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其种群数量变动直接影响鼠间鼠疫的流行趋势。1982~1984年的5~9月,我们调查了祁连连山东段某地喜马拉雅旱獭(Malmota himalayana)寄生蚤的数量动态,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体蚤和洞干蚤指数年度变化不显著,始终维持在8.1~9.2的稳定水平上;染蚤率变化明显,1982年獭体染蚤率高达90.6%,当年流行猛烈,后两年染蚤率显著降低,流行也趋于缓和。作者认为,旱獭体蚤指数和染蚤率变动与旱獭鼠疫流行的动态有关,其数量变动,可以作为预测鼠间鼠疫流行趋势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东祁连山某部喜马拉雅旱獭蚤类数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肃南县西水地区喜马拉雅旱獭体外寄生蚤的数量动态对旱獭鼠疫的影响。方法采用旱獭鼠疫监测方法,针对1982~2001年鼠疫监测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旱獭体外寄生蚤指数的年度变化,特别是旱獭洞干蚤指数的年度变化和当地旱獭鼠疫在鼠疫菌检出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旱獭寄生蚤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维持鼠疫自然疫源性及鼠疫菌的长期保存上的作用,占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是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研究其体外寄生蚤群落构成、数量变动、染疫情况及空间分布,对鼠疫流行病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从1977~1996年对剑川野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动物鼠疫流行的中心——石龙地区的齐氏姬鼠体蚤进行了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赵飞  韩松 《地方病通报》1991,6(2):87-90
长尾黄鼠是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储存宿主之一,其体外寄生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考察体外寄生蚤的种群动态,无论在蚤类理论生态学方面,还是在鼠疫流行病的理论研究及周测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种群动态是复杂的问题,涉及数量动态与空间动态两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使用不同方法去研究。迄今,有关长尾黄鼠体外寄生蚤的种群动态的  相似文献   

5.
旱獭寄生蚤数量动态与动物鼠疫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甘肃省张掖西水鼠疫疫区旱獭体外寄生蚤主要由斧形盖蚤、谢氏山蚤和腹窦纤蚤深广亚种组成,它们也是旱獭鼠疫的自然感染蚤,前为当地主要传播发媒介,后二也起到有效媒介的作用,它们的有机组合,是构成鼠疫自然疫源性在自然界长期循环的条件之一。通过对比观察和分析,认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数量动态,直接影响着动物鼠疫病的流行强度,当蚤娄指数增高的年度,传播媒介的空间分布也较广,导致动物鼠疫的流行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同县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情动态指标,以此推测动物间的鼠疫发生概率。方法对2006~2010年连续5年的监测材料进行分析。结果黄鼠密度平均为1.68%,小型鼠类平均密度为3.13%,黄鼠体蚤染蚤率平均为23.51%,蚤指数为0.73,黄鼠洞干蚤染蚤率为0.80%,洞干蚤指数为0,巢蚤染蚤率为3.84%,蚤指数为0.96,血清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大同县受到周边地区动物鼠疫不断发生的严重威胁,仍存在着发生鼠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关于黄鼠洞干蚤数量分布报道甚少,为揭示黄鼠洞干蚤数量的分布规律,寻求预测鼠疫动物病流行病学标志,制定探蚤和灭蚤措施,我们于1983年4~6月在白城西北草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围场县啮齿动物及寄生蚤的种群组成和数量动态,收集可检材料,开展动物鼠疫疫情监测。方法在不同的生境中,捕获啮齿动物调查其数量,收集其寄生蚤,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围场境内有啮齿动物14种,以达乌尔黄鼠为优势种平均密度1.87只/hm^2;蚤类30种.以方形黄鼠蚤松江亚种为优势种;近5年剖验各种动物2183只,蚤培养144组1109只,动物血清1153份,经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虽未分离出鼠疫菌,但仍存在着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用鼠疫菌攻击动物制备感染蚤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主、媒介、病原体是构成鼠疫流行的三个重要环节。有关媒介蚤的实验研究中常常需要制备一定数量的感染蚤供试。1989~1996年,我们在进行云南家野两型疫源地七种主要蚤类传播鼠疫的研究过程中,对七种蚤类进行了人工实验感染,因感染蚤的制备是整个传播试验的关键步骤,本文旨在介绍感染蚤的制备方法及应掌握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11日~31日,对云南省耿马县首次鼠疫流行进行了现场调查。用血清学及细菌学方法在33个疫点(180km~2)检出了63例腺鼠疫患者和13例隐性感染者,并从人,鼠、蚤分离到49株鼠疫菌。造成鼠间鼠疫流行,主要是黄胸鼠数量及印鼠客蚤指数的急骤增高;人间鼠疫是由于鼠间鼠疫长期流行,地面游离蚤增加,人与蚤类接触频繁所致。结果表明:耿马县以勐撒镇为中心的鼠间及人间鼠疫大面积流行是一次典型的家鼠型鼠疫,其疫源地具有西南山地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的特征。鼠疫在该县(至少在动物间)有可能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境内蚤类指数结构、数量的变化。方法2005年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现状调查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南第三节。结果达乌尔黄鼠体蚤、洞干蚤、巢穴蚤年度染蚤率和蚤指数上下波动不大,但个别年代偶尔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结论确认吉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蚤类指数结构无变化,未发现新的蚤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鄂尔多斯荒漠草原1967~1989年降水资料,利用聚类分析法表明在鄂尔多斯暖温型荒漠草原鼠疫自然疫源地,年降水和6~8月降水量连续两年达到390.4±28.8mm和260.5±22.9mm后,可发生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骤增。动物鼠疫发生在气候干旱大面积鼠数量从高密度开始下降,而长爪沙鼠体蚤指数大于1的年份。绘制了鼠疫流行年代6~8月降水量的容许区间。用主成份分析法,讨论了鼠疫流行前降水因子和鼠密度与蚤指数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巫山县段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种类构成、数量分布以及宿主动物感染鼠疫菌的情况,判断当地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方法采用笼捕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63只,鼠密度为1.26%;共梳检鼠蚤132只,染蚤率49.21%,蚤指数2.10;布放粘蚤纸1 217张,未捕获地面蚤;对捕获的活体鼠形动物全部进行鼠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巫山县虽然未曾发生鼠疫,也不是鼠疫疫源地,但从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等方面分析,均存在鼠疫疫源地的条件,有发生鼠疫疫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蚤类是重要的医学昆虫类群之一 ,是传播鼠疫病原体的重要媒介 ,因此 ,在鼠疫监测工作中 ,对蚤类的调查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对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性质、鼠疫病原体在自然界保存的机理、以及确定鼠疫防治措施等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掌握和查清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旱獭洞干蚤类区系和动态情况 ,于 1998年 5~ 9月在河卡地区进行了历时 12 0天的鼠疫监测工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概况河卡是 195 6~ 196 0年证实为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为牧业乡 ,地处 2 14国道公路沿线 ,东临黄河 ,西界玛温本 ,北靠三塔拉滩 ,南接日干山 ,总面积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鼠疫疫情动态,为制定鼠疫预防控制策略、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甘肃、宁夏两省(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国家《动物鼠疫监测标准》,对1999-2005年宁夏3县(区)14个乡镇56个行政村进行人间鼠疫监测和阿拉善黄鼠密度、体蚤调查及鼠疫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7年来,未发现鼠疫病人;阿托善黄鼠平均密度1.59只/hm~2,体蚤指数1.65匹/只,染蚤率55.08%:从阿拉善黄鼠、五趾跳鼠、花鼠、蒙古兔等检出鼠疫血清阳性33份,阳性率0.12%.滴度在1:20~1:2560;鼠疫细菌学检验为阴性。结论宁夏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局部有鼠间鼠疫流行,鼠疫控制应以科学监测为主,落实灭鼠灭蚤、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甘肃省玉门市喜马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旱獭鼠疫动物病某些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系统收集该疫源地70年代以来在鼠疫疫源监测中有关旱獭鼠疫动物病的流行强度、媒介昆虫、鼠疫菌毒力等流行特点,对旱獭鼠疫动物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西部祁连山地的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情在自然条件下周期起伏不断循环,大面积内流行和宿主的栖息类型与生态习性紧密联系,不同月份分离的鼠疫菌菌株数量有差异,喜马拉雅旱獭为单一宿主。结论西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处于活动状态,2000年以后持续流行;旱獭是疫源地主要的疫源动物;旱獭体蚤是旱獭鼠疫流行的传播媒介,斧形盖蚤起主要传播媒介的作用,腹窦纤蚤主要侧重于保持巢内的疫源性,谢氏山蚤则两者兼有但后者的意义更大,不同区域的旱獭主要寄生蚤的种群组成不尽相同,寄生蚤的检菌数量也以季节消长为转移。  相似文献   

17.
似升额蚤(下称额蚤)是长尾黄鼠(Cit-ellus undulatus,下称黄鼠)的优势寄生蚤种之一,其数量占黄鼠体蚤的23.5%,巢蚤的19.2%,在灰旱獭及其它小型啮齿动物体上亦常有所获。据1955—1980年新疆地区蚤、蜱等昆虫的细菌学调查,该蚤曾数次分离到鼠疫菌。因而有必要澄清该蚤作为鼠疫菌传播媒介的作用,进而评价其在鼠疫流行病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新蚤东方亚种是内蒙古地区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蚤种,主要见于草原和荒漠草原,以北部中温型荒漠草原数量最多。体蚤高峰在温暖季节,而巢蚤高峰在寒冷季节,主要寄生于黄兔尾鼠、长爪沙鼠、子午沙鼠和布氏田鼠。多年调查证明,近代新蚤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和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疫源地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T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I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709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日动物1 615只,食虫目动物94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39%,鼠密度(捕获率)为9.83%:在194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0只,检获蚤84只,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鼠染蚤率为20.62%,总蚤指数为0.43;黄胸鼠蚤指数为0.56;未查出鼠疫FI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鼠疫疫源调查,掌握鼠疫疫源状况,制订预防鼠疫的措施。方法在西吉县红耀乡、火石寨乡、白崖乡、西滩乡、偏城乡、马建乡,海原县李俊乡采用鼠疫流行病学、生态学、动物昆虫学、细菌学、血清学等方法进行鼠疫疫源调查。结果共发现小型兽类2目4科6属10种,阿拉善黄鼠为该地区优势种群,平均密度为0.95只/hm^2,单公顷最高为3只/hm^2,主要分布在海拔1688~2366m的黄土高原亚区干草原地带;野外小型鼠捕获率为0.59%;体外寄生虫发现3目7科12属20种,其中蚤类3科5属8种,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阿巴盖新蚤、细沟双蚤、无规新蚤和禽角叶蚤为常见种,似升额蚤介中亚种、红羊新蚤数量较少。细菌学检验399份,蚤培养161组1120只,血清学检测281份,反向间接血凝检测1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检测虽未发现阳性结果,但经鼠疫流行病学分析,基本具备动物鼠疫流行条件,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