远碧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1):2285-2286
嗜酸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黏膜异常。该病与常见的食物抗原及其他因素无明显关系,且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寄生虫感染无关。我们对收治的2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误治。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治措施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嗜酸性胃肠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37例患者,共有27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激素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0.59%,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缓解率为75.0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胃肠炎临床少见,其症状和内镜检查无特异性,外周血及组织中富含嗜酸性粒细胞是诊断EG的重要指标,激素及中医药治疗EG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s a heterogeneous and uncommon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issues. The location and depth of infiltration determine its varied manifestations, and the latter is also the basis for th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into mucosal, muscular and seros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bdominal pain, vomiting, and diarrhea are each present in nearly 50% of the patients, with some overlap. Peripheral eosinophilia is seen in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t is now clear that eotaxin, a specific eosinophil chemoattractant,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osinophil productio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includes parasitic infection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some malignancies and adverse effects of drugs.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tself has been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food allergies, and concomitant atopic diseases or a family history of allergies is elicited in about 70% of cases. The pediatric experience is unique with respect to recognition of distinctive entities such as allergic procto-colitis, almost exclusively seen in infants, and eosinophilic esophagitis being increasingly reported among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usually demonstrated on endoscopic biopsies, is prominent tissue eosinophilia. However, the diagnosis may be obscured by the patchy nature of the disease, and muscular and seros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subtypes. In the latter cases, full thickness biopsies would be indicated for a definitive diagnosis. There are many report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in children, using a variety of treatment regimens including elimination diets. Corticosteroids remain the most effective agents for controlling symptoms, but unfortunately the relapsing nature of the disease would mandate prolonged corticosteroid use. Reports of favorable responses to new leukotriene inhibitors in patients with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re encouraging; these responses should stimulat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餐前口服法莫替丁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Ig 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Ig E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组织嗜酸粒细胞计数、Ig 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外周血及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EG患儿的过敏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17例患儿中,腹痛12例(70.6%)、腹泻9例(52.9%)、血便5例(29.4%)、恶心呕吐4例(23.5%)、体重下降1例(5.9%)、过敏史4例(23.5%).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8例(47.1%),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升高12例(70.6%).8例(47.1%)特异性过敏源抗体检测结果阳性.8例大便隐血阳性.1例腹部B超及CT提示腹水.2例腹平片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内镜下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镜下表现:(1)粘膜红斑糜烂;(2)粘膜溃疡;(3)粘膜结节样增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粘膜下层大量EOS浸润,最多52个/HP.对有特异性过敏源者回避过敏源,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顺尔宁、酮替芬,住院天数为5~ 1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 儿童EG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腹痛腹泻为主.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学EOS大量浸润和外周血EOS升高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常因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而在临床中容易被忽略。目前EG的发病率较低,而浆膜型EG更为罕见。本文主要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典型的伴有胸腹水的浆膜型EG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对EG(特别是浆膜型EG)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检测65例卵巢癌、28例良性卵巢肿瘤、28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ILK表达情况,观察ILK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患者卵巢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及正常卵巢组织中ILK阳性表达率(P〈0.05);卵巢癌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与ILK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5);卵巢癌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是ILK强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LK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腹水等病理特征显著相关,有望成为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分子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菌性肝脓肿临床特征,评价抗感染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因细菌性肝脓肿收住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且脓肿液或血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病原学特点;并制订抗感染药物选择的评价标准,结合患者病情和病原学结果评价经验性和目标抗感染药物选择的合理性。结果: 共纳入101例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食欲缺乏和乏力为主,伴随炎症指标升高和肝酶指标异常。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10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88株(80.0%)和大肠埃希菌11株(10.0%),仅7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6例患者入院前血培养阳性,入院时即进行目标抗感染治疗。95例经验性和101例目标治疗方案以联合用药为主,分别有69例(72.6%)和69例(68.3%),抗感染药物选择评价合理病例仅有17例(17.9%)和30例(29.7%),不合理情况主要包括联合用药不合理、过度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和未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感染药物品种等。结论: 该院细菌性肝脓肿抗感染治疗不合理用药现象突出,需要采取措施以规范用药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