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李孙 《新中医》2020,52(8):172-175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腔镜下甲状腺根癌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恶心呕吐改善情况、疼痛评分、负面情绪、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患者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视觉模拟(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升高,PSQI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MMSE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揿针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择期局麻下椎间孔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和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揿针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法,治疗者组采用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耳穴揿针,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区,观察揿针对患者术前1 d、局麻时及术后2 d焦虑情况,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并记录各时点患者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焦虑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对照组在局麻时、术后第2天最高值NRS评分均升高(P<0.05),局麻时焦虑指数升高,术后第2天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治疗组在局麻时NRS、SAS均升高,术后第2天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局麻时、术后第2天NRS、SAS均降低(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揿针对行椎间孔镜患者进行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焦虑,提高患者围术期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竹梅 《光明中医》2016,(12):1815-1817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护理对腹部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116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8例,对照组用药物镇痛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药物镇痛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护理对腹部术后疼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陈凯 《新中医》2019,51(9):266-269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自控镇痛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与针刺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9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均于术后予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持续48 h,48 h后服用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和针刺疗法。2组均干预7天。记录治疗1、3、5、7天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记录治疗1、2、3天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治疗7天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1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5、7天,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7天,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1、2、3天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的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和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 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将耳穴压豆联合针刺疗法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患者,能起到镇痛、镇静和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并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术后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5.
孙素素 《新中医》2021,53(16):186-188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依据信封密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法干预,2组均干预至术后5 d。比较2组术后各时段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2组术后即刻与术后48 h皮质醇水平、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术后1 d、3 d、5 d,试验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 d、5 d,试验组PSQ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48 h,试验组皮质醇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有效缓解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其应激反应,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邵文娟 《新中医》2020,52(17):160-16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与针刺联合常规医护措施在促进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方面的效果。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与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和针刺。2组疗程均为7 d。术后1、2、3、5和7 d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治疗前后评价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患者自行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术后2、3、5和7 d的NR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术后2、3、5和7 d,观察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SDS、SAS评分及SCL-90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处理与综合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和针刺,可有效减轻DTC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抑郁、焦虑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耳穴埋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将46例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常规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术后6h、24h、48h、72h、7d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h、48h、72h、7d被动活动时VAS疼痛评分;两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第一次镇痛泵自控按压给药时间。结果: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术后48h、72h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时间点无差异﹙P0.05﹚;被动活动时VAS疼痛评分24h、48h、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无差异(P0.05);两组间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镇痛泵自控按压给药时间有差异(P0.01)。结论:围手术期耳穴埋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好,能延迟第一次镇痛泵自控给药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合耳穴压贴、中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等方法干预。分别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的恶心呕吐、疼痛程度和睡眠情况。结果:术前22∶00、术后6h、术后12h、24h睡眠情况,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2h、24h干预组恶心呕吐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微创脑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轻疼痛、恶心呕吐的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耳穴贴压,评价其对患者术后焦虑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根治术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组在乳腺癌根治术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NRS疼痛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焦虑和疼痛程度。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HAMA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NR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焦虑状态和疼痛程度,为加快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提供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干预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联合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予电控式止痛注液泵注射预混镇痛液。对照组术后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术后72 h,观察评价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疼痛数字评分(NRS)、镇痛泵残液量及镇痛液追加次数。结果 (1)术后各时点与术前组内比较,两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呈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程度更加明显的趋势(P0.05)。组间术后各时点比较,N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术后72 h回收时发现,治疗组镇痛泵残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镇痛泵追加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术后3 d评价,治疗组、对照组护理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0.0%、69.7%;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明显缓解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不适,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汪静娜 《新中医》2020,52(22):145-148
目的:观察在常规医护措施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饮食指导和针刺疗法干预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 120 例符合要求的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2 组患者于 ESWL 术后均服用左氧氟沙星片、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 7 d,并给予术后护理。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饮食指导和针刺疗法,疗程为 7 d。比较 2 组患者术后 4 h、12 h、24 h 及 48 h 的疼痛数字评分法 (NRS) 评分及术后 7 d 内的最高 NRS 评分,记录术后 7 d 内肾绞痛发生的次数,统计结石排净情况、腰痛缓解时间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比较 2 组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术后 3 d,观察组疼痛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术后 NRS 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 4 h、12 h、24 h 及 48 h 的 N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 7 d 内的最高 N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腰痛缓解时间及肉眼血尿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 (P<0.01)。术后 7 d 内,观察组肾绞痛发生率、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残石数量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饮食指导和针刺疗法干预 ESWL 术后患者,可促进结石排出,减少结石残留,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病程,提高 ESWL 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肝癌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行TACE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结果:与术后第1d相比,术后第7d两组疼痛程度减轻;且术后第7d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d两组HAMA、HD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第1d相比,术后第7d两组HAMA、HDMA评分均下降;术后第7d观察组HAMA、HD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d两组PQSI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第1d相比,术后第7d两组PQSI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下降;术后第7d观察组PQSI各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明显降低肝癌TACE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留仙  俞佳 《新中医》2020,52(13):175-178
目的:观察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有焦虑或抑郁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进行合理的运动、膳食、戒烟、心理调整和药物治疗,并给予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耳穴压豆和情志护理。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价焦虑、抑郁程度。记录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2组SAQ的AS、AF、PL、DP及T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5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减轻(P0.01)。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现代医学综合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联合情志护理的中医护理措施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机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耳穴埋豆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于术后即耳穴埋豆,对照组不耳穴埋豆。2组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泵。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记录,分别于术后24 h、48 h、72 h,观察2组疼痛程度及24 h、48 h (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 h、48 h (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次数。操作简便、经济、无创,易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沈岑  廖新丽  褚佳 《新中医》2020,52(21):117-1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2 组术后均干预10 d。比较2 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对比2 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 组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 组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其疼痛感及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干预癌症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中度至重度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给予规范化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痛效果、NRS评分及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间止痛效果及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中药外敷可以有效减轻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并可减轻阿片类药物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便秘发生,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对肺癌骨转移后疼痛患者疼痛、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磷酸可待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干预2周后,观察比较2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生存质量(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疼痛、情绪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8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NR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17.5%(7/4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压豆干预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6~11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疼痛干预,观察组30例在常规疼痛干预的基础上予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睡眠质量、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天和术后7天,观察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指数)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7天、术后1月和3月,观察组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金铃子散穴位贴敷能够有效缓解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加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中焦虑的影响。方法:120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中进行耳穴埋豆和情志护理,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患者术中进行耳穴埋豆和情志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麻醉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反应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10名妇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及并发症护理,比较术后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恶心呕吐、腹胀)、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焦虑情况。结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观察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7例(12.73%),腹胀评分(1.33±0.45)分;对照组发生腹胀16例(29.09%),腹胀评分(2.37±0.43)分。腹胀发生率及腹胀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分观察组为(32.11±0.75)分,对照组为(37.84±0.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分别为10.90%(6/55)、92.73%(51/55),对照组分别为25.45%(14/55)、78.18%(4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麻醉护理可有效改善妇科术后患者胃肠道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减轻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