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自我保健能力、规范护理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方法根据科室病员情况,利用思维导图对科室乳腺癌患者进行宣教。内容包括入院指导、住院指导、术前指导、手术后第一到七天的指导、出院指导、随诊指导等。方法将医院2015年和2016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分别设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73例)。实验组入院后采用思维导图多媒体演示软件及资料进行标准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将思维导图引入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自我护理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建立了健康的行为模式,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标准化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思维导图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017年新入职护士58名,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根据培训项目,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设计并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培训,评价两组相关知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相关知识、护理技能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应用于护理技能培训可增强培训效果,有助于记忆学习内容和培养护士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石慧枝 《包头医学》2016,40(2):113-1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前一日护理指导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护理单元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前一日护理指导做法,即责任护士发放《急性心肌梗塞介入治疗健康教育评估问卷》,对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内容即过度期康复自我管理内容)认知率进行评估,对评估分数较低及错误的地方进行一对一个体化改正和指导。结果:48例患者或家属在出院前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疾病(过度期康复自我管理内容)的认知率达98%,为介入治疗成果长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结论:介入治疗不是冠心病一劳永逸的治疗手段,患者多数在2~3周病情平稳后出院,在家进行过度期康复显得尤为重要[1],出院回院复诊、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戒烟戒酒及对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和自我管理,是过度期康复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降低患者再次住院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神经外科以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4—7月神经外科以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实习的21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进行为期3个月实习培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技能)及满意度(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开展神经外科实习生培训,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取得满意成绩,且实习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SPOC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急诊临床护士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选取我科室护理人员54人,根据扑克牌抽签法随机抽取:抽到黑色卡牌的27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教学;抽到红色卡牌的27人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应用SPOC+思维导图培训方法进行教学。结果:试验组护士的理论、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成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POC教学方法增加护士的缝隙学习时间,SPOC+思维导图有利于护士对疾病护理流程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新进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3名毕业1~3年的新进护士随机分成观察组(37名)、对照组(36名),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课程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观察组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0)。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观察组护士总分(303.89±23.81)高于对照组总分(280.36±17.22),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得分(126.54±5.65)高于对照组得分(116.58±6.36),总分和4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中采用思维导图,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ICU低年资护士专业知识培训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对40名ICU低年资护士跟随医疗查房培训,采用理论笔试、专科护理操作、专科病情观察、护理记录、仪器操作、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对护士培训前后的整体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培训前比较,ICU低年资护士参加医疗查房后的理论笔试、专科护理操作及处理、专科病情观察及处理、护理记录、仪器操作、健康教育考核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结论]医疗查房培训是提高ICU低年资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思维导图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OHS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OHSS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及SAS、SDS量表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负性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质量总分112.64±3.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3±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9.01±1.87分和29.78±1.9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1.98±2.01分和34.30±2.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OHSS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改善负性心理反应,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2):122-124
[背景]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在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病例报告]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和DPMAS组,给予DPMAS组15例内科常规治疗加DPMAS治疗,给予对照组13例内科常规治疗,观察7d内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和血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情况.DPMAS组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较快,但7d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黄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PMAS组治疗后胆红素、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DPMAS可清除胆红素及炎症介质,改善临床预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有形成分未见有影响,治疗急性肝衰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思维导图在小儿白血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组(n =62),给予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法的白血病患儿作为对照组(n =63),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两种健康教育法的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得分:观察组为(26.29±2.96)分,对照组为(23.60±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58,P <0.05);护士对两种健康教育法的评价:思维导图法为(27.47±3.91)分,常规健康教育法为(20.59±4.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579,P < 0.05)。结论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能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护士对该法的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