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立强  祖瑞环  张敏 《河北中医》2009,31(8):1274-1275
2008-03-2009-02,我们在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基础上行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阑尾炎手术53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糖尿病空腹血糖(FPG)≥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1].  相似文献   

2.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糖尿病Ⅱ型患者4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6.3岁;病程3月~10年,平均病程7.8年.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或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  相似文献   

3.
1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糖尿病诊断依据1985年WHO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并符合以下条件;(1)经饮食治疗2周,空腹血糖(FBG≥7.8mmol/L)或餐后2h血糖PBG≥11.1mmol/L(2)无酮症酸中毒和感染无严重心、肝、肾疾病及其它内分泌代谢疾病,(3)血清胆固醇(TC)≥6mmol/L,或甘油三脂(TG)≥2.3mmol/L(4)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症.  相似文献   

4.
水针刀整脊配合针刺埋线减肥法治疗2型糖尿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4年5月至今采用小针刀结合整脊手法、针刺埋线减肥法治疗2型糖尿病4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8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56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年,平均1.5年,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诊断标准按WHO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尿、口渴等并血糖升高。1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者;空腹血糖≥7.8mmol/L者;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11.1mmol/L者。②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7.8mmol/L(2次)者,第1次口服葡萄…  相似文献   

5.
<正>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其中约40%的患者合并脂代谢异常[1],主要表现为TG、LDL-C增高,HDL-C降低三联症[2]。笔者采用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年龄18-65岁;2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  相似文献   

6.
笔者临床上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尿路感染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1],即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慢性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参考第2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标准[2]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即: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及(或)多次发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烧灼感等症状中1项或多项,或仅有排尿不畅,也可伴有小腹胀痛,腰酸乏力等症状;②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 l;③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检查,白细胞>10/…  相似文献   

7.
中医不同证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3、T4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资料糖尿病诊断标准按WHO标准,有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1)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并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8mmol/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空腹血糖不止1次≥7.8mmol/L。(3)空腹血浆血糖为临界值,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0~2h内有1次以上≥11.1mmol/L。对糖尿病分肺胃热盛、肾阴亏损、阴阳两虚三个证型。肺胃热盛型(消谷善饥,多饮多尿,口干舌燥,多汗便秘,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3.5±8.2岁,平均病程1年,平均空腹血糖8.5±0.4mmol/L,临床上未见合并症。肾阴亏损型(小便量多频数,腰酸无力,口干舌红,尿如脂膏,脉沉细而数)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42±8.5岁,平均病程2年,平均空腹血糖9.6±0.5mmol/L,合并多发性神经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深入研究,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tion,IGT)也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IGT又称糖尿病前期,是介于正常糖耐量与DM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1999年WHO制订的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6.1mmol/L,且<7.0mmol/L;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7.8mmol/L,且<11.1mmol/L.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运用参地知黄汤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老年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62岁,平均63±4.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1岁,平均63±5.3岁.患者病程均在6~1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的诊断标准拟定: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必须经另一日的重复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优降糖(广东石岐制药厂生产)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以WH()1985年修订标准为基础,即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①有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FBG)≥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PBG)≥11.1mmol/L;②无糖尿病症状,2次FBG均≥7.8mmol/L,或FBG≥7.8mmol/L+PBG≥11.1mmol/L.共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39~79岁,平均57.72±8.80岁;病程3个月~14年,平均2.56±3.08年.其中FBG轻度异常(7.8~8.3mmol/L)10例,中度异常(8.4~13.8mmol/L)52例,重度异常(>1 3.8mmol/L)16例.合并肥胖23例,高脂蛋白血症38例,高血压1 7例,冠心病15例,脑血管病8例,尿路感染22例.其中初治患者27例.辨证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淤型,燥热入血型.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糖尿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 《福建中医药》2000,31(4):12-14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近年发病率日益上升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西药治疗虽然能控制血糖 ,但副作用大 ,长期用药易发生继发性失效。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糖尿病 35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1996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具有糖尿病症状 ,空腹血浆血糖≥ 7.0mmol/ L ,OGTT 2 h血浆血糖≥ 11.1mmol/ L。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阴两虚证 :倦怠乏力 ,自汗盗汗 ,气短懒言 ,口渴喜饮 ,五心烦热 ,心悸失眠 ,便秘溲赤 ,舌红少津 ,舌体胖…  相似文献   

12.
笔者2014年3~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即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等,且血浆葡萄糖≥11.1 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其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38~58岁;病程1个月~2年;无糖尿病并发症。随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Ⅱ型糖尿病 5 6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5 6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依据《内科学》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有临床症状 ,随机血糖≥ 11 1mmol/L ,或空腹血糖 (FPG)≥ 7 0mmol/L ,或糖耐量试验 (OGTT)中 2小时血糖 (2hPG)≥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益气健脾化痰法治疗 2型糖尿病 2 4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4例中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4 0~ 6 2岁。均为初次诊断为 2型糖尿病 ,无心、脑、肾、神经、眼底等器官和系统并发症。空腹血糖 6~ 11m mol/ L ,餐后血糖 12~ 18mm ol/ L ,其中2例空腹血糖正常 ,仅餐后血糖升高。临床表现为乏力倦怠 ,气短懒言 ,口干 ,体胖 ,或有多饮、多尿、便秘 ,舌质淡红、苔白 ,脉沉缓 ,或虚弱无力。诊断标准为两次空腹血糖≥7mmol/ L 或两次随机血糖≥ 11.1mm ol/ L。2 治疗方法 用益气健脾化痰法 ,以香砂六君子汤、二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运用养阴降糖片配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36例,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西医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2型糖尿病,入选病例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糖尿病标准: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2 h血糖(OGTT2PG)≥11.1mmol/L.中医辨证参照有关文献[3]辨证属气阴两虚型.  相似文献   

16.
中医防治糖耐量异常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IGT诊断标准是[1]: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7.8mmol/L,但<11.1mmol/L。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因学及发病机理认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防治糖耐量异常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正式公布的IGT诊断标准是[1]:空腹血糖(FPG)<7.2mmol/L,餐后2h血糖(2h PG)≥7.8mmol/L,但<11.1mmol/L。近年来,随着对Ⅱ型糖尿病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8.
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宝华 《北京中医》2004,23(5):299-301
随着对糖尿病 (Diabetesmellitus ,DM )的深入研究 ,糖耐量低减 (impairedglucosetoleration ,IGT)也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IGT又称糖尿病前期 ,是介于正常糖耐量与DM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 1999年WHO制订的IGT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 6 .1mmol/L ,且 <7.0mmol/L ;口服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h血糖≥ 7.8mmol/L ,且 <11.1mmol/L。大量证据表明 ,IGT患者发展成为DM及合并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正常糖耐量者显著增加 ,而饮食、运动、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能改善IGT的转归 ,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 ,中医药对IGT的干预治疗取…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42例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院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8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 16 5例 ,其中并发糖尿病 4 2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 4 2例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 ,男 2 6例 ,女 16例 ,男女之比为 1.6 3∶1,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 2例 ,酒精性肝硬化 7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6例 ,淤血性肝硬化 3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 ,原因不明 (隐源性 )肝硬化 2例。另选肝硬化未并发糖尿病患者 12 3例作为对照组 ,男 97例 ,女 6 8例 ,男女之比为 1.4 3∶1。糖尿病诊断符合WHO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 7.8mmol/L ,或餐后血糖≥ 11.1mmo…  相似文献   

20.
自拟补气化瘀汤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仙荣 《中医杂志》2007,48(5):428-42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系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多用B族维生素治疗。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补气化瘀汤配合针灸治疗该病,效果颇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修改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次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