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止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对照组为71.43%,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晓东 《新中医》2009,(12):19-20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对照组予唑来磷酸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骨痛分级程度均有下降,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经对症处理能缓解。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磷酸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例经确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伴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唑来膦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痛缓解评分(VAS)和生活质量PROSQOL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治疗前(P 0. 05),而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骨痛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骨痛缓解所需时间及疗效的维持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有效缓解骨转移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烊  运强 《光明中医》2008,23(1):48-49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唑来膦酸针剂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为82.6%高于对照组之60%.结论: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针剂治疗骨转移癌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身痛逐瘀汤与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身痛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y Score,VAS)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身痛逐瘀汤能明显缓解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疗效优于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患者为唑来膦酸单药治疗,治疗组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KPS)、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PSA、f-PSA、ALP)、不良反应。结果 经4周期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30.00%(P<0.05);2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其中治疗组低于观察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癌骨转移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双模拟法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用唑来膦酸治疗,研究组患者用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疼痛总缓解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唑来膦酸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治疗急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身痛逐瘀汤组)53例和对照组(地奥思明组)49例,用药7 d,随访2周,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缓解时间以及痔核消退时间和程度,中医征候评分变化,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及缓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及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可以明显缓解急性期痔疮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对β内啡肽的影响,为临床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止痛效果、血清β内啡肽(β-EP)、P物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E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物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便秘、呕吐、恶心及食欲不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血瘀型骨转移癌痛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癌痛,使血清内β-EP升高,值得于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6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放疗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放疗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症状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的放疗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中2例出现低钙血症,3例出现发热且伴有轻度肌肉酸痛。对照组患者4例轻度放射性皮炎,3例骨髓抑制,1例发热。两组患者经相应处理后缓解,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病患痛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隔蟾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中医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VAS加权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蟾灸联合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痛镇痛疗效和吗啡缓释片相当,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按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疼药物使用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的疼痛缓解程度,服药后止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以及肝肾功能、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服药后止痛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转移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腿痛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本院34例腰腿痛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与对照组患者的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腿痛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腿部活动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组采取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肾壮阳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予唑来膦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肾壮阳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生活质量与疼痛程度。结果:两组NRS评分、卡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壮阳活血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效果优于单用唑来膦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兼治气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奥施康定口服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癌痛正骨方内服、抑癌制痛膏外敷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NRS评分、疼痛影响评分、奥施康定最终滴定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两组NRS评分、NCCN疼痛影响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RS评分、NCCN疼痛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施康定最终滴定剂量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少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内外兼治气虚血瘀型骨转移癌痛能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程度,减轻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关节痛患者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身痛逐瘀汤在风湿关节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身痛逐瘀汤辅助电针治疗风湿关节痛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风湿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分别给予电针治疗和电针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辅助电针治疗风湿关节痛的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白马散外敷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失眠、情绪等领域有明显改善(P0.05),在呼吸困难、便秘腹泻方面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组为2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马尾神经损害亚急性期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在治疗1周以及2周后疼痛(VAS评分以及LANSS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使用普瑞巴林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基础上联合加味身痛逐瘀汤可以明显减少普瑞巴林的临床用量,从而达到临床较好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