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金林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11-1313
目的:总结多发伤的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179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9例病人,按Kirkpatrick创伤指数标准评定,平均分22分。静脉快速扩容179例,气道处理48例,辅助呼吸9例,颅脑手术21例,剖胸探查17例,剖腹探查28例,胸腔闭式引流20例。死于颅脑损伤6例,创伤性休克8例,失血性休克4例,骨盆骨折2例。结论:早期诊断,尽早判断病情,合理把握抢救顺序,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及时手术及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完善创伤急救体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王载宇 《中国医疗前沿》2011,(10):32+72-32,72
目的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效果。方法对2002年3月-2009年10月本院救治的32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进行急诊救治分析。结果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328例,临床脱险292例,抢救成功率达89.03%,效果明显。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快速有效地急诊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性创伤的救治的方法。方法选择6年期间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50例病人,对其救治方法、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掌握正确、快捷的治疗手段是成功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的关键。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变化快,急诊救治要突出重点、迅速准确的诊断及一体化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患者50例的救治过程与护理措施,护理提供了新的标准.方法 针对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和护理,患者骨折部位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颅脑损伤、骨盆骨折等,通过及时准确的快速急诊救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积极配合医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多发性骨折的患者中38例救治成功.10例出现不同程度脏器衰竭经抢救后恢复治疗.2例因严重多发性骨折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多发性骨折急诊救治中,尽早正确给予救治和护理是抢救生命和进行手术的关键,所以通过全方面的救治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长途转诊入ICU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长途转诊入ICU的创伤患者入住ICU的原因、院前是否手术、入ICU时是否休克、是否建立人工气道、是否呼吸停止、是否建立中心静脉、转诊途中是否抢救、入院后是否手术、治疗后是否死亡等临床资料。并且对颅脑外伤中脑血肿类型转诊前是否手术以及是否休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转诊的创伤患者以致命部位分类病例构成依次为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腹部外伤、胸部外伤、四肢外伤、大面积烧伤。死亡病例的构成依次为重型颅脑外伤、大面积烧伤、腹部外伤、胸部外伤。有手术指征的颅内血肿患者转诊前手术组与未手术组、入ICU时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手术指征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创伤后出现任何的休克患者均不适合长途转诊。主张建立社会急诊医疗服务体,制定高级创伤生命支持计划,建立上下级医院创伤救治联动及远程会诊机制,就近抢救严重创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刘文霞  董旭  张冉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96-3597
目的总结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所有患者就诊后均立即监测生命体征,迅速开放有效的静脉通路,活动性出血者立即给予有效止血;有休克症状者,立即抗休克,并根据病情配血;呼吸心搏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颅内压升高或脑疝形成者,脱水降颅压。腹部致伤积极腹腔穿刺明确诊断,必要时腹透和B超检查;胸部创伤可床旁胸部X线检查。四肢骨折和脊柱损伤患者,给予骨科有效固定;多发性、开放性损伤,肝、脾破裂,开放性颅脑损伤导致昏迷者,在抢救的同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为手术赢得时间。结果本组82例严重创伤患者,74例抢救成功,8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0.2%。结论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必须做到评估准确,措施到位,落实及时。  相似文献   

7.
胡松林 《当代医学》2011,17(36):78-79
目的探究严重多发性创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96例于2008年1月~2011年6月间就诊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后75例患者抢救成功,2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78.13%、21.87%。结论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创伤性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及时为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实施手术及其他对症治疗等救治措施,尽早改善机体血液及血氧供应,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首先采用简单方式控制出血、减轻污染及控制疼痛是预防该病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郑少鹏  林杰 《海南医学》2005,16(9):33-34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诊断和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外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4年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闭合性创伤102例患者。结果 85例行急诊手术抢救,17例非手术保守治疗;85例手术患者中,75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急诊行颅脑手术者68例,腹脑同时手术者58例;68例开颅患者术前均CT检查确诊;85例手术者死亡16例,病死率18.8%,17例非手术者中8例死于创伤后6小时内,死亡率47.1%。结论 诊治腹部创伤的同时,应重视颅脑外伤的早期诊断,并应根据伤情的主次选择手术主次,条件允许者可同时开腹开颅;准确判断病情,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快进行手术,避免失去手术抢救机会。  相似文献   

9.
急诊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病种之一。对急诊创伤病人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救护难度较大,护理工作繁杂紧张,并且贯穿整个救治过程。因此,必须从急诊创伤救治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救护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对急诊创伤病人的救护工作。1 急诊创伤病人救治特点1 1 伤情严重急诊创伤病人往往为重型损伤,伤情危重,多发性创伤及创伤性休克、重型颅脑损伤及脑疝所占比例较高,并发症多且严重,常伴重度休克、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死亡率很高。1 2 病情危急急诊创伤病人的致伤原因很多,且多为突发事件,伤情往往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救治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经急诊救治的165例多发性创伤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伤115例(69.70%),高空坠落伤43例(26.06%),斗殴伤7例(4.24%).ISS评分<16分54例,16≤ISS< 25分71例,≥25分40例.治愈148例(89.70%);死亡17例(10.30%),其中死于脑疝6例,失血性休克死亡8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死亡2例,心包填塞死亡1例.受伤30 min内就诊死亡2例,30 min~1h就诊死亡5例,>1h就诊死亡10例.结论 (1)多发性创伤对机体损害程度重,救治难度大,死亡率高;(2)创伤性休克和颅脑外伤是主要致死原因;(3)应加强创伤急诊体系建设,实现多学科协同合作,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