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对保留膀胱的6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直接加热法定期热化疗,并随防26~64个月,平均48.6个月,观察疗效.2年后复发1例,3年后复发2例,5年后复发3例.羟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观察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分别接受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比较HCPT及THP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9例TRUBT的膀胱癌患者,其中41例采用HCPT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48例进行THP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膀胱癌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HCPT组缓解率为73.13 %(30/41),复发率为36.67 %(11/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8 %(20/41),THP组缓解率为89.58 %(43/48),复发率为16.28 %(7/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8 %(18/48),两组治疗前后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RU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且THP膀胱灌注效果优于HCPT。  相似文献   

3.
王华  王宗平 《中国肿瘤》2014,23(2):148-152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仍不能治愈所有膀胱癌患者,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治疗后失败的膀胱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溶瘤腺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大量报道,膀胱癌由于给药方便、局部给药不会引起全身毒副作用而成为溶瘤腺病毒治疗的理想癌种。全文综述溶瘤腺病毒膀胱内灌注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膀胱癌的生物学特点是术后易复发。近年来,在给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再辅以膀胱热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就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TUR-BT术后吡柔比星与羟基喜树碱BCG膀胱灌注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表性膀胱肿瘤.经TUR—BT术后的复发率较高。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均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来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对行保留膀胱手术的膀胱癌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和膀胱全切机会。现将2002年6月至2005年1月.已获随访的210例行TUR—BT术的膀胱癌患者分别使用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BCG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并将其疗效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分别接受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比较HCPT及THP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9例TRUBT的膀胱癌患者,其中41例采用HCPT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48例进行THP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膀胱癌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HCPT组缓解率为73.13%(30/41),复发率为36.67%(11/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8%(20/41),THP组缓解率为89.58%(43/48),复发率为16.28%(7/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8%(18/48),两组治疗前后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RU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且THP膀胱灌注效果优于HCPT.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临床初步疗效。方法 应用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每周灌注1次,8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灌注速度200 ml/min,灌注时间为1 h,治疗温度为43 ℃。化疗药物选择盐酸吡柔比星(THP)30 mg,灌注液总量1500 ml,灌注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观察TUR-BT术后2年复发率。结果 8例患者膀胱热灌注化疗均顺利完成,灌注过程中能够实现持续循环恒温灌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其中2例患者出现排尿刺热感,多饮水症状可缓解。结论 应用 BR-TRG-Ⅰ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实施膀胱热灌注化疗能够实现恒温持续循环灌注,安全可行,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分别接受羟基喜树碱(HCPT)、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比较HCPT及THP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9例TRUBT的膀胱癌患者,其中41例采用HCPT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48例进行THP膀胱内灌注联合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膀胱癌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HCPT组缓解率为73.13%(30/41),复发率为36.67%(11/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8%(20/41),THP组缓解率为89.58%(43/48),复发率为16.28%(7/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58%(18/48),两组治疗前后膀胱癌肿瘤标志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RUBT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联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术后复发率低,且THP膀胱灌注效果优于HCPT.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联合腔内化疗治疗藏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7例藏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尽可能排尽胸腔积液后,治疗组29例患者给予顺铂胸腔内灌注,然后进行高频热疗;对照组28例患者只给予顺铂胸腔内灌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1%,高于对照组的57.14%(χ2=5.532,P=0.019)。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339,P=0.042)。结论热疗高频热疗联合腔内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髂内动脉介入灌注及栓塞在治疗中晚期浸润忡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6年1月32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80.77%。术后2年内无因肿瘤进展死亡,仅肿瘤局部复发3例。至随访截止13期,死于术后肿瘤进展共6例。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肿瘤热疗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对浅表肿瘤热疗研究进行得较多较广,但对深部肿瘤热疗临床报道不多。我们采用国产微波肿瘤热疗系统行局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并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膀胱癌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评价人膀胱癌P-糖蛋白(P-gp)表达与临床化疗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初发膀胱癌活组织标本中P-gp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了10例曾应用膀胱腔内灌注化疗的活检标本P-gp表达,另外对9例患者应用噻口替哌加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进行了初步疗效观察。结果32例初发膀胱肿瘤P-gp阳性率为43.75%;腔内灌注化疗前P-gp表达状况与肿瘤复发倾向无相关性;噻口替哌加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能降低肿瘤复发率。证明P-gp表达常见于初发膀胱肿瘤,但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化疗前P-gp表达并不预示肿瘤的复发。尽管P-gp表达不是引起多药耐受性的唯一机理,但它对克服膀胱癌的抗药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低,本研究旨在探讨热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51例消化道肿瘤均由病理、CT、B超证实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其中热化疗组(A组)25例,化疗组(B组)26例,治疗方案:均给予全身化疗或腹腔化疗,所用化疗药物及方案为L-OHP CF/5-FU或CDDP/CF/5-FU等,化疗2~3个周期。热化疗组使用微波热疗机由南京启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体外无创微波聚焦肿瘤热疗系统MTC-3(D),化疗于热疗前2~3小时内进行或与热疗同时进行。结果:热化疗组有效率40%,单纯化疗组为30.8%(P>0.05);热化组临床受益率76.0%,而单纯化疗组4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观察到热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有良好耐受性和较好的近期疗效,并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确切的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4.
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附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羟喜树碱局部热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对保留膀胱的63例膀胱癌患者,术后采用羟喜树碱膀胱内直接加热法定期热化疗,并随防26-64个月,平均48.6个月,观察疗效。2年后复发1例,3年后复发2例,5年后复发3例。羟喜树碱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膀胱肿瘤的动脉化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膀胱肿瘤的动脉化疗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150040)赵丕显1950年Kllpo首先报道经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头颈部肿瘤。Nagayama1972年报道用丝裂霉素作髂内动脉注射治疗膀胱肿瘤,每天3~6mg.连用7~30天,11例膀胱癌4...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单纯化疗效果尚不满意。但有不少患者不适宜手术或放疗,化疗可试用于这类病人。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热疗可以增加放疗和某些化疗药物的作用,并有食管腔内微波热疗合并放疗的临床报告。食管腔内微波热疗合并化疗治疗食管癌,作者首先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作了这项工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免疫疗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 我们应用精制α——干扰素,膀胱内灌注240人次,作为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的予防性治疗。在减少副作用,防止肿瘤复发,提高机体免疫指际上已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解膀胱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干扰素膀胱腔内灌注对其影响,我们以T——淋巴细胞及NK(自然杀伤细胞)为指际对此进行研究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前新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对比术后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前或术后使用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0例,其中16例行术前(吉西他滨1000 mg,45℃,45 min)新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3次,隔天一次,治疗结束后3~7天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定义为新辅助组;另外24例患者先行TURBT手术,术后即刻或者隔天(吉西他滨1000 mg,45℃,45 min)行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定义为辅助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无疾病复发生存期(RF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40例患者均完成3次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新辅助组患者中,完全缓解(pT0)11例(68.8%),部分缓解5例(31.2%)。新辅助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54月,辅助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45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无论是新辅助还是辅助治疗,使用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浆膜腔内灌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及顺铂联合区域热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每周腔内注射rAd-p53 2支(1×1012vp/支),72h后腔内再注入顺铂60mg,连用2周,1h后行局部热疗1h,热疗2次/周,共8次,4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除不给予rAd-p53外,腔内化疗、热疗与观察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有效率( CR+ PR)为86.7%,对照组为60.0%(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0%vs30%,P=0.006).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未受损害.观察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自限性发热.[结论]腔内rAd-p53联合化疗及局部热疗控制恶性浆膜腔积液安全有效,疗效确切,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后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5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被随机分为热化疗组和化疗组。热化疗组 3 0例 ,于术后 1周行膀胱腔内射频热化疗。化疗组 2 8例 ,术后 1周行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周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3 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照。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CD+ 3 、CD+ 4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CD+ 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明显升高。热化疗后CD+ 3 、CD+ 4淋巴细胞百分数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 ,CD+ 8T淋巴细胞百分数下降。单纯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无明显改变。结论 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