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水平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及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哮喘患儿260例, 将所有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一些健康指导意见, 观察组在次基础上再接受12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根据哮喘患儿疗效评定标准、哮喘患儿生命质量问卷 (PAQLQ) 以及肺功能检测指标评价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影响.结果 2组患儿PAQLQ评分、家属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对照组6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家庭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 改善其生命质量, 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常规透析30例(观察组),按照以家庭为中心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模式依次为:确定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有目标地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并进行效果评价。另外30例作为对照组,按常规随机进行健康指导。结果:观察组透析知识知晓率达到96.7%,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100.00%,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行为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应用于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发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显著提高家属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早产儿采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6月期间新生儿监护室80例早产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后1个月母亲焦虑评分及家属掌握护理知识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出院1个月后门诊再诊率及再住院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及家属身心健康方面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的家庭护理非常有利,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03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卡氏生存质量(KPS)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QSI)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总有效率(84.62%)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KPS、SDS、SAS、PQ-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KPS、SDS、SAS、PQSI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46%)低于对照组(31.37%),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家庭一体化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满意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和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将风险管理模式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能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在患者家属宣教效果。方法:选取癌症患者家属60例作为观察组运用佩皮劳的人际关系模式进行健康宣教,另外选60例癌症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运用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法进行宣教。对比分析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健康知识需求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癌症疼痛管理、用药、心理护理、生活饮食结构安排等能力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佩皮劳人际关系理论于癌症患者家属宣教工作中,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宣教的效果更明显,癌症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强大,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细致沟通在改善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遵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则进行细致沟通,然后将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总满意率、沟通前及沟通后即刻、1d的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沟通后即刻、1d的SCL-90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致沟通在改善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均较好,因此细致沟通在有机磷中毒患者家属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儿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儿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评价两组护理质量,观察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后,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HBV DNA和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处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收治患者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自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知识普及率、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情绪,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小兰 《中外医疗》2014,(8):141-142
目的探讨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14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的护理质量、家属焦虑状态、满意度、并发症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家属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有较高的优势(P〈0.05),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产科护理模式的临床作用,以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产科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的50例产妇(对照组),与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的50例产妇(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让产妇、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与护理技能,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医院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患者12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平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平均满意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满意率79.8%(P<0.05).结论:在病房采用人性化护理效果可靠,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有效地减少护理事故及投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76-179
目的 分析借助于微信平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否可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管理,观察组结合微信管理平台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掌握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总分为(92.47±1.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8±1.65)分(P0.01);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掌握率分别为95.00%和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和63.33%(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6.47±11.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6±9.64)分(P0.05);观察组十分满意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掌握率,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率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焱   《中国医学工程》2015,(2):63+65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12年7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9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率和PALCI评分。结果观察组家长对家庭康复方法的掌握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儿的PALC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家长对康复方法的掌握,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儿姿势位置、日常生活动作、移动能力、语言能力和智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儿科100例患儿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行为,促进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对照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为(57.6±10.4)分,护理满意率为83.1%(133/160);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为(42.7±11.1)分,护理满意率为94.4%(151/160),观察组家属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病房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减轻患儿家属焦虑,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88.4±5.6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为67.4±7.2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对骨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对ICU患者家属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ICU收治的临床患者70例,将其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根据其家属的心理需求,对家属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家属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家属的焦虑程度和应对方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总满意率为97.14%,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75.4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家属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明显改善 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状态和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并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