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病人施行胆道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本文就我院1990年1月~1997年10月间对肝硬化病人施行胆道手术33例的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6-4岁。胆囊结石20例,胆囊和胆总管结石5例,胆总管结石3例,肝内外胆管结石5例。既往有肝病史19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4例,有胆道手术1~3次者5例,有脾切除和食道胃底静脉断流术者1例。术前肝功能Chind分级:A级20例,B级9例,C级4例。口…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1月至6月间,我院应用洛赛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8例,并与雷尼替丁进行了对比,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经急诊内镜检查(入院6~12小时内)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及多种原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糜烂,除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肿瘤引起的出血。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洛赛克组,68例,男59例,女9例,年龄15~83岁,平均46.6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8例、胃溃疡16例、胃十二指肠糜烂性病变伴出血14例。(2)雷尼替丁组,75例,男65例,女10例,年龄1…  相似文献   

3.
李丽平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38-1839
目的研究肝硬化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方法对住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的60例肝硬化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血量与肝功能Child-Pagh分级呈正相关,以中等量出血为多,占钙.3%;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31.2%;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为主,占83.3%.结论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近1/3,,急诊内镜检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内科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胃镜检查可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状态及严重程度,及时采取胃镜下相应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成功率并降低患者死亡率,但其不良反应也较多。近年来超声内镜(E US)的适用范围已经从诊断扩展到治疗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血管内治疗,已经在各种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现有资料表明E U S引导血管内治疗优于内镜技术,E U S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方法。本文针对E U S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奥曲肽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报道较少,此类出血病因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一。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9月应用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5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施他宁、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共治疗77例次。结果24h止血率分别为81.1%(30/37)、62.5%(25/40);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5.4±3.9)h、(13.5±5.2)h。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施他宁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近期止血效果较确切,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而且使用安全方便、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该病的理想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7年12月~1998年12月应用善得定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4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1997年12月~1998年12月的住院病人,经胃镜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年龄53岁。30例乙肝肝硬化,1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1例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善宁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分为善宁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善宁组止血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结论:善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使用双气囊三腔管目的是在于直接压迫曲张的胃底及食管静脉起到止血作用 ,食管囊充气量多少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至今 ,多数教课书食管囊的充气量为100~200ml。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笔者发现该充气量与实际有差别 ,通过119例临床应用 ,笔者认为70~100ml既可达到目的又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1临床资料1 1材料与方法1 1 1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119例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50例 ,平均年龄为49岁(41~69岁)。1 1 2选择同一规格的双气囊三腔管 ,分次分量向食管囊注气后测得食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奥曲肽,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和酚妥拉明.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生长抑素组19例,联合治疗组同时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9例。2组均连续应用上述治疗3天。结果:生长抑素组及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9h±17h及14h±10h。生长抑素组与联合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均优于单用药物组。结论:三腔二囊管、生长抑素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并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与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增高是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年来共收治的100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生长抑素组及联合治疗(EBL+EIS)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24 h、48 h止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和EBL+EIS联合疗法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靠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指内镜下用套扎器按病情分期套扎曲张的食管静脉,使其闭塞甚至消失,达到止血的目的。近2年来,我院对1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EVL,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近期有呕血及黑便,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部分患者有活动性出血征象。1.2治疗方法急诊内镜检查后,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单观察后,确定无胃底静脉曲张,退出胃镜,行EVL治疗:安装套扎器,再次进镜,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给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先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治疗,后联合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近期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缓解程度及患者肝功能状况。结果:43例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联合序贯治疗的患者曲张静脉复发率为4.7%(2/43),近期再出血率为2.3%(1/43),曲张静脉总消失率为100%(43/43),死亡率为6.9%(3/43),无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死亡者。结论:内镜下各种方法联合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具有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出血量大,速度迅猛,是肝硬化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做好治疗和护理可降低临床死亡率,提高存活率.我科自1998年5月~2004年1月,应用善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9例,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食管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实施的食管下段离断术治疗的28例脉高压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手术中,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26例,近期无再出血,仅1例术后5d漏渗,无吻合口狭窄,无肝性脑病,无胃排空障碍,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5年,仅1例再出血,术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结论 食管下段离断吻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远期疗效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常以垂体后叶素作为首选,并联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自生长抑素问世以来,为评价其临床疗效,本文与垂体后叶素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62例肝硬化病人,在治疗前或后均经胃镜证实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生长抑素治疗32例,垂体后叶素治疗30例。两组组间比较,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出血量多少、B超测定门脉的宽度、脾静脉的宽度及病人的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5)。按估计出血量的多少,再分为A、B、C三组:A组出血量小于400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TH胶(含显影剂的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灌注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将46例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TH胶“三明治”(无水乙醇-纤毛钢圈-TH胶)灌注栓塞胃冠状静脉+部分脾动脉栓塞;对照组21例,采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密集套扎方法。分别观察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率、病死率、肝功能改善率。结果治疗组随访3~48个月,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率为8.7%,病死率为4.3%,肝功能改善率为87.0%;对照组曲张静脉再出血率为28.6%,病死率为19.0%,肝功能改善率为47.6%。结论TH胶“三明治”灌注栓塞胃冠状静脉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操作安全,与内镜套扎方法比较,再出血率低、病死率低,肝功能改善率高,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收治的10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血凝酶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血凝酶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明显,而且不会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